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兩個信号成功引起了局姐的注意。
一是房企高息融資的公開信息是越來越多了,二是各地貸款利率下調、首付貸重出江湖的新聞此起彼伏。
房企融資收緊多時,能高息找錢續命實屬幸運,更多借不到錢的開發商命懸一線——破産“爆雷”的房企已經零星出現。更大的雷,很有可能還在趕來劈你的路上。
而在購房者的一端,能嗅到一丢丢閘門松動的信号。
一緊一松之間,可以想象,為了促回款,保現金流,年底樓市一定會祭出一波不錯的折扣。
隻不過,若你選擇入場,千萬要小心繞開,那些可能“爆雷”的高危房企。
畢竟,誰都不想從等待入住新房的業主,一夜之間淪為四處維權的爛尾樓“苦主”。
01
房企到底有多缺錢
有幾個近期的新聞細節,可以說明一些問題:
1、房企最大風險
全球評級機構标普在電話會議中表示,目前房企面對的最大風險仍集中在流動性與再融資方面。
2、負債水平
海通證券研報顯示,2018年三季度末A股地産企業有息負債率為239.2%,當前開發商的負債水平處于持續回升态勢。
3、行業杠杆率
《21世紀經濟報道》稱,房地産行業杠杆率,即全行業土地購置金額占銷售金額比值正繼續回升。該數據已從2016年的 5.96%相對低點一路攀升至2018年1-9月的25.7%。
4、嚴控加杠杆購地
央行發布《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8)》建議,對負債率偏高以及大量購置土地、具有囤房囤地和市場炒作行為、制造地王現象等的房地産企業進行融資限制,加強房地産開發企業購地資金來源審查,嚴控購地加杠杆行為。
5、償債規模
億翰統計數據顯示,房企近期第一次償債小高峰集中在2018年9月~2019年10月,償還規模約3800億元,月均償還額280億元。
簡而言之,過去的一兩年,房企們為了買地,借了很多錢,現在有一大筆欠款很快要還,想借新錢來還舊賬,卻發現錢又貴又難借——
同策數據顯示,10月40家典型上市房企融資總額為392.65億元,2018年以來,首次跌破400億元大關,創下自2017年1月以來融資金額的最低值。
同時,融資成本也創了新高——
恒大甚至借了一筆最高年利率達到13.75%年利率的美元債。要知道,今年前三個季度,百家上市房企的平均淨利潤,還不到10%。
有那麼一點飲鸩止渴的節奏了。
到了11月,大額融資終于開始多起來了,中原地産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1月20日,全國多家房地産公司大額融資合計數額已經超過500億。
但是錢真貴啊!
(來源:樂居财經)
而境内的融資更加貴而艱難。
除了龍頭房企,那些所謂百強房企,隻要拿錢是為了投入房地産開發的,我們根本都不和他們合作。
一位私募高層告訴局姐:
現在行業排行前三的某房企,或者一線城市龍頭房企找我們借錢,啥都不談,15%年利率起跳。之前這兩家公司,融資成本不會超過10%。
02
年底樓市将正式進入“雙十一”
好在對于房企而言,要拿到錢,不止借錢這一個渠道。
濤哥說得好,最近幾個月,房企都在打兩場仗:一場是融資戰,一場是營銷戰。
搶銷售、促回款、保現金流……那些先知先覺的房企從年初就開始拼命了,但也敵不過市場轉冷,下半年成交量嗖嗖地降,房企的資金鍊真是雪上加霜。
好在曆史經驗告訴我們,房價短期看金融。銀根緊縮,樓市就穩中向跌。開閘放水,樓市就有了向上的動力。
而今,不會大水漫灌,但隐隐約約,在購房者的一端,能嗅到一丢丢閘門松動的信号。
這個趨勢,局姐早在10月份的推文裡就已經做過預判,一個月過去了,信号似乎越來越清晰。
《華夏時報》報道稱,最近,北京、深圳出現部分銀行下調房貸利率的現象。而深圳、北京之外,杭州、南京、廣州、佛山、廈門等多個城市近期也都出現了這種情況,這也是自去年以來首次多城同時出現房貸利率下調。
