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們已經說過,由于書畫同源于線條,又源于同樣的工具——毛筆,所以才有用筆可言。
而為了要把線條處理好,就必須先考究筆法。
這樣一來,本期緊接着普及下筆法相關的常識,就顯得頗有必要了。
據統計,中國漢字大約有10萬個,就算隻論常用漢字,也有3500字之多。
如果逐字把對應的筆法都學一遍,對書法初學者來說,不僅是極大的精神考驗,而且相當費時費力。
我們的前人當然也意識到這一問題,于是開始思考和探索解決之道。
在仔細研究了大量的中國字後,他們便發現:這些字的形式無論怎樣變化,其用以組織的成分,卻不外乎八種長長短短的筆畫。
同時這些筆畫又剛好可以拼湊成一個"永"字,自此,這一暗含筆法的智慧結晶,便以"永字八法“的名稱流傳下來。
2那麼什麼是“永字八法"呢?
我們不妨根據下圖一一看來。
①側:即點。
用筆時先要用手腕向右提着筆,然後稍用勁輕輕蹲筆鋒,就勢乘機頓筆,順勢出鋒就可以完成點畫。
②勒:即橫。
行筆時以筆心壓紙,筆鋒觸紙向右下壓再橫畫而慢慢收起,作一橫向筆畫。
③努:即出鈎的轉折處。
出鈎處向左轉筆時需拔起筆毫不得脫離宣紙,用筆須有力度,就勢轉着筆毫為出鈎做準備。
④趯(tì):即鈎。
出鈎時需蹲鋒(即垂直按下筆鋒),順勢而出。出鋒時需空中收筆。
⑤策:即挑。
握筆要仰起筆來,筆鋒觸紙向右壓再轉右上斜畫而慢慢收起,要點是需輕擡而進。
⑥掠:即撇。
向左下的筆畫,必須快而準,取之中的險勁為要節,出鋒需幹淨利落。
⑦啄:即撇。
筆毫入紙後筆杆要立正行筆時将筆毫鋪開有點向下覆蓋的感覺,然後提筆漸細下去,就勢而出。
⑧磔(zhé):即捺。
向左下之筆畫,徐徐而有勁。用筆速度上不慢不快,線條漸漸加粗。
3"永字八法"對我們最大的啟發在于,學習書法時,可以盡可能地找一些有典型筆畫的典型範字練習。
這樣使得初學者能夠舉一反三 , 在較短時間内掌握一個筆畫的書寫技巧,從而達到快速提升的目的。
但要注意的是,雖然"永字八法"的确關鍵,但并不意味着掌握了它就"能通一切字",對此問題,要辯證看待。
想寫好書法,還是有很多其他技巧需要學習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