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有效性

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有效性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19 00:53:45

【特别說明:受篇幅限制,指導思想、組織機構、課改背景、誠愛品質課堂的由來等從略】

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有效性(模式的構建和實施方法)1

學校東大門

一、課改目标

為了适應新的人才培養要求,适應新課改、新課标要求,推進我校教師對課堂教學改革理念的轉變,探索一條适合學校内涵發展的常态化的誠愛品質課堂教學模式,進一步切實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為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和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合川中學誠愛品質課堂模式的構建

(一)模式的内涵

合川中學誠愛品質課堂教學模式,是在合川區行知品質課堂的要求下,融合合川中學“1133”行知品質課堂的理念,在合川中學原“五段式”教學模式的基礎上修訂和提升,以“學、議、導、思、測”這五個環節來開展教學的課堂教學模式(如圖)。

特别指出的是,這五個環節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可根據不同學生、不同學科、不同課型、不同内容做相應調整。

(二)指導思想和目标

1、指導思想

(1)充分提高課堂效益

新課改中,評價教師的教學,并不再是單指教師講得好不好、多不多,而更重要的是看學生學得好不好。課堂教學的關鍵是效益問題,學生要獲得最大的收獲,達到教與學的優化匹配。

(2)謀求學生的終生發展

在新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由傳統學習方式的“被動性、依賴性、統一性、虛拟性、認同性”,向現代的“主動性、合作性、獨特性、體驗性和問題性”轉變,教師由注重知識傳授向強調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态度轉變,使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确價值觀的過程”。學生除了掌握知識,還要學會“主動學”,“怎麼學”,真正掌握學習的本領和技巧,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2、模式目标

目标是将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時間學、有機會說,有空間想,有練習做。讓學生在課堂上學會學習與交流,體會合作與成功。最終實現課堂效益最大化。

(三)模式的特點

1、自主性

學生在“學”和“議”段通過自學教材,自主讨論,解決在學習過程中能通過自己能力解決的問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發揮學習自主性。

2、合作性

學生在自學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自己不能解決的,可在“議”段,通過同桌或小組交流的方式來解決,仍無法解決的,可放到全班,師生共同解決。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和探究能力。

3、引導性

這主要體現在教師上。教師在學生“學”、“議”段進行過程中,發現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及時将問題分類,結合本堂教學目标,将學生不能自主解決的重難點,有選擇性的進行精講點撥,問題引導,快速解決學生的問題。

4、實踐性

學生在課堂上參與到對課本的自我學習中,并獨立地完成教師精心編選具有針對性的檢測題,在“做”中對“學、議、導、思”四階段中掌握理解的知識進行鞏固。

5、延展性

這主要體現在“思”段上,學生可以由點及面,獲得更高層次的知識,感受更大的成功喜悅。

(四)模式的操作流程

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有效性(模式的構建和實施方法)2

(五)模式的實施策略

1、“學”段

學生通過自學教材、教輔資料,發現問題形成感知,同時通過“新”、“舊”知識内容、知識結構的對比,生疑起惑,求知欲望油然而生。教師可利用此時在黑闆上闆書學習目标或授課提綱。

2、“議”段

學生自學後,發現自己不懂之處,提出來與同學、老師讨論交流。教師需要預設思考題,引導學生對本節課學習目标的達成。

這一階段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要讓學生提得出不懂的問題,在“學”段要讓學生自學完所授内容,有一定思考時間。

②學生提問時同學要耐心傾聽,也可讓學生将問題寫在小黑闆上。

③本階段是讓同學間相互讨論,共同尋求預設思考題或同學提出的問題的結果。

④“議”段可和“導”段緊密相聯,“議”中有“導”,“導”中在“議”。

3、“導”段

教師将教學目标中的重難點變成一個個引人入勝、發人深思的問題。此階段既可以學生展示,也可以老師精講。可将“議”段和“導”段的内容同時處理,其中學生不懂的内容,重點、難點的内容多“導”,學生能學懂的内容不必再講。

4、“思”段

“思”段的内容一般情況下是由學生構建本節課的知識思維導圖,以此促進學生對本節課内容理解的提升和思維的提高。學生也更及時了解自己對學習目标的掌握情況,當堂感受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教訓。

5、“測”段

教師在課前根據學習目标和學生實際,精心選編具有針對性的A、B層次的檢測題。針對程度不同的學生還可以編制選做題,供學生選做,由學生獨立完成,再由小組長批改,反饋結果。

(六)模式的實施原則

1、漸進性原則

受長期被動式學習方式的影響,學生的學習依賴性很強,因此,在學生中推行要循序漸進。如:“議”段,很多學生可能在一開始都提不出問題,這并不代表他們就完全學懂了,而是極有可能不知道怎麼提問,提怎麼樣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的教師想辦法去激勵學生适應這種教學模式、适應這種轉變。

