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會一半時間都用來講硬件,有道再也不是大多數人印象中那個純軟件公司了。
2019 年 8 月 6 日,有道舉辦 2019 在線教育新品發布會,推出了四款少兒啟蒙類課程軟件産品,以及三款智能硬件産品。
三款硬件分别是有道詞典筆 2.0、有道雲筆和有道口袋打印機。其中,詞典筆 2.0 被有道寄予厚望——引領查詞學習進入智能硬件時代。發布現場,有道官方甚至播放了一個自己剪輯的鬼畜視頻,想用更加貼近年輕人的方式向觀衆傳達詞典筆 2.0 最核心的理念——掃詞。
不同于翻看傳統字典或點擊手機詞典 App 的查詞,掃詞更加有效率。在有道自研的 OCR(光學字符識别)技術加持下,有道詞典筆 1 分鐘能識别 60 個單詞,是電子詞典 App 的 5 倍,是傳統紙質詞典的 15 倍。
詞典筆 2.0 特意改造了筆頭,支持大角度掃描,讓用戶的掃詞操作更加自然。而 1.0 産品要求筆頭平貼紙面,以獲得最佳識别角度。此外,詞典筆 2.0 帶來整句神經網絡翻譯功能,擺脫了一個詞一個詞掃的限制。
内容方面,詞條收錄條數從 65 萬擴增到 150 萬,不僅囊括中小學、四六級、考研等考試内容,還覆蓋了課外讀物、繪本和報刊内容。相比之下,競争品牌的詞條數通常隻有 30-50 萬。
AI 語音助手是詞典筆 2.0 内容方面的新嘗試,用戶說話就能搜單詞、查古詩、問天氣,讓詞典筆的應用場景有所延展。
為了方便學生在沒有網絡的受限制場景(比如學校)使用,有道詞典筆 2.0 不僅支持離線使用,還在外型設計上進行優化。詞典筆 2.0 新的設計風格更加小巧圓潤,尺寸與鋼筆相當,重量雖較 1.0 稍有增加,但也隻有 60 克。整體而言,攜帶還是很方便。
有道詞典筆更新到 2.0,意味着有道在智能硬件這條道路上已經走了快兩年。
有道擁有衆多廣受歡迎的學習型 App,本可躺在流量上舒舒服服做生意,但卻在 2017 年開始趟硬件這個“坑”,發布了有道翻譯蛋。
“為什麼要做硬件”,是最近兩年有道被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但對有道 CEO 周楓來說,這個問題的反面才是他更想回答的:有道為什麼不做硬件?
從 2014 年以“有道學堂”切入算起,有道從事在線教育領域近 6 年,已經是這個行業的老兵了。接受 PingWest 品玩專訪時,周楓提到,有道在服務用戶過程中,發現硬件是在線教育領域不可或缺的環節,用戶對智能硬件有着真實的需求。
他拿詞典筆的緣起舉例:“中國很多學生學習時往往是不能用手機的,學校不讓用,家長也管着,但實際上他們學英文時又有大量查詞需求,我們為什麼不好好琢磨一下怎麼滿足這個細分的需求。”
一些研究數據也表明市場對詞典筆有着不小的需求。艾瑞咨詢的《2016 年中國家庭教育消費者圖譜》在全國範圍内調研家長群體後發現,電子詞典是 7-18 歲家庭需求最強烈的智能硬件之一。長期投資教育領域的藍象資本從供應鍊中得知,與詞典筆功能相近的點讀筆一年出貨量有 300 萬。
翻譯機是另一個生動的例子。市面上翻譯 App 非常多,但據媒體統計,2018 年中有不下 50 家企業湧進這個市場。做詞典和翻譯 App 的有道,也在 2017 年推出了翻譯蛋,并且在 2018 年 9 月上線翻譯機二代——有道翻譯王 2.0 Pro。
在有道翻譯王2.0 Pro 發布會上,有道副總裁劉韌磊曾如此總結翻譯機的機會所在:具有一鍵操作的便捷性産品,依然擁有強大的生命力。如果使用一個翻譯 APP,首先要解鎖手機,滑動屏幕,點開 APP,然後再使用,至少需要四步,翻譯機隻需要一步就夠了。
追求極緻翻譯效率的翻譯機很受消費者歡迎,有道第一代的翻譯蛋就賣出超過 10 萬台。
市場對詞典筆和翻譯蛋的需求,都印證了周楓的對智能硬件市場的判斷——在智能手機功能過于強大的今天,智能硬件依然在垂直場景有需求,它的核心價值在于:進入手機受限制的場景、提供手機缺失或者做不好的體驗。
而教育和學習相關的許多需求場景,都能滿足“手機受限制”這一條件。比如,學校不允許帶手機或者限制使用,手機容易讓學生分心,且對網絡、電量都有較高要求。又比如,外出旅遊進行口語交流時需要一鍵操作的翻譯産品。
針對這些需求場景,有道花了近兩年時間進行布局,現已形成了一個學習型智能硬件的産品矩陣:主打翻譯場景的翻譯蛋、有道翻譯王2.0 Pro;面向快速查詞需求的有道詞典筆 1.0 和 2.0;可以随身攜帶打印單詞的有道口袋打印機;能将手寫墨迹同步到手機上的有道智能筆和有道雲筆。
