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柴窯真品?對于仿古瓷,一些藏家好像敬而遠之,認為沒什麼意義存在這種想法的藏家,隻能說太年輕了精緻的仿古瓷不僅可以作為藝術品,市場價值也是相當的火爆可以作為代表的,當屬乾隆仿古瓷,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乾隆皇帝柴窯真品?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對于仿古瓷,一些藏家好像敬而遠之,認為沒什麼意義。存在這種想法的藏家,隻能說太年輕了。精緻的仿古瓷不僅可以作為藝術品,市場價值也是相當的火爆。可以作為代表的,當屬乾隆仿古瓷。
清乾隆 仿汝釉三羊梅瓶 故宮博物院館藏
清朝到了乾隆年間,瓷器已經發展的相當成熟。乾隆是一個對文藝有着極高追求的皇帝,在瓷器方面尤其喜歡宋朝的作品。宋朝瓷器堪稱中國瓷器發展的一大高峰,著名的五大名窯(官窯、哥窯、汝窯、定窯、鈞窯)聞名天下。雖然乾隆的審美被評為“農家樂”,但是對宋瓷的看法,同大家是一緻的。
清乾隆 唐英仿官水丞 故宮博物院館藏
清乾隆 仿汝釉圓洗 故宮博物院館藏
宋朝瓷器好雖好,但存世不多,市面上能夠見到的多為仿品。可能乾隆大帝覺得他們仿的太差,于是也加入了仿古瓷的隊伍中。乾隆朝的仿古瓷有個特點,在器物底部通常會用篆書寫上“大清乾隆年制”。也就是說乾隆仿古瓷不是為了造假,更像是為了競技。下圖是乾隆仿官窯的一件貫耳瓶,通體施以青灰釉色,釉面光亮。貫耳瓶流行于宋代,在官窯有燒制。乾隆朝的這件仿官窯貫耳瓶,在形制上與宋器接近,隻是釉色同官窯略有不同,但仍不失為一件精品。
清乾隆 仿官釉六方貫耳瓶
除了官窯,乾隆朝對哥窯的作品也有仿制。哥窯的一大特色是在瓷器釉面上有開片,開片原本是瓷器釉面自然開裂現象,經過人工研制成為了一種裝飾紋飾。下圖的這件乾隆仿哥釉葉式洗,極具宋代哥窯特色。這件葉式洗給人一種極強的動感,将仿生學和哥窯特色完美結合在一起,給人一種自然與人工相結合的美的感受。
清乾隆 仿哥釉葉式洗 故宮博物院館藏
宋 哥窯葵花洗 故宮博物院館藏
宋代五大名窯中最具特色的當屬汝窯,汝窯青瓷素潔高雅、青中帶藍,被人贊為“雨過天青”。乾隆朝有一位非常厲害的督陶官唐英,尤其擅長仿制宋代瓷器。下圖的這件仿汝釉花囊,釉色與汝窯極其相近,器型卻是清代的獨創,兩者結合的相當完美,做到了“古為今用”,展現了極強的藝術特色。
清乾隆 仿汝釉花囊 故宮博物院館藏
定窯以燒制白瓷聞名,到了清代白瓷的燒制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但是對定窯白瓷的仿制,看的不僅僅是釉色的光亮,還要體現出作品的特色。下圖的這件仿定窯白釉天雞尊,在釉色上自不必說,值得探讨的是器型。該作品雖然通體施以白釉,但器物刻劃的極為細膩。尤其是天雞,将雞冠、眼、羽毛、爪等塑造的生動形象,令人耳目一新。
清乾隆 仿定窯白釉天雞尊 故宮博物院館藏
鈞窯瓷器應該稱得上是宋代五大名窯的一個另類,窯變在鈞窯之前是絕無僅有的。下圖這件漂亮的瓷器并不是真正的鈞窯作品,為乾隆朝仿制。窯變的控制存在極大的難度,需要匠人的經驗,釉色的配方還有一定的偶然成分。這件乾隆仿鈞窯窯變墩式碗,如果沒有提示人們可能真的會将其當成宋代鈞窯的産品。
清乾隆 仿鈞窯墩式碗
清乾隆 天藍釉六方瓶
看了這麼多,有人可能會說了,仿的好有什麼用,沒有市場價值還是不行。沒有市場價值嗎?前些年一件仿汝窯的乾隆天藍釉六方瓶在拍賣會上被估出1200萬到1600萬的區間值,最終卻以更高的價格拍出。證明了乾隆仿古瓷不僅美,還很值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