除了越來越多城市和銀行嘗試跟進下調房貸利率,市場還有了些新變化——
媒體報道,一些開發商私下推出“首付貸”或“首付分期”吸引購房者。在長期降杠杆的大背景下,這種企業公然給樓市加杠杆的舉動,居然會在各地大面積出現。
局姐不得不感慨……呃,為了地産知識局的安全,局姐還是不感慨了。
大家自行體會一下。
總之為了續命,年底房企們給大家來個花式大促銷,是基本沒跑的了——
降降價,推些特價促銷單位,送個車位啊送幾十年物管費啊神馬的,或者來個首付分期,降低一下買房門檻,甚至用些非常手段,讓本來沒房票的你拿個入場券,都不是不可能。
早就說了,雙十一之後,樓市才正式進入雙十一。
至于年底的優惠有沒有降到你的心理價位,要不要“剁個手”,那就需要自己去樓盤多瞧瞧了。
畢竟房住不炒,買房嘛,首先是為了住。
03
給你一份避雷指南
無論高息續命,還是花式促銷,可以想見,總有那麼一撮又借不到錢,又賣不出去多少房子的房企,要死在還債的路上。
比如今年爆雷的上市房企中弘股份,11月12日發布公告稱,公司累計逾期債務本息合計金額已經達到78億元。
随後,中弘股份于11月16日進入退市整理期,證券簡稱變更為“中弘退”,27萬股民和衆多基金踩雷。
中弘地産在北京的商住項目——平谷區新奇世界·禦馬坊就此爛尾,600多戶苦主開始大規模維權。
11月14日,廣東房企粵泰股份也加入了爆雷行列。
公告稱,由于公司及下屬子公司部分因涉及借款糾紛,導緻銀行賬戶被凍結、部分資産被查封,其中被凍結銀行賬戶總數11個,實際凍結金額為442.37萬元。
此外,粵泰股份位于廣州越秀區五羊村寺右新馬路的嘉盛大廈項目土地,以及“城啟天鵝灣二期”170套房屋及兩層地下室汽車庫将被輪候查封,後續的開發和銷售可能會受到影響。
在年底樓市折扣季,如何避開那些可能爆雷的開發商和樓盤呢?
局姐給你幾個小建議:
1、 盡量選擇融資渠道通暢的房企
上個月,有金融機構流出一個貸款的白名單。白名單分為ABC三個等級,每個等級的貸款額度和利率都不一樣。
A類是央企、上市房企為主,經營比較穩健保守,貸款額度和利率是最寬松的。
有個好爸爸系列。
B類也是以上市房企為主。
C類裡面,基本是區域類的中型房企,也有最近被爆出資金壓力比較大的大型房企,甚至還有以财技著稱的國企,emmm……看來縱然有國企背景,走鋼絲的狀态确實讓金主爸爸不放心呐。
開發商選擇上,基本是A的安全度大于B,B再大于C。
白名單是怎麼制定出來的呢?标準大概是這樣的:
每個金融機構的白名單肯定不一樣,這些白名單本身也是動态的,但可以作為參考。最不濟,下定金之前可以問問金融機構的朋友。
2、 盡量避開小城市的非品牌房企
金融機構除了對借貸主體有排名,對城市也有排名。
圖裡可以看到,除了一線城市和強二線城市,銀行都不太待見。
對于非一線和強二線城市,銀行根據城市的GDP、常住人口及近一年去化情況進行判斷,而且隻鎖定主城區。
可以和上一條聯合起來看。
如果要在小城市買房,千萬要選擇大型品牌房企,特别是金融機構比較待見的房企。小房企項目少,公開信息也少,資金周轉不暢爛尾的事情不是一單兩單了。
3、 選擇淨負債率比較低的房企
注意,是淨負債率。
因為國内房地産行業一直實施預售制,房屋竣工交付前産生的預售房款在财務上形成負債,所以資産負債率裡面,其實有很大一部分并沒有形成風險,而淨負債率才是資金鍊緊張程度的關鍵指标。
總的大原則是,負債率太高的,“爆雷”的危險系數也高。
中弘地産2017年底公布的淨負債率,局姐初步算了一下,有400%以上,也是非常吓人了。
億翰智庫數據顯示,2017年,上市房企整體平均淨負債率為76.61%。至于你能夠承受多大的風險,可以自己揣測。
以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