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蟬知了猴哪裡最多?
,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金蟬知了猴哪裡最多?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封面新聞記者 蘇定偉 實習生 魏明會 肖琪
大家都知道金蟬脫殼的意思,但真正看過蟬脫殼的卻不多。7月10日晚,酷熱,用LED燈補充光源,四川南充一名攝影愛好者,嘉陵江畔蹲守7小時,捕捉到蟬蛻變全過程,視頻很快沖上熱搜。
江邊蹲守:7小時捕捉“金蟬脫殼”
“我小時候看到草地上蟬蛻下的殼就很好奇,它的蛻殼過程是怎樣的呢?”攝影愛好者蔣小龍說,小時候一直沒機會見到蟬的完整蛻變過程,成為他心裡多年的遺憾。
在嘉陵江畔拍攝前,蔣小龍嘗試過把蟬抓回家裡面拍,由于環境改變受到驚吓,蟬蛻變不成功,翅膀和腿都不完整。家裡也很難得到純黑色的幹淨背景。剛好女兒放暑假,蔣小龍帶着女兒一起到家門口的江邊公園,拍攝大自然的神奇。
野外情況複雜,先要找到沒蛻殼的蟬,再架設合适的機位,還要做好備選方案應對變化的情況。蟬對生存環境要求很高,一旦受到打擾就會往樹的高處爬,如果掉下來就會摔斷腿、折斷翅膀。
有時候,一隻蟬拍着拍着就被捕蟬的人捉走了,蔣小龍哭笑不得,“有人會捉蟬來吃。”剛蛻變完成的蟬是螞蟻喜愛的食物,在江邊溜達的狗也是幹擾因素,它們好奇地湊過來,可能會把蟬從樹上撞下來。
“我們從晚上八點拍到淩晨三點。”蔣小龍告訴記者,用LED燈補充光源,三腳架 華為Mate30 雲台,對準樹枝上的蟬,采用延時攝影的辦法,完整記錄“金蟬脫殼”的精彩瞬間。
熱愛生活:賣手機而喜歡手機拍攝
蔣小龍是個體工商戶,主管手機營銷。因為職業的關系,他經常會教顧客去使用電子産品,在這一個過程中他自己也在學習,認識到了手機攝影的美妙。
經過朋友的介紹,他加入了攝影群,經常和攝影師朋友們一起交流探讨攝影作品。“很多時候一些更有趣的畫面可能是不經意間發生的,手機可以随時記錄。”
蔣小龍說,“一直以來,我都很喜歡自然界中的動植物,就想把這些神奇的東西記錄下來,分享給更多的人看。”蔣小龍的工作台上有一幅特殊的畫,“用自然死亡的蟬翅拼接,我和女兒共同完成。”
“金蟬脫殼”沖上熱搜,蔣小龍有點吃驚,“沒有想到效果會這麼好,我隻是想把這一奇觀記錄下來。”蔣小龍也拍過其他視頻,嘉陵江越冬的紅嘴鷗,展現嘉陵江的遼闊和紅嘴海鷗的生命力,在朋友圈裡引發極大的關注。
人與自然和諧之美一直是蔣小龍攝影作品的主題,蔣小龍說,現在很多人因為生活的忙碌而忽視身邊的美好景象,“隻要大家将鏡頭對準他們,就會被大自然的神奇所驚訝到。”
蔣小龍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喜歡攝影,音樂和美術也有所涉及,采訪結束,蔣小龍現場吹起豎笛,歌聲悠揚,吸引進店的顧客駐足傾聽。
拍攝當晚,南充嘉陵江酷熱難當,蔣小龍的手機時不時閃現火紅的天空。女兒是貼心小棉襖,從家裡給帶了花露水、水杯和小風扇,還用勤工儉學的錢買來冰淇淋,成為蔣小龍拍攝的小助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