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宋代李清照最有名的一首詩

宋代李清照最有名的一首詩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18 02:27:20

宋代李清照最有名的一首詩(李煜李清照葉紹翁...)1

梧桐曆史悠久

讀詩詞時,總是會遇見梧桐這一意象。

關于它的最早記載,可見于先秦文獻《詩經》。後來朝代更叠,它被人們栽種于庭院,窗前,門側,行道旁,以及現在更多我們能看到它的地方。

文人墨客提筆揮毫,市井平民代代相傳,使得它在光陰流轉中未曾和我們走散。

它拂過漫卷詩書與寂寂史冊,看遍良辰美景和烽火狼煙。

滄海桑田,它曾存在的宮阙萬間都作了土,阡陌交錯俱傾覆。它所見證的生死愛恨都未能逃脫一場别離,萬千愁緒都葬進了凄風苦雨。

它還是這樣默默伫立,在春日枝繁葉茂,花開葳蕤,于秋夜随雨而落,伴荷伶仃。

山南海北,四季風景,都有它魁梧的身影,仿佛在向世人無聲地訴說其中亘古的故事與綿延的情意。

宋代李清照最有名的一首詩(李煜李清照葉紹翁...)2

聖主賢臣的高風亮節

“鳳翺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處于一方兮,非主不依”,它在桐花萬裡的丹山,等來了那欲上九天的鳳凰,至此所有的徘徊與等待,都有了所尋覓的結果。

千難萬苦,皆是心向往之。

良禽擇木,賢臣擇主。殊不知這木和主,亦是在細碎的光陰中,漫長且寂寞的等待了一路。

家有梧桐樹,引來金鳳凰。

宋代李清照最有名的一首詩(李煜李清照葉紹翁...)3

周文王拉車八百步,拜臨溪垂釣的姜太公為相,換來了他助武王伐纣,助鳳鳴岐山,自此結束了風雨飄搖民不聊生的殷商王朝,姬氏一族有了八百年的江山大業。

宋代李清照最有名的一首詩(李煜李清照葉紹翁...)4

劉備三顧茅廬拜谒避世不出的諸葛孔明,煩以天下之計。得他為漢室挽狂瀾于既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一株青玉立,千山綠雲委”,這梧桐生機盎然且有參天之志,那千裡苦盤桓的鳳凰,看見這傲然之姿,便成就了驚世的傳奇。

後人無緣得見其華彩,但總能拭去累世厚重的塵埃,從寥寥詞句中,尋到他們的身影。那是一場山重水複又柳暗花明的歸宿,是一顆磊落之心的眷顧與托付。

自此鳳栖梧桐,總有人懂,總有人等。等廣葉結青陰,繁花連素色,等你筆直而立,我共赴風雨。

宋代李清照最有名的一首詩(李煜李清照葉紹翁...)5

癡男怨女的缱绻情思

梧桐相待老,鴛鴦合雙死”,焦仲卿與劉蘭芝雙雙殉情後,其合葬之處“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

我想那墳前以及後世的每一棵梧桐都會記得《孔雀東南飛》裡那個織素,裁衣,彈箜篌,誦詩書,似乎無所不能,最後卻舉身赴清池的女子,和那個忠厚仁孝,期盼家宅安甯,琴瑟和鳴,卻郁郁不得,自挂東南枝的男子。

