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入門級BBA不夠真正的豪華,要結合了30萬和BBA這兩個标簽的“34C”才算,或許這個門檻才是人生、事業成功的體現,不過從奔馳C級、寶馬3系、奧迪A4L三車的悠久曆以及輝煌的銷量來驗證,這似乎有點道理。
繼上期《不到20萬的BBA 年薪10萬能賣!?》之後,教授認為誰才能用得起30萬級BBA這個話題也更有意義,所以這次将繼續圍繞養護、油費等支出來開展,來看看這筆費用是多少?而相比起入門級BBA或同級競品又如何?
對比車型我們依然選取銷量更好的,根據2020年1-8月的銷量統計,這三款車型分别是奔馳C級C260L、寶馬3系325Li、奧迪A4L 40TFSI。此外三車的官方質保都是3年,要求汽油标号均為95号,因此以3年總時長、95号汽油為廣州當前6元/L的價格計算,而公裡數則是常規的2萬公裡/年。
當前在售的奔馳C級擁有C200(1.5T/156馬力)、C260(1.5T 48V/184馬力)以及C300(2.0T/258馬力)三種動力可選,均提供标、長軸車型,其中C260版本售價區間為31.88-37.38萬元,平均終端優惠在4萬元左右。值得一提,雖然入門的C200版本售價更低,不過其動力僅采用了156馬力的1.5T發動機,在數據和“排面”上不及後者,或許這是C260更受歡迎的原因。
根據官方推薦保養項目來看,奔馳C級遵循小保 大保的規律,間隔為1萬公裡/次,三年時間則需要保養6次。其中小保為機油 機油濾芯,另外每3萬公裡需要更換火花塞。大保則在此基礎上增加空調/空氣濾清器等,并且每2萬公裡需更換一次制動液(刹車油),而到了6萬公裡更是需要進行全面的保養。
價格方面,奔馳C260L小保費用為933起,大保費用為2460元起,而6萬公裡的大保金額高達6194元,這樣算下來三年6次保養總費用是14697元。
油耗方面根據某汽車平台的車主平均油耗數據計算,奔馳C260L的平均油耗為9L/100km,結合95号汽油6元/L的單價,得出總油費為32400元。
結合兩項支出金額,奔馳C級C260 L三年6萬公裡保養費 油費=47097元,平均每年15699元,平均每月1308元。
現款國産寶馬3系擁有三種動力版本,分别為320i(2.0T/156馬力)、325i(2.0T/184馬力)、330i(2.0T/258馬力),在這個2.0T走天下的時代,寶馬3系依然“壓榨”出三種不同的馬力數據,其中325i被認為是最均衡的選擇,畢竟其指導價和320i差不了多少。
寶馬3系依然遵循小保 大保的保養順序,間隔同樣為1萬公裡,其中小保為常規的機油、機油濾芯器,在6萬公裡之前小保基本就這樣。至于大保方面,寶馬3系的“大保時間”比奔馳C級來得更造,是在4萬公裡的時候,項目多出了各種濾芯器、制動液以及火花塞,其餘公裡數大保項目差異不大。
保養貴是很多人對寶馬品牌的印象,是不是這樣呢?寶馬3系小保養為998元,約1000元,大保則是2627元起,而4萬公裡時更為全面的保養就需3626元。以此累計,寶馬3系三年6萬公裡總保養費為11874元。值得注意,這份詳細項目中并沒有要求寶馬3系更換變速箱油,而通常情況下車主可選擇在6萬公裡時更換(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如果加上幾千塊的變速箱油更換費用,那麼寶馬3系的三年總保養費用其實與奔馳C級C260 L相當。
油耗方面,寶馬325Li的車主平均油耗為8.6L/100km,當然這隻是一個平均的參考值(即使工信部的綜合工況僅為6L/100km),以6元/L的價格算下來油費為30960元。
