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了,越發炎熱的天氣,很容易引起人的各種不适。作為一家之主、常年奔波在外的男人,每個人的身上都承擔了不小的責任和壓力。既是兒子、丈夫,也是父親和家中的“頂梁柱”,同時背負多個角色的男人,通常在生活上都很節儉,在飲食上也是各種節省。
建議男人:生活别太節儉,該吃就得吃,隻有吃好了,才能有足夠的精力來面對酷熱難耐的三伏天。下面這5種食物要常吃,身體強壯,精力充沛度夏,總強過天天吃保健品。
一、蓮子蓮子,是藥食同源的一樣食物,也是三伏天正當季的幹果。明代藥聖李時珍在他的著作《本草綱目》中,曾這麼記載過蓮子,“蓮肉清心固精、安靖上下君火邪,使心腎交而成既濟之妙”。伏天可以用蓮子煮湯喝,清熱消暑又有營養。
【推薦食譜:冰糖蓮子湯】
食材準備:去芯幹蓮子100克、黃冰糖适量
1、将蓮子清洗幹淨,放入清水中浸泡30分鐘,将頂部一圈褐色的皮搓掉,如果用的是帶芯的蓮子,可以将蓮芯去掉,不然吃起來會比較苦;
2、将處理好的蓮子放入鍋中,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30分鐘,再放入适量黃冰糖,繼續煮10分鐘,關火再焖20分鐘即可。這道冰糖蓮子湯,做法簡單,卻是一道實打實的解暑天然飲品。
“冬吃蘿蔔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相信這句話,是很多人從小聽到大的。夏吃姜的飲食傳統由來已久。入伏後氣候炎熱,人們習慣吹着冷氣、喝着冷飲降溫,很容易出現寒氣入侵的情況,并會帶來各種不适。生姜中含有的姜辣素,可以緩解這些不适。
【推薦食譜:生姜糖片】
食材準備:生姜250克、白砂糖150克
1、生姜洗淨去皮,切成薄片狀,可以在水裡泡一會兒,這樣姜吃起來就不會太辣;然後将生姜瀝幹水分,倒入白砂糖,拌勻後腌制2個小時,也可以放入冰箱中冷藏腌制過夜;
2、腌制好的生姜,會出來大量的姜汁,将姜片連同姜汁一起倒入不粘鍋中,大火煮至姜汁快幹後,轉小火不斷翻炒,一直炒至翻沙,這時候姜片表面會附着上一層白色的糖沙,關火放涼後即可食用。
山藥中含有豐富的澱粉,既可以當主食,也可以作為蔬菜食用,飽腹感非常強。山藥去皮後表面帶有的那層粘液,主要是一種叫“黏蛋白”的成分。除此之外,山藥中還含有豐富的山藥澱粉酶和多酚氧化酶等營養物質,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推薦食譜:山藥玉米排骨湯】
食材準備:山藥1根、玉米1根、排骨500克、生姜5片、料酒1勺、食鹽适量
1、排骨洗淨斬小塊,放入沸水中,加1勺料酒,焯燙至表面有浮沫出來後,撇去浮沫,撈出來清洗幹淨;山藥去皮洗淨切小段,玉米剝皮後也切成小段;
2、将焯燙過的排骨、山藥和玉米一起放入鍋中,加入足量清水,再放入生姜,大火将水燒開後,轉小火炖1個小時,出鍋前加适量食鹽調味即可。
入伏後,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吃“伏羊”的飲食習俗,所謂的伏羊,指的就是三伏天裡吃的羊肉。伏天吃羊肉,跟民間觀點裡的“以熱制熱”有關,可以幫助我們排汗。對于經常在空調房裡呆着不出汗的男人來說,不妨适量吃點。
【推薦食譜:蔥爆羊肉】
食材準備:羊肉250克、大蔥1根、料酒1勺、生粉1勺、生抽2勺、蚝油1勺、老抽半勺
1、羊肉放入清水中浸泡1個小時,過程中換幾次水,将血水浸泡出來,然後撈出來控幹水分,切成薄片狀,加1勺料酒、1勺生抽、1勺生粉,抓勻腌制15分鐘;大蔥洗淨,斜切成細段狀;
2、熱鍋加油,放入羊肉,大火翻炒至羊肉變色後,加1勺生抽、1勺蚝油、半勺老抽,炒勻後倒入大蔥,繼續翻炒30秒左右,至大蔥斷生後,即可出鍋。
老話道,逢黑必補。在民間傳承下來的飲食智慧裡,人們總是會将黑色食物跟人體的“腎”聯系在一起。黑木耳屬于藥食兼用膠質真菌,也是典型的黑色食物,當中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和鐵,營養價值很高。
【推薦食譜:木耳青椒炒肉絲】
食材準備:幹木耳1小把、豬瘦肉200克、青椒1個、大蒜2瓣、料酒1勺、生粉1勺、生抽2勺、蚝油1勺
1、瘦肉洗淨切絲,加入1勺料酒、1勺生粉、1勺生抽,抓勻腌制15分鐘;黑木耳提前放入溫水中泡發,然後撈出來撕成小片;青椒對半切開,去籽、去蒂後切成細條狀;大蒜切末備用;
2、燒一鍋水,水開後放入木耳,焯燙3分鐘左右,将木耳撈出來,瀝幹水分;
3、起鍋加油,放入蒜末炒香,先倒入肉絲,大火翻炒至肉絲變色後,倒入青椒和木耳,繼續翻炒3分鐘,加1勺生抽、1勺蚝油,炒勻即可出鍋。
用大白話聊美食,我是懶喵,喜歡美食的朋友,随手點個關注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