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說這是一張包羅萬象的初中物理最簡圖,可能很多學生不以為然,不就是一張簡化圖麼,怎麼可能很複雜,還易錯?太誇大了吧?那我們就來看一下黑闆上書寫的這一張最為經典,也最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章節重點内容概括圖!
相信很多初中生立刻明白了,這是初中物理“物态變化”這一章中最為經典的一張概括圖啊!
這張圖包含了“物體存在的三個狀态,六個物态變化,六個吸放熱”!我們世間萬物的存在狀态就是這三種,從一種狀态變成另一種狀态的過程中發生着吸熱和放熱,因此才形成了雲、雨、霧、露、冰、霜、雪、冰雹等地球上發生的各種天氣變化!因此說這張圖保羅萬象是一點也不為過的。何況這張圖包含的不僅僅是天氣變化,世間萬物所有的物态變化的物理原理其實都在這張圖中!
你還别說,就是以上這看似簡單的幾個變化,卻有很多初學者學的稀裡糊塗。這張圖中的易錯點主要集中在以下三點,初學者一定謹記:
第一個易錯點:六個物态變化的名稱出現錯别字!比如最常出錯的是“熔化”的“熔”字,應該是“火”字旁,很多學生錯寫成了三點水旁“溶”!甚至還有學生以為這裡用融化也是可以的。再比如“汽化”的“汽”字,應該有三點水旁,有些學生錯寫成“氣化”!而類似的“水蒸氣”的“氣”有學生卻錯寫成了“汽”!另外還有“升華”、“凝華”的“華”字,有些學生常常錯寫成“升化”、“凝化”!以上這幾個易錯字雖然看似小問題,但是如果出現在中考填空題中,那麼肯定會被按照錯誤處理,這種不該發生的失分是最讓物理老師上火、也最讓出錯者追悔莫及的事情!
要注意的是,對于任何物質來說,任何一種末态其實都可以由兩種初态變化而來的!比如某物質的末态如果是液态,那麼該物質的初态可以是固态也可以是氣态,如果物質從固态變成液态,則為熔化,如果從氣态變為液态,則為液化!很多初學者在剛學習熔化和液化時,做相關習題都不會出問題,但是當他們學完六種物态變化後,再遇到此類題時,卻發生了不可思議的一幕,他們隻要看到末态是水,就想當然的錯以為是液化而忘記了有可能是熔化!當然,其他四種物态變化也是同理!
這就告訴我們,想要正确判斷六種物态變化,就需要抓住初态和末态,然後對照定義,就能立刻得出結果,千萬不要想當然的不假思索得出結果!
另外要注意一些物态變化過程中的細節知識:比如晶體熔化過程中一直吸熱但是溫度卻不變,再比如液體沸騰過程也是一直吸熱,但是溫度不變,另外沸騰前後的氣泡大小變化也是不同的,具體原因如下圖:
六種物态變化的過程,就是伴随着六個吸熱與放熱的過程,但是就是這六個吸放熱,卻成了本章各類習題中最易錯内容!很多學生容易弄混。不知道各個物态變化過程到底是吸熱還是放熱!
怎麼辦呢?有沒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或者記憶技巧呢?
辦法是有的,而且非常有效!前提是必須準确記住六種物态變化的涵義。
這個辦法就是,隻要遇到不會的吸放熱問題,就想一下“冰-水-水蒸氣”的三态變化過程!根據生活常識,我們都有這樣的感覺,要使冰變成水,必須給冰加熱,也就是說冰熔化需要吸熱;要使水變成水蒸氣,一般可以給水加熱,也就是說水汽化需要吸熱;反之則放熱。而要使冰直接變成水蒸氣,則需要吸收更多的熱量!用此法,六種吸放熱立解!
綜上所述,初學“物态變化”這一章節的初中生們必須結合生活實際深刻理解并牢牢掌握住開頭的第一張圖!避免出現各種曆屆初學者最易犯的錯誤。隻有錯題才是最有價值的題,隻有研究歸納物理錯題才能讓自己取得更大的進步,下面這個專欄“八套中考學霸物理錯題集”是綜合了曆屆中考學霸的八份最優秀錯題集,每一份都是非常實用的精品,對于正在初中學習物理的學生們會有很大幫助。
中學生朋友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吧,為了美好的未來,加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