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5月,觀賞長春牡丹園盛放的牡丹花,成為春夏之交的一道美麗的風景。
而3月的冰淩花、4月的桃花、杏花,也都是我們眼中的美好,代表着季節的變幻。如今,YQ下,靜待在家,共道牡丹時,相約賞花去。
前不久,潤米咨詢創始人劉潤說:封閉在家,與其焦慮,不如學門手藝。
說實話,普通百姓面臨上有老下有小、房貸、車貸、未來生存的日子,一點都不焦慮是不現實的。
盤點自己:居家這些天,學會了錄課,編輯視頻軟件,鍊接打印機,維修掃描儀,還進一步提升了做PPT課件的能力,另外,解鎖了幾樣廚具的用法……
以前這些事情,除了廚具,跟工作有關的,直接就安排下去了。
不管怎樣,盡管各種事情纏身,YQ初期就告訴自己莫急。這期間,一樣的百感交集,煩悶不适:
有接送透析母親和母親換醫院的兵荒馬亂;
有牽挂在外求學的女兒照顧好自己的多次囑咐;
有自身和愛人身體偶爾不舒服的委屈難過;
有日複一日不見病例減少上班不知何時的焦急;
更有之前單位的老領導突然去世,不能送行,驚聞噩耗,好幾天走不出來的難過淚目……唯一安慰的是今年年初正好有事,順路去看過他。
未來,這段靜态時光,終究會成為生命裡的一段難以忘卻的回憶。
人活着,無論怎樣的情緒,正能量的,負能量的,波瀾不驚的,都要伴随着我們的每一天。
春風得意馬蹄疾的話,那是歡快的。執手相看淚眼的時候,那是悲傷的。誰都知道笑一笑,十年少。而氣大傷身,悲傷也會損害健康。這種情況,怎麼過都是一天,為什麼不開心一點呢?
走過了三月的春寒,迎來了四月的喜雨,馬上就到來的五月,對于長春人來說,那即将盛放的牡丹以及其他鮮花,将帶來一片片燦爛的璀璨。
這一天會很快到來。
2022年的初春初夏,對于長春人來說,注定是場修行,2022年的4月,對于上海人來說,注定也是一段特殊的歲月。
這兩天,關于長春逐漸解封的好消息一個一個傳來:
部分企業複工了,吃住在單位,工作起來的勞動者最值得尊重。
部分公交通了,穿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想必司機内心裡也是美美的。
有的小區竟然到超市采購了,媽呀,超市長啥樣,我都快忘了。
我們偶爾穿行在小區内,去後院母親家裡澆花收拾也不用太小心翼翼了。我們這裡,先是獲得無疫小區的牌子,近日又成為防控區,先開心一下。
居家初始,我還掰着手指記錄是第幾次核酸了,後來又加入了抗原,也是有闆有眼的記錄,至于居家多少天,更是默默去數,現在卻都不記得了,反正就知道做了應該有20多輪的核酸,居家至少40天以上了……
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常常安慰自己的,不是有句名言嗎?那就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焦慮也罷,着急也好,壓力大也是,就連生病都是如此,必須堅持,一定得熬,這段生命中帶來開心也罷,難過也好的日子,就是歲月中的一段旅程。
前兩日的谷雨,天氣轉熱。昨晚卻是風雨交加,這場雨定然會讓初綠的樹梢一夜之間垂下綠絲縧。
星雲大師說:在等待的日子裡,刻苦讀書,謙卑做人,養得深根,日後才能枝繁茂盛。
這也是如同這街頭、小區、山林的樹木一樣,無論人們怎樣,隻要是沐浴着風雨,一樣還是茁壯成長,給你給你一片綠蔭,送你一樹繁花。
有的人會在這難得的偷得浮生幾十日閑的歲月裡日漸精進。
有人說:積極的人在每一次憂患中都看到一個機會,而消極的人則在每個機會中都看到某種憂慮。
還是說,無論如何,都要去尋求生機,尋求目标。
于是,有的人在這吃了睡,睡了吃的時光裡籌謀着未來。
時代的一粒沙,落下來,誰又會獨善其身呢?
YQ之下,百态千像;居家之後,萬種活法。無論如何,娃的學業要堅持,家裡的菜要買,三餐要做,老人要照顧,不在一起的,還得幫着團菜,甚至還要根據季節換洗收納衣物……
夫妻本來是早出晚歸,各有空間,如今天天四目相對,是大眼瞪小眼,還是越看越順眼呢?
娃上學本來有老師引領,有學校管理,如今是更加自律,還是需要改進呢?
廚房方寸之地,大顯身手的夫妻,是合體做些美食,還是一個抱怨,一個躺平呢?
鄰裡之間在一次次核酸中和彼此交換免費物品中,是不是隔着口罩都認得更清楚了呢?
社區和物業的一次次服務中,看到被稱為大白的他們,會不會更加親切了呢?
一場YQ,見證了歲月的冷暖,見識了人情的溫暖,那家人的囑托,那鄰裡的蔬菜交換,那志願者服務的身影,那居民排隊做核酸的情形,都是為了我們以後出行的便捷,身心的健康和安全。
四月都下旬了,五月也不遠了。
且看荀子說:道阻且長,行則将至,行而不綴,未來可期。
與諸君共勉!
文/@薔薇紫
圖/網絡(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