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親子閱讀心情分享

親子閱讀心情分享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26 09:48:38

記者 魏 濛

親子閱讀心情分享(有一種親子方式)1

河東書屋一角

閱讀是一種生活方式,随處都可以是讀書的好地方。

3月27日上午,在位于中心城區一家書城的樓梯上坐滿了讀書的中小學生,還有部分家長陪孩子一起閱讀。雖然當天是個星期日,但大家的讀書熱情仍然不減。一位家長告訴記者,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越來越重要,孩子的閱讀習慣的養成一定不能忽視。

書香溢滿家庭,書韻伴随成長。每年的4月2日是國際兒童圖書日,你的孩子閱讀嗎?你會陪伴孩子一起讀書嗎?孩子在你的引導下愛上閱讀了嗎?

書香成為家的味道

親子閱讀心情分享(有一種親子方式)2

在你的生命裡,一定有你迷戀的味道,那是家的味道。在家的味道裡,一定有一種你迷戀的味道,那是書香。

“兒子喜歡看書,我會不定時地到書店為孩子挑選适合他讀的書。”3月29日,在中心城區一家書屋,一位許姓家長正在為自己9歲的兒子挑選閱讀的書籍。

“家庭的閱讀氛圍對孩子有着極其重要的影響。”這位許姓家長覺得閱讀是讓人終身受益的事情,良好的閱讀環境,有助于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她自己在這個書店辦閱讀卡到今年已經是第十年了,在兒子幾個月大時,她便開始給他做閱讀啟蒙,堅持每天給兒子讀繪本。

“閱讀是我們一家人的愛好和習慣,平時我們在家也會和兒子一起看書,家裡每個角落都會放着兒子愛讀的書籍。”每到周末和節假日,許女士一家就會去書城看書、買書,時間長了兒子也因此養成了愛看書的好習慣。

有這樣一首兒歌:“是啊是啊,你家有寶石箱子和金櫃子;是啊是啊,你家有大理石台階和漂亮的院子,但是但是,我家有給我講故事的媽媽。”在讀書面前,家庭不僅沒有富裕貧寒之分,甚至更因書香的彌漫變得高貴。

家住中心城區的朱燕,父母常年經商,因此很少有時間陪她讀書,從小就很羨慕書香家庭,也深知閱讀環境對小孩成長的重要性。在女兒上幼兒園前,朱燕便開始給她做閱讀啟蒙,堅持每天給女兒讀繪本。每到周末和節假日,他們夫妻就會帶上女兒去書城看書、買書,感受在書店閱讀的氛圍。如今,閱讀也成了他們家的一種生活方式。女兒興趣愛好很廣,喜歡舞蹈、朗誦、遊泳,可至今從未中斷的愛好就是讀書。

市民李女士在銀行工作,自己平時比較愛看書,所以比較注重培養孩子看書。李女士在其女兒兩歲的時候,就開始給她買貼紙書、發聲書、立體書、翻翻書以及各種各樣适合孩子閱讀的書籍。到目前為止,李女士家中已擁有四個書架的書了。

現在有時李女士不在女兒身邊,但是其女兒依然會每天堅持看書,而且一看都是一個半小時以上的,甚至她可以看兩三個小時,孩子經常對李女士說:“媽媽,我喜歡讀書,你一定要給我買好多好多的書。”看書對于李女士女兒來說,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

現在李女士女兒已經積累了挺多詞彙,她說:“媽媽,我知道雪中送炭、井底之蛙、守株待兔……”而她的記憶力也棒棒的,很多東西說一次她就記住了。

讓閱讀變成“悅讀”

親子閱讀心情分享(有一種親子方式)3

市民許女士在為其兒子挑選圖書

曾經有不少教育專家都呼籲父母和老師陪孩子“每天讀書半小時”,讓父母、老師和孩子能夠通過讀書建立起一座共同溝通和進步的橋梁。不過,話又說回來,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也并不是每個孩子都喜歡閱讀的,但閱讀卻是成長必需的養料,所以不但應該鼓勵孩子閱讀,給孩子的閱讀創造條件,還要引導孩子去愛上閱讀。

“我兒子天性好動,愛玩坐不住,能看個十來分鐘的繪本都會讓我高興半天。”兒子今年就要上小學的李女士很是擔心孩子上課坐不住不能認真聽老師講課。她懊惱地表示,孩子小時他們沒有意識到閱讀對孩子發展的重要作用,光是給孩子買玩具,也很少給孩子講故事、讀繪本。

生活中,有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擔心:孩子不愛讀書怎麼辦?其實沒有不愛讀書的孩子,而是家長要發現孩子的閱讀興趣,并加以培養。市區一書屋負責人介紹,生活中家長們先要形成自己的閱讀習慣,并減少在孩子面前使用電子産品的頻率,慢慢引導孩子養成一個好的讀書習慣。

