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後體重反彈,總是複胖?這些是80%的人都會遇到的問題。
為什麼總是無法真正瘦下來陷入複胖的死循環呢?那是因為不管減了多少斤,你并沒有「真正瘦下來」!
減肥,并不是你減了多少斤,而是你有沒有真正的變瘦。胖跟瘦的區别不僅僅是體重、吃的多少或者有沒有運動,而是行為習慣!
「複胖的死循環」,歸根結底就是:你的減肥計劃超出了你的承受範圍,在各種極端的堅持下帶來體重的下降,讓你過分注重體重的結果,而忽略了生活方式的轉變,忽略了減肥到底為什麼。所以一旦瘦了,又會馬上回到原來的狀态。
複胖的原因有很多,有的因減肥方式不科學,有的因減後處理不當,需要循因施策,那今天從以下4點入手,找到瘦不下來的根源并且找到對應方法!
不吃晚餐?過午不食?不吃碳水?這樣的減肥方式,怪不得一多吃就胖很快!
過度節食時,身體為預防餓死會進入到“應激模式”,自動減少熱量消耗。
一旦有适當的熱量攝入,身體就快速吸收、儲備能量。因肌肉是高耗能物質,聰明的身體在遇到饑荒時更傾向于貯存脂肪而不是肌肉,所以節食掉的肌肉,複食後會以脂肪形式跟你重新相見,更容易養成“易胖難瘦體質”。
再加上欲望一直被節食期壓制,複食後一嘗到油鹽糖的“甜頭”,食欲一劃開口子便停不下來,引起暴飲暴食。
2.減重速度過快想一個星期瘦5斤,恨不得一睜眼就擁有理想中的好身材,是很多減肥小夥伴的心理,于是采用較極端的方式,例如不吃晚餐、過度節食、斷碳、吃減肥藥等等。但是減得太快必定要為日後的反彈買單。
有個體重定點理論認為:人體内有一套體重控制系統,就像空調恒溫一樣,如果在減肥前是150斤,那身體就會默認150斤是你的“體重定點”,即使你短期瘦到100斤,身體還是會記住你胖的樣子,并想方設法地讓你的體重回到定點(比如降低代謝、促進食欲)。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平均每月減重4~8斤,每周不減超3斤,直至減到健康的理想體重。這樣的建議跟脂肪本身燃燒的速度相關,也是既健康安全又不容易反彈的減重速度。
減脂要經曆五個時期:調整期→減脂期→平台期→平台後減脂期→過渡期→穩定期。
剛減到理想體重時減脂效果還沒有鞏固,沒有經曆過渡期就直接恢複正常飲食,難免會喚醒體内的“肥胖記憶”,複胖得更快。所以要重新建立飲食和體重的新平衡,一點一點增加食量,監測體重數據,波動在3斤内就算正常的。
4.放棄稱重和測量圍度規律稱體重會讓人更注意體重的變化,從而更注意飲食跟運動對體重的影響。減脂結束後的前三個月,盡量保持每天/隔天稱重,每周量腰圍的習慣,想要體重不脫軌,定期稱重還是很有必要的。
減重→複胖→減重,這樣的循環,所付出的金錢和精力比慢減重來的多,并且折騰我們的身體對健康不利。合理調控飲食、養成健康習慣,慢慢減重,養成“易瘦體質”不反彈。
那麼你,甯願用健康生活的調整換來日後健康的體重和身體,還是繼續陷入節食→複胖的循環呢?
變瘦!變瘦!變瘦!變美!變美!變美!關注公衆号【減博士】,我們一起交流分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