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離線說文解字

離線說文解字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22 00:12:16

離線說文解字(解字譯文怒)1

《三國演義》中有諸葛亮三氣周瑜的故事:周瑜才能和智謀都屬當時一流,奈何遇到了諸葛亮,三次用計都被識破,一氣之下急怒攻心,以緻身亡,隻留下“既生瑜,何生亮”的哀歎。的确,相對于“喜”來說,“怒”是一種需要控制的情緒。

“怒”,《說文解字》曰“恚也”(hui,表憤恨)。作為七情之一,怒是人的本能,很少有人能說自己沒有發怒過。生活中凡是與怒沾親帶故的詞語,都讓人有避之不及之感,如怒氣沖天、怒不可過.、怒火中燒、怒目圓睜……正如武俠小說中的“七傷拳”,發怒既傷害别人,也傷害自己,因此制怒抑怒既是養生之道,也是處世之道。古代的許多名士,都有自己的抑怒之術:無論在哪裡任職,林則徐的書齋總懸有“制怒”匾額,自警待人處事要冷靜慎重;草書大家張旭,每每“不平有動于心,必于草書焉發之”;清代文學家李漁曾說:“予無他癖,唯有著書。憂籍以消,怒籍以釋”。

離線說文解字(解字譯文怒)2

然而,“怒”作為人的一種基本情緒,是不可能被消除的,“君子當有所好惡,好惡不可不明”,君子亦應有所喜怒,喜怒不可不發。孔子的修養極好,待人接物都是聖人風範,卻也有“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時候。中國有句老話:

“氣血之怒不可有,禮義之怒不可無”,出于個人意氣血性之怒,是當制之,而為真理、正義之怒,則是責任與原則的體現。“怒發沖冠,憑欄處、潇潇雨歌”,“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怒向刀叢覓小詩”……沒有一點嫉惡如仇的怒氣,哪裡會有什麼骨氣、正氣呢?

不過,“怒不過奪”,也就是說君子不會因為發怒而遷怒于别人,更不會做出格的事。魯哀公曾問孔子:“弟子孰為好學?”孔子說:“有顔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孔子認為,能控制自己,不遷怒于人,這是非常值得贊揚的品行。

離線說文解字(解字譯文怒)3

當喜時,漫卷詩書喜欲狂,當怒時,橫眉冷對千夫指。怒而有度,“火”而有理,成而有智,看似是簡單的情緒管理,其實體現了為人處世的智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