要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和氛圍。在家布置一個專門用于讀書的小書房,可以用書來裝點孩子的生活環境,在家中設立書的櫥窗,在孩子的卧室、書架、床頭擺上孩子喜歡的圖書,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發孩子閱讀的興趣。

家長要做好榜樣示範。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平時在家不要整天對着手機,這樣孩子也會學家長愛玩電腦、ipad等,家長平時應多讀書看報,周末可以帶上孩子一起去書店或者圖書館,各自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書閱讀,多參加閱讀活動,孩子經過不斷的耳濡目染,自然也會慢慢喜歡閱讀。

要堅持每天30分鐘的親子共讀。閱讀能力、閱讀興趣、閱讀習慣的培養都是從家庭開始的。據了解,第十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在0—8周歲兒童家庭中,七成家庭的父母有陪孩子讀書的習慣。這從一個側面印證了近年來親子閱讀受重視的現象,在孩子的童年時期,逛書店、陪伴閱讀……成為許多家長理所當然的選擇。

要多和孩子交流讀書感受。在孩子閱讀書籍之後,家長可以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來增強孩子的思考能力、溝通能力和表述能力。

要和孩子一起選購書籍。對孩子來說,選書的過程,就是培養他們的興趣、塑造他們的品位的過程。最适合孩子讀的書,一定是孩子最願意讀的書。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隻有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書籍,才會有閱讀的樂趣。滿足孩子的閱讀需求,就要了解孩子的閱讀心理。家長應該把閱讀的選擇權、自主權交給孩子,讓他們自由地閱讀适合自己年齡特征和天性的書籍,這樣能激發孩子閱讀興趣,讓他們對閱讀産生美好愉悅情感。當閱讀不再是一種負擔,真正變成“悅讀”,才是一件既迷人又快樂的事情。

陣陣書香沁心脾,滿滿親情暖融融。把文化的萌芽根植于家庭土壤,讓讀書成為家庭常規活動。父母和孩子一起放下手機、拿出書本,進行一場“深度閱讀”,讓讀書成為家庭思考和交流的起點。

閱讀是一種生活方式

親子閱讀心情分享(有一種親子方式)4

河東書屋内擺放的兒童讀物

一家人在工作歸來、放學之後,大人和孩子共同閱讀,家裡飄逸着淡淡的書香味道,這種生活方式是怎樣一幅賞心悅目的畫卷。

每周六,住在鹽湖區禹都花園的鄭雅麗“三口之家”,會舉辦一個重要的活動——“家庭讀書會”。

從女兒上幼兒園大班至今,每周六晚的“家庭讀書會”已舉辦了三年。鄭雅麗會提前準備好三本書,夫妻倆和孩子提前閱讀,然後在讀書會上分享,上小學的女兒講繪本,夫妻倆講兒童故事,還和孩子交流對一些兒童書的看法,全家坐在一起熱烈讨論,頗能感受到一種神聖的儀式感。

在周六的讀書會上,女兒講完繪本《海底總動員》時,一家人還進行了情景表演,女兒學着海龜、海豹、企鵝、鲨魚等動物,展現出各種各樣神态的表演,一家人其樂融融。

讀書會的書籍是鄭雅麗精挑細選的,她會帶着女兒到圖書館和書店挑選感興趣的圖書。前不久趁着春色到禹都公園踏青,女兒突然冒出一句優美的句子,“小河像一條銀色的項鍊靜靜地躺在草地上”。這種語言美感和想象力讓旁邊的遊人贊歎不已。家庭閱讀帶來的驚喜還有很多。鄭雅麗說:“閱讀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你學過的東西,讀過的文字一定可以反映到你的生活和成長中的,隻不過這種影響是長久的,是隐形的。”

父母、童書和孩子,是家庭閱讀中最動人的樂章,而奏響這一溫馨樂章的就是親子共讀。

記者在市區多個書城、書屋、書店了解到,許多孩子的家庭都有各自形式的讀書會。祁女士一家的家庭讀書會同樣堅持了一年多,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因為愛人在運城工作,親戚朋友都在河南的她也跟随前來,成了一位全職媽媽。他們家舉辦讀書會是受到學校開讀書會的影響。祁女士快人快語地介紹,她周圍的家長幾乎都意識到了閱讀的重要性。“老師也強調讓家長陪着閱讀,現在不光孩子自己看書,我們全家都會一起看。為了讓兩個孩子理解,不單純地看熱鬧,我們家每天晚上都有半個小時的閱讀時間。閱讀時間裡,我閨女會把她覺得好的片段大聲讀給我們聽,小子是邊說邊演。”祁女士說,孩子的很多讀本折射的是很多知識,不是隻給孩子看到,也給大人很多思考。家庭閱讀,孩子在成長,爸媽也在成長,整個家庭都在成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