1 頸動脈斑塊越來越年輕化
30多歲的陳女士在陪父親看病時,卻恰巧被接診醫生發現眼内有黃色瘤。在醫生的建議下,進一步完善了檢查,結果提示,陳女士可能存在高膽固醇血症,并且頸動脈有多發性的斑塊。
專家介紹:對于頸動脈斑塊來說,已經出現了年輕化的趨勢。據2020年的統計數據顯示,40歲以上人群頸動脈斑塊檢出率超40%,而60歲以上的人群檢出率則将近100%。
2 頸動脈,人體最怕堵的血管
腦部血管病變是目前影響我們健康的頭号因素,在25歲以上的人群裡,大概每四個人裡就有一個要經曆腦卒中(中風:高發病率、高緻殘率、高死亡率)。在中國,有30%~40%的病人,是由于頸部或顱内血管狹窄引起的。
頸動脈是比較淺顯的動脈,而斑塊本質上是動脈硬化的表現。病變初期,血流通道雖無障礙,但已是危險信号;當斑塊慢慢長大,超過血管腔的50%以上,血流會明顯受阻,發生斑塊脫落、形成血栓的幾率也會大大增加。
一旦斑塊破裂出現堵塞,大腦就可能因此缺血。碎裂的碎屑随血流飄入腦中,可阻塞末梢血管,造成一小塊腦組織缺血或壞死,可能出現頭暈、行動困難、視物模糊等,也可能無症狀。
如果碎屑阻塞的血管較粗,可導緻真正的腦梗死或中風出現,如頭暈、昏厥、摔倒、偏癱、說話含糊不清、一側身體感覺異常、認知障礙、大小便失禁等。
3 猛然回頭,血管易堵
猛然回頭、轉身,動作劇烈,易使斑塊脫落,堵塞血管,使大腦缺血。輕者會出現頭暈等不适症狀,嚴重時會誘發心腦血管病的急性發作,甚至出現失明、失語、半身不遂等嚴重腦梗死症狀。
尤其是有頸椎病、高血壓、骨質疏松等疾病的老年人,快速轉頭還可能導緻身體失衡,進而跌倒。
正确做法:
老年人需要轉頭時,應該有意識地放慢速度,避免幅度過大,也可以多用轉身代替轉頭。
4 做到4點,預防頸動脈狹窄
積極控制三高
導緻粥樣動脈硬化的原因最常見的就是高血壓,它是影響我們内皮損傷,造成局部血管硬化的主要因素。還有高血脂,經常吃一些油膩的食物,膽固醇高就會造成血脂升高;血糖也很關鍵,不單單會引起小血管的病變,還會影響周圍的大血管。
對于有三高的朋友,按時按量吃藥,一定要控制好血壓、血糖、血脂。
調整飲食,适量運動
注意飲食結構,避免高鹽飲食,少吃肥肉、豬油、骨髓、奶油。多吃富含維生素C、高纖維的水果蔬菜。
堅持運動,保證每周運動4~6次,建議每次3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快走、騎車、遊泳、廣場舞、太極拳等都是很好的運動形式。
堅決戒煙
除三高外,影響最大的就是吸煙,吸煙對血管内皮損傷非常嚴重,它會造成内皮過度損傷修複,反複不斷地增生,造成狹窄。要預防頸動脈狹窄,最好戒煙,而且也要盡量避免二手煙。
定期體檢
即使是身體健康的人,随着年齡增長也可能出現頸動脈狹窄,隻是狹窄程度可能比較輕。在改善生活習慣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定期體檢、了解頸動脈的健康情況。
編輯:甯平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