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頭條号: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小時候看過一套書,專講世界未解之謎的。
裡面的故事随便挑,去講給小夥伴聽,都唬得大家一愣一愣的,特别滿足。
我曾一度将它奉為圭臬。
直到後來,長大了才知道,那些不過是騙小孩的都市傳說罷了。
不過,自那時候起,就建立起了對未知事件的好奇心。
比如三星堆文明,什麼縱目面具,什麼天外神樹,什麼和埃及法老一樣的金權杖……
前段時間,剛好來福州辦展,便抽空去了。
第一次去的時候,因為省博周圍沒有停車位,隻好敗興而歸。
第二次學聰明了,沒有開車,終于如願去看了三星堆。
而那個時間段,正好有專業的講解。
若隻是自己幹看着,最多隻會驚歎,天啊,幾千年前的手藝,居然已經這麼精巧了!
感歎多了,容易乏味。
就像旁邊一位大叔說,我覺得這還不如兩元店的好看。
因為不了解背後的故事,所以隻能看造型美不美,奇特不奇特。
你得知道這背後的故事,才容易感動。
《2》
說起這個,有一點感受最深。
原來從古至今,凡是制造重要物件,都會被好好保存起來。
即便是歲月蹉跎,有些地方已經褪色。
但足以見得,先輩已經運用了當時力所能及的技術,來為它們遮風擋雨。
由此想到了,我們的白茶,也是這般值得被好好對待的。
幸運的是,如今的存茶方法愈發精進,并且也有專門的設備。
前輩的經驗總結,加上後世的技術更新,才有了越陳越香的老白茶。
衆所周知,白茶是一種能夠長期保存的茶類。
這個特點,在茶圈中是非常稀罕的,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白茶現在的輝煌。
而說起白茶的保存,不少人為此犯難。
恰好有茶友找到我們,問說:“如何才能延長白茶的保質期?”
針對這個問題,村姑陳總結了一下,做好以下這4個關鍵點即可。
《3》
關鍵一:三層包裝法
在村姑陳的不懈宣傳下,三層包裝法已經漸漸深入人心。
可依舊有很多茶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以為所謂的三層包裝法,隻是随便拿三個塑料袋把茶葉裝起來。
又或者是,在紫砂罐、陶瓷罐、木箱裡面,套上了兩個袋子。
實際上,不是所有由各位天馬行空創造出來的方法,都能叫做“三層包裝法”。
真正的三層包裝法,指的是從裡到位,用鋁袋、食品級塑料袋和五層厚的瓦楞紙箱,把白茶層層保護起來。
它們之所以被召集在一起,都是為了同一個目的——防水。
要知道,水汽是白茶的天敵。
既然在加工的時候,制茶師費盡千辛萬苦才把含水量控制得極低,低于8.5%。
那麼,我們買回家裡以後,也要延續茶葉幹燥的狀态。
别看三層包裝法看起來土裡土氣,尤其是最外層的紙箱,常常遭到嫌棄。
但論實用性,論防潮密封性,卻是多少層塑料袋,多昂貴的容器,都無法媲美的。
因此,維持三層包裝法,才是長久之道。
《4》
關鍵二:離牆離地
與三層包裝法并肩而行的,便是離牆離地了。
顧名思義,就是讓存放着白茶的紙箱,遠離牆壁和地面,放在幹燥的地方。
之所以要這麼做,是因為這些地方,很容易沾染上水汽。
雖說現在的房子,防滲水處理都做得極其到位。
就算外面刮八級台風,屋子裡面也不為所動。
面對短時間的雨季,不成問題。
但當空氣太潮濕,水分含量太高時,就會發現,牆壁和地面上會不斷往外“冒水珠”。
就像是從深處,往外滲水一般。
其實,那是水汽接觸到冰涼的牆壁和地面時,凝結成的小水珠。
特别是生活在南方的朋友,對于這種情況,早已經司空見慣。
所以,為了防止潮濕水汽滲透到紙箱裡,影響到白茶的陳化,一定要注意離牆離地。
距離牆壁至少5厘米,且距離地闆也要有10厘米左右。
如此,才能保證儲存白茶的香氣,是安全的,不會接觸到水汽源。
《5》
關鍵三:避光陰涼
曾經有茶友說,自己特意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存白茶。
按照他的想象,偶爾會有太陽曬進來,白茶就會越曬越幹,越曬越香。
村姑陳聽到後,當機立斷,阻止了他。
原因是,白茶不能見光,更不能暴曬!