當然,看到學習型智能硬件機會的不隻有道一個,這個市場不缺玩家,上文提到的翻譯機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周楓看來,即使很多玩家參與進來,但學習型智能硬件依然是一個“藍海市場”:即使(做硬件)有這麼多坑,我們認為硬件項目依然是非常有吸引力值得嘗試的項目......“坑”意味着進入門檻,是通向藍海的機會,踩過坑的團隊帶寬更大。”
在接受 PingWest 品玩專訪時,周楓解釋了他這種理念的由來:“就像蘋果做 iPod 前,MP3 市場不缺參與者,整個市場處于混沌無序的狀态,但後來者 iPod 依然以其對用戶需求的深刻洞察,和獨特的産品設計征服了市場。iPod 給我們的啟發是,用歸零的心态,尋找真正的增長點。”
事實上,對于已經發布了好幾款硬件産品的有道來說,“做不做”早就不是問題,“如何做好”才是當下最大挑戰。
學習型智能硬件是教育和科技行業的交彙點,教育企業、硬件廠商、互聯網公司都有動機、有資源、有能力參與到遊戲中。
學習型智能硬件可以拆解為了“學習/教育”和“智能硬件”兩個部分。教育企業,自然是最懂教育的一派;硬件廠商,對硬件開發和供應鍊管理的拿捏最到位。
相比之下,互聯網公司的長處——流量,在學習型智能硬件這個競技場裡,似乎沒那麼有份量。但就智能硬件這一塊而言,憑借着長期磨練出來的、以用戶為導向的産品思維,互聯網公司還是有着獨特的優勢。
“互聯網公司可能是全社會中最懂用戶的企業。”周楓指出,“做硬件要非常明晰用戶的需求在哪裡,要時刻問自己為什麼這東西手機不能做?單獨做一款硬件,跟手機的本質區别在哪裡?”
基于這樣的産品設計思路,智能硬件對于互聯網公司來說不隻是一款硬件,而是裝載服務的容器。比如有道翻譯王裝的就是有道神經網絡翻譯 YNMT、語音助手以及有道詞典等場景化的内容;有道詞典筆,裝的就是 OCR 等AI算法、以及有道詞典的内容。
正因為智能硬件是互聯網公司提供服務的容器,它與用戶的關系也不同于傳統硬件。傳統硬件購買交易完成時,往往就是廠商和用戶關系的結束。而對于智能硬件,在購買交易完成時這個關系才剛剛開始,互聯網團隊通過網絡内容以及 OTA 軟件更新持續服務用戶。
此外,軟件出身互聯網公司最講究叠代速度,自然把做軟件這套方法論應用到了硬件上:不追求完美,先推出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 最簡可驗證産品)驗證市場需求,如果方向錯誤就快速轉向。傳統硬件公司叠代産品周期普遍為 9-14 個月,而互聯網公司能做到 3-5 個月。
在這個産品思路的主導下,互聯網公司做成智能硬件的不在少數。最好的例子是亞馬遜,他們今年 1 月份宣布售賣出超過 1 億台 Alexa-built-in 的硬件産品。
再來看看學習/教育這一塊。如上所說,多少互聯網公司講究一個“快”字,對回報的周期要求較短。但教育偏偏是一個“慢”行業,并且極度依賴優秀的老師。
有道大概是互聯網公司裡的一個“異類”。這家成立于 2006 年的公司,長時間在翻譯領域深耕,把機器翻譯技術做到了行業第一,是一家典型的“慢”公司。
2014 年踏入在線教育行業後,有道沒有像很多互聯網公司一樣利用流量快速搶占市場份額,而是沉下心來打造自己的教研團隊。外界很難想象,這家目前 1000 多人的互聯網公司,有超過 50% 都是教師、助教以及教研人員。
有道在 2016 年時推出的同道計劃,就是專門用來孵化教育工作室的。遇到優秀的教研團隊,有道會通過收購變成自己的員工。
“把 1/3 的工作時間用來找優秀的教師“的周楓,曾如此解釋自己對教育的理解:“在線教育脫離不了教育的本質,它首先要遵循的依舊是教育的客觀規律——以内容為核心。在線教育應該是個内容服務生意,而不是流量生意。”
這個理念落到智能硬件上的一個标杆案例是,有道詞典筆的詞條數一直在擴充,從 1.0 的 65 萬增加到 150 萬,不僅包括考試詞彙,還覆蓋課外讀物、繪本和報刊内容,而競争品牌的詞條數通常隻有 30-50 萬。
随着在線教育業務深化,有道對自己的定位也發生了變化。周楓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有道不再單純是互聯網公司,而是一家教育科技公司。”但有道的互聯網公司印記沒有消失,依然有着用戶導向、産品思維那一套基因。
融合了互聯網公司方法論、以及教育公司以人為本價值觀的有道,快中有慢、慢中有快,在智能硬件這個賽道上布局近兩年,已形成矩陣且初露鋒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