總費用來看,寶馬3系三年6萬公裡的保養費用(不含變速箱油) 油費=42834元,平均每年14278元,每月1190元。
接着是奧迪A4L,該車同樣擁有三種動力可選,分别為35 TFSI(2.0T/150馬力)、40 TFSI(2.0T/190馬力)、45 TFSI(2.0T/252馬力),很明顯35 TFSI版本是以“襯托”目的存在,雖然動力不大,但其售價與40 TFSI沒差多少,所以後者銷量更好。
保養方面,奧迪A4L與前兩款車型一緻,均為小保 大保,間隔為1萬公裡,該車的小保基本為機油 機油濾清器,隻是在3萬公裡的時候就需要加上燃油/空調濾清器;2/4萬公裡的大保項目類似,在6萬公裡時除了空氣濾清器,其餘項目基本要執行,而且奧迪A4L也直接推薦6萬公裡時更換變速箱油。
費用來看,奧迪A4L的跨度比較明顯,小保為1291-2464元,大保為2587-6444元,以此計算A4L 40 TFSI三年保養總費用為16953元。雖然看着比寶馬更貴,但其中的“玄機”就在于寶馬3系是否選擇更換變速箱油。
值得一提,奧迪A4L 40 TFSI的車主平均油耗在三車中屬最低,為8.56L/100km,或許是因為該發動機熱效率達到37%,還有雙離合變速箱帶來了更高的傳遞效率。繼續按照6元/L的油價計算,該版本總油價為30816。
總費用方面,奧迪A4L 40 TFSI三年6萬公裡保養 油費=47769元,平均每年15923元,平均每月1326元。
還是那個道理,雖然油耗、油價和在哪裡保養都會對上述的結果有影響,但正是因為各種條件的不一緻,故采用官方推薦保養項目和車主平均油耗來計算、比較。從這個表格能發現,其實三台30萬級BBA在這兩方面的支出都很接近,月花費基本在1200-1300元左右。
當我們将該表格與20萬級BBA作對比後,也可發現其實兩個級别車型在這兩項支出方面差距不大,相信大部分BBA車主們是不會在意月均200-300元的差價~
這樣一說,那就是20萬級BBA的車主們能随意開上30萬級BBA了?這其中除了最“難敵”的10萬差價,另外的“不經意費用”其實也很“要命”,例如保險費。由于車輛價值的不同,30萬級别的車型保險費并不便宜,三車的年保險費在7000-10000元不等,我們就取更保守的8000元/年來計算,平均每月約是666元。
另外的洗車和停車費則相對公平一些,其中洗車以每周一次的頻率(不代表所有車主的習慣),每次30元計算,每月需120元,停車費則按500元每月計算(不包含日常外出停車費),這兩項費用每月共620元(以600元來計算)。
所以,結合以上我們以月支出最低的寶馬3系為例,平均每月保養 油費 保險 洗車 停車=2456元,也就是說在三年時間将一台寶馬3系駕駛6萬公裡,中途完全按照官網保養并且沒有任何損壞維修的情況下,月均花費至少為2456元。當然了,該數值的浮動取決于保養項目/地點、洗車頻率以及油價等變化。
但不要忘記,這是全款買下的最理想情況,買豪車最大的“困擾”依然是價錢問題,成交價超于30萬元并非人人能承擔。而通常也會有不少月薪較為理想的用戶會選擇貸款購車,這也是時下一大趨勢,假如就以10-15萬的普遍貸款金額計算,不算利息(因為利息會根據金融平台不同而不同)平均每月車貸則需2777-4166元,這樣下來,月供就成為了30萬級BBA的最大月均支出了。
因此,我們再把“最低價”放一起計算,貸款10萬買一台寶馬3系325 Li,不算貸款利息的月供支出則需2456 2777=5233元,如把利息算上以及貸款金額的增加,月均支出分分鐘超過6000元。