白茶的工藝簡樸,不炒不揉不殺青,故而身體裡保留了大量植物的天然物質。
從外觀上來看,不管是春白茶還是秋白茶,都帶有明顯的綠色。
春白茶的綠色更突出,因為春季氣溫低,光照柔和,葉綠素積累豐富。
但強烈的光照,卻會分解葉綠素,使茶葉氧化變色,黯淡無光。
不僅如此,被日光照到後,溫度也會上升,平白增加了白茶受熱的風險。
雖說水汽才是白茶的天敵,但若是一時疏忽,箱子沒有及時密封,讓水分子跑進去了。
那麼,在溫度和濕度的雙重作用下,白茶就會受潮,進而過度發酵,變質變味。
另外,白茶也不是鹹魚幹,蘿蔔幹,能夠越曬越香。
成品的白茶,就讓它避光陰涼,遠離人煙就好。
切勿靠近窗戶放置,否則窗戶的縫隙讓熱氣透進來,使得白茶成為了無辜的受害者。
《6》
關鍵四:保持房間空氣清新,無異味
有些茶友,由于家中空餘位置有限,把白茶和其它食物混合存放在同一個房間裡。
比如,逢年過節都會買的海鮮幹貨。
又比如,各種花草茶,菊花茶、玫瑰花茶、蒲公英……
當白茶長期和它們共處一室,久而久之,就會有串味的風險。
大家都知道,茶葉的吸附性很強。
正因為如此,剛剛裝修完的房子,或者冰箱裡異味重的時候,往往會選擇放一包茶葉在裡面。
主要目的,就是利用茶葉吸收味道的功能,來達到除臭的效果。
可是,如果一個房間裡堆放了很多雜物,空氣混雜,把白茶存放在裡面,風險極大。
即便是做好了密封,也很難保證茶葉能保持原本的純正香氣。
大部分的情況,是白茶沾染了其它的氣味,由此變得不倫不類。
所以,存茶的房間,一定不能有雜味,保持空氣清新。
當然,不需要時時通風。
隻要偶爾清掃,并且在天氣幹燥的時候,将窗戶打開個縫隙。
這樣一來,能将屋内渾濁的空氣排出,并把外界的空氣換進來。
如此這般小幅度的空氣流通,便足夠了。
白茶在幹淨的環境下,才可以獲得良好的轉化,越陳越香。
《7》
白茶,是茶圈裡的“長壽選手”。
不似綠茶的趁鮮喝,也不似烏龍茶和紅茶,需要2-3年就得喝完。
白茶以簡樸的工藝,擁有了超長待機的優勢。
但與此同時,在保存上也困難重重。
很多茶友能做到短時間内的小心謹慎,可時間一長,便懈怠了。
開箱後沒有及時密封,緊貼牆壁和地面存放,偶爾還會見光……
而這些不經意的疏忽,都有可能是壓倒白茶的最後一根稻草。
其實,存茶隻是一件小事。
我們不必每日都緊繃神經,隻要把以上所說的這些,變成常态化的日常,習慣成自然就好。
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
更多關于存茶的知識夏天存白茶,别管散茶、餅茶、新茶、老茶,這麼存就對了
參照茶葉店的存茶做法,能把茶存好?一次性披露三種錯誤存茶方法
聽說存老白茶,普洱茶,南方存茶轉化快,北方存茶品質好?
散茶、餅茶、春茶、秋茶,不同的白茶該怎麼存,曬曬我的存茶方法
綠茶冷凍,紅茶冷藏,岩茶、白茶、普洱常溫保存?這麼存茶就廢了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