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菜大概是八大菜系中最低調的存在,福建以外難覓蹤迹。但作為“閩菜之王”佛跳牆的名聲卻基本無人不知。
佛跳牆起源于清代,因為用料豐富,所以原名“福壽全”,後來有文人慕名來吃,聞見撲鼻的異樣香氣,于是當場吟詩一首“缸啟鮮香飄四鄰,佛間棄禅跳牆來”。
能引得吃素的佛跳牆而出,想想就饞人,于是“福壽全”就變成了流傳至今的“佛跳牆”。
佛跳牆通常選用鮑魚、海參、魚唇、牦牛皮膠、杏鮑菇、蹄筋、花菇、墨魚、瑤柱、鹌鹑蛋等彙聚到一起,加入高湯和福建老酒,文火煨制而成。成菜後,軟嫩柔潤,濃郁葷香,又葷而不膩,味中有味。
那麼這道名聲赫赫的佛跳牆到底該怎麼做呢?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一下具體做法。
『家電維修清洗,可點擊上方小程序』
▶『佛跳牆』
主料 | |
泡發海參 |
4隻 |
小鮑魚 |
5隻 |
瑤柱 |
100g |
幹花膠 |
8g |
牛蹄筋 |
200g |
土雞 |
1隻 |
豬排骨 |
500g |
花菇 |
6個 |
鹌鹑蛋 |
300g |
冬筍 |
1個 |
方火腿(片) |
30g |
生姜 |
5片 |
輔料 | |
姜 |
15g |
蒜 |
15g |
大蔥 |
1根 |
調料 | |
生抽 |
10g |
黃酒 |
110g |
冰糖 |
20g |
鹽 |
2g |
食用油 |
10g |
1、海參、鮑魚、花膠提前兩天泡發,花菇和瑤柱提前一天泡發。泡好的花膠切成小塊,泡好的花菇切片,所有新鮮的食材洗幹淨處理好。
2、将雞、排骨、牛蹄筋,放入鍋中焯水,去髒去腥,煮出大量浮沫後,将水倒掉。
3、鍋中重新倒入清水,然後放入焯好的雞、排骨、牛蹄筋、火腿、姜片、大蔥,大火燒開轉小火,炖6個小時,然後轉中火收一下汁,直到高湯的量濃縮為最初的一半。
4、另起一鍋水,冬筍去殼切掉根部,切片,水燒開,放入冬筍焯5分鐘,去澀後撈出。
5、鍋中繼續放入鹌鹑蛋,煮10分鐘後撈出,放入冷水中捏碎去殼。
6、将泡發好的食材準備好,油鍋燒熱,下姜蒜爆香,放入海參、瑤柱、花膠、鮑魚,翻炒均勻後,加入生抽、黃酒、冰糖、鹽和煮好的濃湯,燒制10分鐘。
7、将炖好湯汁的雞取出切成小塊,備用。
8、在鍋底依次碼上姜片,鋪上冬筍,放上雞塊、排骨、花菇、牛蹄筋、花膠、海參、鮑魚、鹌鹑蛋、瑤柱、火腿。
9、倒入濃湯、燒制海鮮時剩餘的湯汁、黃酒,再用小火慢炖2~3小時,即可。
『家電維修清洗,可點擊上方小程序』
▶『食材處理技巧』
●新鮮海參:買回來新鮮的海參放入沸水中焯一下水,然後用小刀在海參的身體劃一道口,取出腸子,再用小刀把裡面的筋膜劃斷,這樣在煮至過程中,海參就不會收縮彎曲了,最後再清洗一下即可。
●幹海參:用水浸泡1天,去掉内髒,剪斷筋膜,然後煮20分鐘,再用清水浸泡1天。
●新鮮鮑魚:用小刀小心地将鮑魚肉貼着殼挖出,将殼内剩餘的内髒去掉,沖淨,用刷子将鮑魚肉刷幹淨,鮑魚肉切成十字花刀備用。鮑魚的褶皺裡都是黑色的灰塵,盡量用刷子清洗幹淨,刷的時候可以用刷子蘸一點面粉,這樣刷得更幹淨。
●幹鮑魚:用水浸泡1天,然後煮40分鐘,再用清水水浸泡1天。
●幹花膠:浸泡1天,水燒開後放入鍋中煮3~5分鐘,剪成小塊後,再浸泡1天。
●幹瑤柱:浸泡1天即可。
●幹花菇:浸泡1天即可。
以上就是為大家分享的佛跳牆做法,感謝您的閱讀和支持!如果你有更好的做法想要分享,歡迎評論留言,一起相互學習,交流下廚心得!
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美食有好味
家庭有溫度
家電維修就找一步到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