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大團結,你我的運動會。
9月8日—16日,第11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将在河南鄭州舉行。
作為中國八大古都之一,鄭州有着厚重的曆史,豐富的文化積澱。
作為國家中心城市,鄭州近年來的發展日新月異。
空中、陸上、網上、海上“四條絲路”同頻共振,撐起内陸開放新高地。
2018年,以GDP首破萬億、人口突破千萬、人均GDP突破10萬元為标志,鄭州進入特大城市行列。
在民族運動會到來之際,為讓全國各族人民更好地了解鄭州、認識鄭州,《鄭州日報》新媒體特策劃推出“向全國推介鄭州”系列報道,隆重介紹鄭州市6區5市1縣、4個開發區。
今天推出的是“這裡是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明日将推出“這裡是活力經開”。
敬請關注!
這裡是創新創業的熱土,
這裡是智慧凝聚的高地,
這裡承載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召喚,
這裡秉持着“自強不息 耘艾未來”的精神,
這裡是鄭州高新區。
1988年啟動籌建,
1991年經國務院批準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高新區,
2016年獲國務院批準建設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核心區。
而立之年的鄭州高新區,風華正茂。
東趙遺址
鮮有人知,
這裡有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
有橫跨夏、商、周三代的宮殿建築基址——東趙遺址;
有漢唐時期極具規模的冶鐵工業中心——百爐屯冶鐵遺址
……
代代先祖選擇聚居于此,
文明和創新在此生生不息:
這裡曾集聚了世界上優秀的能工巧匠和先進的冶鐵技術,
擁有着規模龐大的手工作坊,
創造着領風氣之先的物質文明與科學文明。
鬥轉星移,創新創業的精神代代傳承,
如今的鄭州高新區再次吸引着人們的目光:
區域管轄面積99平方公裡,
下轄5個辦事處,總人口38萬,
擁有各類市場主體4萬餘家。
擁有高新技術企業566家,約占全市的43%;
科技型中小企業備案1380家,約占全市的46%。
攝影 白冀
2019年上半年,
完成GDP163.4億元,
同比增長10.9%;
規上工業增加值完成61.5億元,
同比增長8.9%;
固定資産投資完成114.6億元,
同比增長6.1%,
……
三十載深耕細作 四大優勢凸顯30年來,
按照“發展高科技,實現産業化”的要求,
完善創新體系,
發展高新技術,
積累了四大優勢。
《畢業季》
高端創新資源富聚
河南省唯一的“雙一流”高校鄭州大學,
“軍中清華”信息工程大學等一本高校主校區,
8個部屬院所,
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
5個産業技術研究院,
11個國家級工程中心,
坐落于此。
目前擁有駐區院士18人,
市級以上創新團隊122個,
市級以上創新傑出人才129個,
全省僅有的3個國家級創新團隊均在高新區,
科技人才密度居全省之首。
大數據時代 攝影 王秀清
創新孵化培育體系完善
擁有37家衆創空間,
5個國家級綜合孵化器,
轄區孵化培育面積超過650萬平方米,
形成了電子電器産業園等5個産值超百億的産業園區,
孵化培育了漢威、光力、威科姆等一批掌握行業核心技術、發展潛力巨大的公司,
帶動各類創新資源高頻互動。
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攝影 谷桂林
知識産權優勢突出
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突破100件,
2016年、2017年、2018年連續三年專利申請量突破1萬件。
上市挂牌助推服務體系完備
已累計助推12家公司上市,約占鄭州市的40%;
累計助推挂牌企業總數達到75家,
占鄭州市挂牌企業總數的42%。
30年沐風栉雨,辛勤耕耘,
鄭州高新已經成為中國中部頗具競争力的高新技術産業高地。
改革破冰煥發活力 提質增速高質發展
攝影 郜泓博
2018年,
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決策安排,
鄭州高新區謀劃實施了全面系統深入的自創區核心區管理體制與人事薪酬制度改革。
通過改革,
“經濟社會管理全覆蓋和特殊功能使命的雙重任務與派出機關權責、機構、編制等資源配置不對等,人才、資金等要素配置不匹配”的體制性矛盾有效緩解;
“能上不能下,出不去和進不來并存,幹與不幹、幹多幹少、幹好幹壞一個樣”的機制性問題全面改善,
實現了行政權責穩定完備,
人員結構大為改善,
團隊文化清新重塑,
創新驅動發展提速提質。
攝影 施全傑
開啟智慧之門 點亮高新之光在改革謀劃過程中,
鄭州高新區系統梳理了30年發展的經驗教訓,
進一步堅定國家高新區“發展高科技、實現産業化”的功能定位,
國家自創區“創新體制機制、政策先行先試”兩大使命,
“培育新産業、引領新業态、打造新模式”三項任務,
樹立“積累經驗、核心帶動、形成示範”的發展境界,
梳理了四大優勢和六項短闆的現實基礎,
明确“聚焦智慧産業、建設智慧社會”的主攻方向,
确立2025年建成千億級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的奮鬥目标,
“圍繞産業鍊,布局科創鍊,完善金融鍊,強化政策鍊,
建設宜創、宜業、宜居智慧新城”的“四鍊一城”實踐路徑,
開啟全面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新征程。
攝影 陳新華
“聚焦智慧産業,建設智慧社會”,
高新區要成為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創新引擎。
新天科技 攝影 白春源
正在實施的高質量黨建、
中國智慧傳感谷、
北鬥應用産業組團、
大數據産業培育、
千億級網絡空間安全産業基地、
科技金融港、
智慧高新建設、
智慧家庭2.0三萬戶規模示範、
産城更新示範、
海外協同創新體系構建等十大抓手級工程,
讓“智慧高新”越來越清晰。
30年白駒過隙,
高新區的城區建設也在脫胎換骨式的更新改造中綻放芳華。
曾經一條馬路通到頭,
如今縱橫交錯,四通八達。
曾經遍地磚瓦房,
如今高樓林立,錯落有緻。
曾經缺樹少綠,
如今步步美景,處處花園
……
攝影 苌虹
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非遺保護中心……“以文化城”,
豐富多樣的文化活動如春雨“潤物細無聲”滋潤了時光。
市委十一屆十次全會提出鄭州城市發展的“西美”戰略布局,西部要“美”起來。
以鄭州高新區為依托,
鄭州市統籌荥陽市、上街區,
拓展覆蓋西南縣市,
将其建設成為城市的生态屏障、
全省創新創業最活躍區域,
讓美麗人居、美麗生态、美麗經濟成為西部的鮮明特征。
攝影 施全傑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高新區将以“自強不息、耘艾未來”的高新精神,
努力在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中原更出彩的進程中擔當高新責任、奉獻高新智慧、做出高新貢獻!
撰文 鄭報高新融媒中心
圖片來源 鄭報高新融媒中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