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唱與歌吟 : 用詩歌留存詩意以及生命律動的體溫和光芒
——黨宏詩集《心像》評析
官 華
在我的印象中,黨宏是個特立獨行的人。多年來,以家鄉洽川為詩性載體,抒寫了大量的詩歌。家鄉的一溝一壑,一草一木,山山水水,人文地理,如畛畦般,與生命與靈魂對接,在自然存在的揭示中,悟道生命本體的機微。精于抒情、叙事的黨宏,澄懷味象,在心像的感知中,其詩歌語言渾灏天成,飽滿完整,氣脈流暢,如同酒酣縱歌;意象之間沒有支離槎枒之痕,沒有綴合陳舊之迹;靈性的感悟,思想的奔湧,喻體的掌控,有矩有序,心體無滞;在物化的審美中,“屬采附聲”,讓意義突顯,給人帶來别樣的體悟。
當我再次打開成書後的《心像》,與一年前閱讀電子稿的感覺竟完全不同。是的,這一次,黨宏給出了較之于之前的詩歌不同的文本。作為一位親如兄弟的友人,我和他的交集已近三十年。如今歲月向晚,鬓已飛霜,再來讀他的詩,我欣喜于滄桑流變之後,黨宏仍如一個赤子,在塵世裡始終緊緊捂住那一顆充盈着熾熱的心靈;我驚訝于這些紙上的詩歌所攜帶的粗砺的痛感,真誠地書寫着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重量,呈現出屬于他一個人的精神鏡像。
最為濃烈的情愫是鄉愁,烙在紙上
也許,穿過鋼筋水泥的塵世,詩人需要抵達精神的故鄉,去找尋父輩一生留戀和難以擺脫的土地,發現苦難與饑餓年月裡靈魂的皈依,從而進入需要用一生來貼近的“詞根”。是的,情到深處是故鄉。而故鄉正是我們靈魂紮根的地方,精神的來源地。詩集《心像》裡有極大一部分詩歌鄉愁化意味很濃,這不單單是以詩歌的方式為先人立傳,而是一種濃郁的情感的内驅力,胎記一樣,難以擺脫,難以割舍。當然,詩人的筆觸在鄉愁化的底蘊間遊移,重要的是傳達着一種自我身份的認同和理性思考。
鄉愁就是一場酒局
我時常與故鄉對飲
——《故鄉》
土塬人
以耕種為生。種兒女
也種五谷
——《土塬上》
蛙鳴敲打着村口的池塘
月光被洗了又洗
——《一首唐詩的距離》
赤裸着來。赤裸着去
故鄉。難問歸期
——《故鄉的土炕》
故鄉的土地,比
所有的夢都遼闊
——《葉落,未必是敗北》
這不是一個人的鄉愁,而是一種共同的鄉愁。這鄉愁是烙印,詩人黨宏試圖在筆端寫下最為濃烈的情愫,親情溫潤着,物事牽動着,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還原着詩歌的底色。那些珍貴的善良、純樸、真實與愛,皆源自肺腑的渾厚歌吟。
人化的建構,氣韻生動,情思飛揚
詩人常常在故鄉洽川的土地上走走停停,看到“窗花”,就有了“心裡”裝着“經緯”,“手裡有乾坤”的體悟,就有了“讓光景生出花來”的感慨;在《處女泉望月》,就有了“攀着那扶搖的天梯”,“懷攬月宮”的遐思,順便“抓一把月色”,與“關雎唱和”的吟哦;探尋《詩經》裡的愛情,就有了“在河之洲”“窈窕淑女”的感懷,就如“生生不息的愛情”,“溢出河床”;看“遠山”,就有了“茶味”和“禅意”一樣,在過往的“歲月裡彌漫”;“人生孤獨”,便有了行走的惬意與沉思,将“跌落”的“信仰”撿起,“打進行囊”,找尋詩意的人生;走過“華燈初照的街巷”,“相思”成淚,“如秋夜月光般蒼白”的記憶,聽一曲“琴”音,在“詩的遠方”,“将心放下來”;亦如“幸福”,“舞動”的“芭蕾”般,“閃爍着溫情的守望”;亦如“心裡的風景”,“走也走不出”,“生命的燦爛”;亦如會“渴望一場雪”,“圍爐夜話”,“讓所有的美好”“孵化”成“溫暖”的“寂寞”,“用撇腳的詩行”,在“輪回”的路上,讓“帶血的心”去“超度”。
《心像》裡的詩歌,就是一個人化的世界,自然、人文、曆史、人生,故鄉與鄉愁、生命與熱愛、行走與歌吟、情懷與格調,氣韻生動,呈現着朗潤、隽雅和曉暢。“詩,首先要遣詞,要造句,然後才是語言。語言須承載情思。情,為詩命名;思,為詩造血。詩,常常在哲學的枝桠上築巢,攜靜入思。”濃郁的文字,讓尋常的物事不再尋常,在黨宏筆下,物事不再是和人隔離或者對立的異類,而是具有人性的鮮活存在。尤其是喻體的運用,成為詩歌謀篇布局的骨架,前後銜接,環環相扣,彰顯着詩意的華彩。加之通感的泛化,如視覺、聽覺、觸覺、心覺等感官的契合,在意象的疊加中感受的挪移,讓體悟得到了充分的釋放。
在傳統與現代之間突圍,自成一格
黨宏的詩歌在傳統與現代之間不斷延展,有着對内心的洞照,對人精神境界的高揚,對物象生動形象的呈現,對客觀現實場景的關照等等,這與長期的寫作訓練和豐厚的學養有關,不拘泥所謂的小調式的詠歎慢吟,有着駕馭和掌控文本的能力,輕車熟路地,走自成一格的路子。比如:主體介入物事本身。主體對客體的理性認知。主客體相互融入、黏連、合為一體等等。所以,詩人的出現不單單是才氣的使然,更多的時候是那些不為人知的對文字的苦心經營與精細打磨。在黨宏的詩歌中,我們感受到流露出的自審意識,他永遠以虔誠的神情仰視着他目光抵達到的一切物事,成為筆端傾瀉而出的一行行詩,有着直抵心靈的沖撞之力,顯現着内心深處或者靈魂深處的深邃與樸實。在我看來,黨宏的詩歌,正是他思想與靈魂的解剖、審視的過程,這樣的詩人理應值得我們敬重和繼續期待。
在我看來,一個成熟的詩人,天資、學養、修行、情懷與格調成就了其獨具一格的寫作。這用在黨宏身上,再貼切不過了。今天讀他的詩集《心像》,我看到的是成熟和穩健,功力愈加深厚精湛。這樣的詩歌,寫得純粹而動人,寫出了一種人生境界,寫出了一種具有識别意義的文字精神。在靜水輕流中再現着一種精神駁雜的圖景,自帶體溫和光芒。
2022.7.18.趙渡古鎮
作 者 簡 介
官華,陝西人。先後在《中國詩人》《延河》《詩選刊》《詩林》《綠風》《海燕》《鴨綠江》《歲月》《遼河》等發表詩歌五百餘首并入選各類詩歌年選。著有詩集《春天錯過花開》《渭河之南》等。
來源:洽川文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