2、靈活性原則

該模式不是萬能的,它不可能适合于所有類型的課堂。老師們完全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對五段的操作程序、時間分配進行調整。

3、激勵性原則

在課堂教學中,如“議”段和“導”段,教師應該努力去尋找學生學習的閃光點,及時評價,增強學生學習的成就感與自信心。隻有學生參與的熱情高了,興趣濃了,這種教學模式的效果才能顯現,才能增強自己對誠愛品質課堂教學模式的興趣和信心。

4、适宜性原則

解決教材重難點要适度,檢測題編選要适量,選做題擴展要适當。既不讓差生感覺負擔過重,感受不到學習成功的喜悅,也在針對優生提供選作性作業,以解決“吃不飽”問題。

三、合川中學誠愛品質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階段

(一)培訓先行,全員參與

9月對非畢業年級所有備課組長和班主任進行教學模式專題培訓,以備課組長和班主任為中堅力量,發揮他們在新課改中的示範引領和指導作用,将模式的操作逐步推廣到每一位教師。每一位老師都要積極參與實施,成熟後教務處組織相關領導和老師進行過關課考核。

(二)活動助推,變式發展

學校開展多種形式的公開課和賽課活動,進一步推進教學模式的實施。在老師親身體驗,獻計獻策的基礎上我們調整模式的發展,最終達到不同學科、同一學科的不同課型都會根據教學實際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教學模式。

(三)娴熟運用,各具特色

老師熟練運用各學科不同課型的教學模式後,最終跳出固有的教學模式,在自己實踐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和特色。最好能形成科研論文或課題專著,将其物化。

三、各個部門的具體要求

1.校長要求

全面把控我校誠愛品質課堂的建設。

2.分管年級校長要求

負責分管年級的誠愛品質課堂的宣傳、推進、督促、檢查和考核等工作。

3.教務處要求

制定具體的合川中學誠愛品質課堂提升方案;參照上級有關要求和新課程标準制定過關課标準和優質課課堂教學标準;各種檢查考核信息的彙總處理;老師過關課、優質課的檢查和結果統計;各種活動的策劃、組織和實施;推進工作的過程督導等工作。

4.德育處要求

進行班主任培訓;指導年級和班主任進行班級的學習小組建設、管理和評價;進行學情調查結果統計等工作。

5.年級組要求

根據學校總體安排,具體督促、檢查本年級各備課組、各班落實本方案情況,并對班級和備課組進行考評等工作。

6.備課組要求

(1)組織老師學習

①學習新課改的相關理論知識,獲取多方課改信息;②高中認真研究最新的課程标準,初中研究初中的最新課程标準;③高中研究近三年全國高考試題,初中研究近三年重慶市中考試題;④認真學習研究合川中學誠愛品質課堂提升方案(此條一周内完成)。

(2)發現課改先進典型,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3)力争在一學期内指導全組老師從理念到行動,從行動到習慣上完成合川中學誠愛品質課堂的提升。合理安排組内老師的過關課,确保本期内人人過關。

(4)反複觀課磨課,形成各科各課型具體的模式。

(5)組織每年一次的合川中學誠愛品質課堂同課異構大賽等工作。

7.班主任要求

(1)做好學生動員工作,明确合川中學誠愛品質課堂的理念和要求。

(2)在本班組建合理的合作學習小組,每個合作學習小組4-6名學生為宜,保存名單備查。具體操作詳見合中教務處微信公衆号或合中教學QQ群文章——《合川中學誠愛品質課堂小組構建》(此條一周内完成)。

(3)将合川中學誠愛品質課堂的實施與班級管理相結合,将小組或個人誠愛品質課堂表現與班級獎懲挂鈎,促進誠愛品質課堂順利開展。

(4)定期完成學生的思想、學習等相關表冊的收集和統計等工作。

8.教師要求(高三老師自願實施)

(1)學習:學習合川中學誠愛品質課堂和課改的相關知識。例如合川中學誠愛品質課堂的教學流程、集體備課要求、合作學習小組搭配、評價機制等。

(2)實施:①向學生闡明科代表、小組長、記錄員、組員等具體任務與要求,盡力做到生生課堂有事做。②明确課堂要求,例如如何提問、如何讨論、如何展示、如何總結、如何作業、如何傾聽等。③提前向備課組報名過關課安排。④根據各自撰寫、修定後的二次教學設計實施課堂教學。⑤根據課堂效果及學生反饋信息及時修改教學設計,調整教學,寫好教學反思。

(3)階段性總結:①每學期期末提交一份500字以上的教學反思或總結。如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解決措施,待解決的問題,心得體會等,優秀的将進行彙編和表揚;②每學年展示或錄制一到多堂合川中學誠愛品質課堂精品課。

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有效性(模式的構建和實施方法)3

博遠教學大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