世事艱難,生時所有充滿柔情與愛意的歲月都被打斷,但同生共死的株株梧桐會用每一個枝,每一片葉,每一朵花替他們将這份羁絆延續。

它似蒲葦韌如絲,如磐石無轉移。

或許在這裡,才是他們新的開始,從此以後,這世間,縱使雷電交錯,栉風沐雨,縱使朝代更叠,烽火連天,也再無什麼可将彼此分離。

梧桐寄托着哀思與情意,輾轉流傳時光裡。

宋代李清照最有名的一首詩(李煜李清照葉紹翁...)6

宋代詞人賀鑄在《半死桐》一詞中道:“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

他故地重遊,卻發現萬事皆非。他流連于舊日與妻子共築的居室,又徘徊于隴上的新墳,卧聽南窗凄風苦雨,平添幾多愁緒。

他方知這個地方沒了他思念的那個人,山河秀麗,風光旖旎,于他都沒有任何意義。

他的心裡葉落枝枯,那參天大樹隻剩下半生半死的無盡荒蕪。白頭鴛鴦,孤獨倦飛。

生離死别,悲歡離合,有太多的求而不得,亦有太多的九死不悔。有人醉于那年三月萬裡桐花鋪滿路,有人在一樹一樹的繁花搖曳中看到愛的來處和歸途。

桐遇見梧,以千百種姿态把相思訴。

亂世臣民的去國懷鄉之悲

宋代李清照最有名的一首詩(李煜李清照葉紹翁...)7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鈎,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殘月下李煜獨登西樓,于滿目荒涼中望見這寂寂梧桐。其實寂寞的又何止是這梧桐,更是他自己,國破家亡,蟄居于此,心中苦悶難訴,榮華富貴,帝王江山,都成了過眼雲煙。

若隻為詞人必是絕代風華,可憐他這一世為君王。月缺終會圓,但那些生命裡一去不複返的東西,将成他終生的嗟歎與遺憾。

在這樣一個深夜,他與梧桐獨處,樹映人影,樹如人心,或許他此刻最想做的,便是化作這梧桐,以沒有悲歡的樣子站成永恒。但那剪不斷,理還亂的家與國卻如絲纏繞,心有千千結,理不清,亦隐隐作痛。

南唐覆滅後宋朝花團錦簇之下總是有若隐若現的鐵蹄聲,踏破繁華,打碎甯靜。

宋代李清照最有名的一首詩(李煜李清照葉紹翁...)8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故園傾覆,颠沛流離的李清照如是說。往日種種,皆成雲煙。無論如何尋覓,這世間都是一片冷清凄慘,酒入愁腸,不敵風寒。

舊燕南飛,連故園的鮮花都開的熱烈,可她無半點心思觀賞,凄雨梧桐,聲聲打入心中。這亂世如殘秋,零落難守候。

等江山風雨盡,于樹又是一春,可人呢?故寓情于此,讓它記得這園中人風光落魄與難訴思慮,以作慰藉,稍稍撫平那不安與受傷的心。

這便是梧桐,它總堅守于每一個秋日裡,隔着千山萬水,完成一場内心煎熬的守候。

宋代李清照最有名的一首詩(李煜李清照葉紹翁...)9

世間遊子的離愁别緒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客居他鄉的葉紹翁在這蕭瑟寒冷的夜裡,看秋風吹動梧葉,瞬生懷鄉之情。長夜漫漫,此時家鄉稚子怕是還興緻高昂的挑着燈籠在草叢裡捉蟋蟀吧。

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

這世間山光水色,花開葉落的變化,總會讓人在每一片景裡,看見内心深處的悸動,那是曾經最溫暖明朗的感觸,那是千山萬水都無法隔絕的情愫。

他在梧桐裡看見别離,可也被這思緒,帶回了故鄉,開始了心底一場風雨無阻的相聚。

歲月更叠,山河變換。隻有梧桐在時光的土壤中,倔強生長,一夢經年。經四季,曆南北,存在于你生命中的每一個角落。讓你總會在在難解的離愁裡,透過光影看到溫情如昔。

這大概才是世人在它身上盡賦離愁别緒的真正意義,求一場日後眼前或心裡轉山轉水轉佛塔的相遇,更為能念及曾經的片刻歡喜。

它就帶着這樣的深深期許,一世又一世,訴不盡别離依依。

宋代李清照最有名的一首詩(李煜李清照葉紹翁...)10

傳遞和承載,本身就是一種意義

桐花萬裡路,連朝語不息。

世人尋尋覓覓,最終把生老病死,悲歡離合的種種情緒都給予了它。慢慢變成一棵樹,一朵花的永恒,在每一個冬日沉睡,又在每一個春天蘇醒。

而這樹,總會悄然落入眸中心上,載着眼前人的所思所想,在滄海桑田,流年輾轉中,把這份心思帶到更遙遠的地方。

我想,梧桐的生命之初本是沒有意義的。

但作為客觀之象,它總被見到它的人和自身之意相融合,使它成為了中國古詩詞裡的一種靈魂,為我們延續了文化,延續了思想。同時,也給了未來的人們更多的空間去想象。

它所有的傳遞和承載,都是塵世的眷戀賦予,這樣的情深意濃,就是它最大的厚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