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滄海遺珠
【拼音】:cāng hǎi yí zhū
【解釋】:大海裡的珍珠被采珠人所遺漏。比喻埋沒人才或被埋沒的人才。
【出處】:《新唐書·狄人傑傳》:“仲尼雲:‘觀過知仁矣。’足下可謂海曲之明珠,東南之遺寶。”薦授并州都督府法曹。
意思是:孔子說:“通過觀察一個的所犯過失,可以知道這個人的品質為人,你可以說是海曲之明珠,東南之遺寶。”于是推薦他擔任了并州都督府法曹(正七品下)。
【近義詞】:遺珠棄璧
【反義詞】:無
【例句】:像他這種難得的人才,如果不錄用他,豈非滄海遺珠?
【成語故事】:
在唐朝時期,有一個著名的大臣名叫狄仁傑,狄仁傑字懷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武周時期政治家。
狄仁傑出身于太原狄氏 ,早年以明經及第,曆任汴州判佐、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寺丞、侍禦史、度支郎中、甯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複州刺史、洛州司馬等職,以不畏權貴著稱。
狄仁傑曆任高宗、中宗、睿宗三朝,見證了大唐的盛世。狄仁傑建立了不朽的功績,他的一生,可以說是宦海浮沉;狄仁傑為人正直,疾惡如仇,把孝、忠、廉稱之為大義。狄仁傑作為一個封建統治階級中傑出的政治家,每任一職,都心系民生,政績卓著。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後,輔國安邦,對武則天弊政多所匡正;狄仁傑在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的武則天時代,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狄仁傑雖然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但他的從政道路布滿了荊棘。他青年時代參加明經考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結果被委任為汴州(今河南省開封市)參軍。這時就有無賴的官吏對他進行誣告,于是皇上派大臣閻立本對狄仁傑的問題進行處理。
閻立本召來狄仁傑,見他相貌不凡,氣質高雅,心中先有了幾分喜愛。狄仁傑回答訊問時,從容不迫,安詳鎮定,這使得閻立本驚奇起來。而狄仁傑憂國憂民的情懷在他的言辭中得到充分表現,又感動了這位欽差。
訊問剛結束,閻立本将狄仁傑的大手緊緊握住說:“過去孔子曾講:‘查看一個人的過失,可以判斷這個人的賢愚。’今天我的眼前就站着一位賢人!照我的看法,仁傑兄實在是一顆大海裡的珍珠,隻是沒有進入采珠人的視線罷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