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張鴻傑)今年“雙十一”購物節,在大家驚歎“快遞加速度”的同時,有一群人卻“累癱”了,他們就是——快遞小哥。11月7日,記者跟随一位快遞小哥走了一天,記錄下了他“雙十一”工作的日常。
25歲的陳見在貴陽市觀山湖區金嶺社區順豐快遞站點當派件員有一年半了。
淩晨5點,陳見起床上班,比往常提前2個小時抵達公司。此時,值班的同事已經在卸貨了。分完貨後,早上8點,陳見開着三輪車來到了他所負責的區域——世紀城(小)龍耀苑小區,開始了一天的收派件工作。
陳見的工作既簡單又繁瑣,他需要為龍耀苑小區11棟樓所有居民派收件。派完一車後,他便在小區門口接下一趟包裹車,然後繼續派送。平時,陳見每天會派送80-100件包裹,而“雙十一”的量則翻了兩倍。
“快遞員嗎,我這裡有個包裹,麻煩你來取一下。”派件途中,陳見總會接到顧客的取件電話。這時,他不得不暫停派件工作,趕往顧客指定的地點。
“為什麼這麼着急去取件?”記者問。陳見說,“順豐有一小時上門取件制度,不在規定時間取會被标記成滞留件,雖然不會被扣錢,但會影響公司信譽……”
派件途中,陳見常常會遇到老人或女性顧客。當他們的包裹很重或體積很大的時候,陳見會幫忙把包裹送到電梯口。這裡的居民對陳見印象不錯,偶爾還有人專門找他聊聊天。
但陳見在一年内被同一位顧客投訴了3次。
“第一次,我按照他的要求把包裹送到他同事的手上,但是他忘了。第二次,他買了蘋果,三個月後才去蜂巢快遞櫃取,蘋果壞了,他說是我們的責任。第三次,他又把包裹忘在蜂巢。”陳見說,即便被投訴,也還是得把包裹交給顧客。
陳見和大部分顧客的關系很好。有些顧客不在家時,甚至會告訴陳見家裡的密碼,讓陳見直接進屋取件、派件。
“天冷的時候,有人會送我暖寶寶和熱牛奶。”陳見說,大部分顧客都理解他,很少催促,這是最令他感動的地方。
下午3點40分,陳見終于吃上了午飯——15元的快餐。去年“雙十一”期間,陳見每天就睡幾個小時,換來了站點業績前三的成績。
“我們最怕出現收件人不在家,這樣不僅增加工作量,包裹還會變成滞留件,如果後面的包裹沒送出去,就會‘爆倉’。”陳見告訴記者,針對“雙十一”預售産品,順豐增加了前置件倉庫和非預售産品分開使用,這樣不僅解決了“爆倉”問題,還提升了派件速度,讓顧客付完尾款後第一時間收到包裹。
晚上10點半,陳見和同事終于把第五班車的包裹派送完了,但他們還在耐心地等待最後一班包裹車的到來。為了今年加長版的“雙十一”,站點請來了十幾位臨時工,雖然已經是深夜,但他們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樣子。陳見說,到了11月11日,估計會更忙。
晚上11點,陳見載着最後一趟包裹出發了。出發前,記者向他提了最後一個問題“為什麼選擇當一名快遞員。”
陳見說:“我以前也做過生意,後來賠了很多錢,便無心情繼續做下去。到了順豐後,我發現當快遞員也挺累的,有很多辛苦的地方。但每天的派件工作讓我深刻地體會到,人生得一步一步走才踏實。”
一審:朱若岚
二審:林萌
三審:王幸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