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引起心腦血管的病

引起心腦血管的病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9-06 18:28:52

來源:【中國科普網】

引起心腦血管的病(與社交絕緣)1

視覺中國供圖

衣曉峰 婁 奇 科普時報記者 李麗雲

日前,美國心髒協會發表的一項《關于客觀和主觀的社交孤立對心血管和大腦健康影響的科學聲明》明确指出,社交孤立容易增加冠心病事件、突發冠心病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同時與中風、癡呆也有密切關系。

中國心衰中心聯盟主席、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内科李為民教授解釋,社交孤立也叫社交隔離、社會孤立、社會隔離,是指人與社會客觀上的“失聯”,而孤獨則是自認為主觀上“失聯”的感覺。社交孤立的主要心結是孤獨,當事者往往自認為不受周圍人的歡迎,或者覺得自己和别人并非同類,好像被整個世界抛棄了。

社交孤立可緻患心髒病概率增加29%

李為民說,社交孤立與孤獨感經常相伴而生,後者隻是人的一種短暫性的社會關系連結缺乏,而前者則可能是處于一種間歇性的狀态,或是終其一生都在不斷發生的循環。社交孤立的人習慣于獨自待在家裡,且不與熟人和親朋聯系,即使有機會親近他人也會刻意回避。

長此以往,健康問題就會接踵而至。李為民介紹,缺乏持續的人際接觸無疑會使一個人的孤獨感更加強烈,對他人産生恐懼或是喪失自信心,同時更容易給身體健康造成沉重打擊。現有證據表明,社交孤立或有孤獨感者,心髒病事件和心髒病死亡概率可增加29%。在一項為期6年的随訪研究中,社交孤立的心髒病人死亡率增加了2—3倍;而每月僅有3次或更少社交的成年人,其心髒病發作的風險高達40%。作為心力衰竭患者的預後指标,社交孤立、獨居和非最佳的社會關系已被證明會帶來因心衰再入院的可能。

李為民介紹,社交孤立、孤獨與偶發中風、複發性中風、癡呆及認知障礙等大腦健康指标相關聯。統計數字表明,社交孤立和孤獨使卒中發病風險、成人複發中風風險、癡呆風險分别升高了32%、40%和26%。

社交孤立的危害相當于每天吸煙15支

李為民解釋,社交孤立、孤獨是通過行為、生理、心理等多種不同途徑破壞心血管和大腦健康的。首先,社交失聯與體力活動水平少、久坐時間長、水果和蔬菜攝入不足,以及吸煙、酗酒、肥胖、藥物依賴等不健康的行為有“瓜葛”;同時,心理因素如孤獨、抑郁與社交孤立之間如影随行。來自瑞士的調查數據證實,孤獨感與中重度心理困擾、抑郁症和自我感知健康受損關聯度頗高。研究發現,與沒有社交孤立和抑郁的人相比,社交孤立和抑郁者更容易催生複發性冠心病,如複發性急性心肌梗死等嚴重事件。

在美國等于或大于65歲的人群中,近1∕4的人因社交孤立而不能自拔,孤獨症的患病率高達22%—47%。一項涉及340萬人、包括70項研究内容的國外研究課題分析發現,孤獨、獨居、社交孤立的危害相當于肥胖或每天吸煙15支。

李為民指出,社交孤立和孤獨感不僅常見于中老年群體,年輕人也不能幸免。哈佛大學一項調查将18—22歲的年輕人生動地描述為“最孤獨的一代”。這一年輕族群之所以與外界“失聯”,最可能的原因是由于社交媒體使用率較高、參與有意義的活動不多而造成的。不僅如此,這代年輕人在整個成年期都将伴随更多的心理困擾、更少的教育、更匮乏的職業成就及肥胖、吸煙等更糟糕的健康行為。數據還表明,在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間,社交孤立和孤獨感的人有所增多,特别是18—25歲的年輕人、女性和低收入者。

樂觀積極的心态有助于擺脫社交孤立

李為民建議,當前迫切需要制定、實施相應的幹預計劃,以阻止社會孤立和孤獨對身心健康的持續幹擾。首先,要加大宣傳力度,讓大衆對社交孤立和孤獨有更深刻的認知,并施以援手,熱誠幫助社交孤立的人擺脫“失聯”的陷阱,重新融入正常和健康的人際圈子。同時,還要鼓勵社交孤立者建立積極的價值觀和人生目标,做有意義的事情。調查發現,樂于助人且與他人相處融洽的人,其血脂水平更好、血壓更平穩、糖代謝狀态更佳、睡眠質量更優、緩解心理負荷能力更強,其健康狀況和預期壽命明顯優于常懷惡意及損人利己的人。

一個不争的事實是,保持純淨、樂活、達觀、慈善、正向的思想狀态,用感恩之心替代悲觀态度,确實能消除不良情緒,做到自我減壓,讓喜悅的心情戰勝憋悶的心境。

李為民說,看到半杯水,悲觀者會認為“隻”剩半杯,樂觀的人則會覺得“還”剩半杯。與其糾結、抱怨,還不如珍惜眼下所有。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會體驗到更多的愉悅、快樂、幸福和滿足,這樣的人,一般都是和社交孤立“絕緣”的,也很少會被高血壓、心髒病、腦卒中、癌症等惡性疾病所襲擾。

本文來自【中國科普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