接着,我們按照上期的“國際指标”——買車的價格最好不要超過單人年收入的2倍以上來看,那麼一台30萬落地的BBA,年薪最低要求就是15萬,月薪要求12500元。此時開着一台貸款的寶馬325Li,那月薪被“砍去”一半後,手裡溫存6000-7000元的“生活費”能否過得夠滋味,就得看各人的生活其餘支出了。
雖然30萬級BBA是該級别豪華品牌的代表,但同級豪華車還是有不少,例如凱迪拉克CT5(95号汽油)等,并且不缺越級選手,例如豐田亞洲龍雙擎(92号汽油 按5.5元/L計算)等。以上涵蓋了30萬級第一/第二階級豪華車型和“擦邊球”合資B級車,即使它們并非都是直接競品,不過教授相信部分消費者會在它們之間徘徊。
所以不妨對比下各車的支出差距,其中 2021款豐田亞洲龍雙擎2.5L頂配版本指導價達28.98萬元。而通過表格來看,定位豪華品牌車型的凱迪拉克CT5平均支出與同級BBA相近,另外亞洲龍雙擎頂配版售價雖然接近30萬,但由于其品牌定位和得益于混合動力的優勢,因此在支出方面占絕大優勢。
然而,合資B級混動車就是攪局者了嗎?近年來讓“34C”感到壓力的并非它們,而是純電車,這裡特指特斯拉Model 3。由于純電車的運作原理、機械性質與傳統燃油車不一,因此在保養項目和方式上更是有着“天壤之别”。
根據特斯拉今年最新的售後模式來看,該品牌提出了“最好的服務就是不打擾的服務”,這句話意味着特斯拉并不要求車主要完全按照規定時間保養。而相比之下,Model 3作為一台純電車應該如何保養,保養項目又是哪些才是大家更關注的點。
在特斯拉公布的建議保養套餐中,處于頂部的就是Model 3車型,首先能看到其保養間隔為2萬公裡一次,假如三年行駛6萬公裡,也僅需保養3次。而保養方式也類似于小保 大保,其中小保項目僅是更換空氣濾清器和雨刮片,費用(含工時)為804元;接着是大保,6萬公裡期間僅需進行一次,項目增加了制動液、四輪定位以及多點檢查,費用為3172元。也就是說Model 3三年6萬公裡的保養費用僅需3976元。
檢查,是純電車的一大保養項目,得益于結構更簡單,許多純電車隻需要定時檢查線路、電路是否出現問題,而至于燃油車上的機油、火花塞等項目完全不存在,所以純電車的先天特征就帶來了極具優勢的後期養護費用。
除此之外,電費被很多純電車車主認為是一項更重要的支出,如果以2021款國産Model 3标準續航後驅升級版的55kWh電池容量為例,即使再以特斯拉超級充電站曾在去年飙升至2元/度的高價電費價格來算,該車充滿電花費仍隻需110元,而其NEDC續航裡程已達468公裡。因此,隻算保養和油/電費支出,特斯拉Model 3能“秒殺”傳統30萬級燃油豪車。
更重要的是,當前的特斯拉Model 3已屬于20萬級車型,但在部分消費者眼中它依然是與30萬級BBA齊平的選手,因此從30萬級突降為20萬級的Model 3成為了豪車市場的一批“黑馬”,而隻圍繞相關花費問題來說,特斯拉Model 3還是“34C”的強敵。
到底收入和買車價格之間存在什麼關系才是過得最舒适的狀态?此時此刻“國際指标”已不是最明智的參考,畢竟它不适用于所有人,而且購買權利在自己手中,相比之下,在有得選擇的情況下,是不是一定要買一台30萬級BBA這個問題更值得深思。
30萬級别裡同樣存在“更理智”、更劃算的選擇,當然怎麼選是看自身需求,不過從實際銷量來看,當前确實着不少消費者趨于這種選擇。還是那個道理,有的人買一台30萬級BBA隻花了一年的年終獎,有的人卻把多年的積蓄當成了首付,過程和結果誰更重要取決于不同的人。然而,努力和搬磚仍然是最明智的選擇,畢竟大家的終極目标都是“幸福的煩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