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江上漁者古詩講解六年級下冊語文

江上漁者古詩講解六年級下冊語文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8-29 01:38:38

電子教材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愛學習GO

▼▼▼▼

江上漁者古詩講解六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古詩詞誦讀5江上漁者知識要點)1

課文知識點

一、作者簡介

範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漢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文學家,世稱“範文正公”。範仲淹文學素養很高,寫有著名的《嶽陽樓記》。

二、創作背景

本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範仲淹是江蘇吳縣人,生長在松江邊上,對這一情況,知之甚深。他在飲酒品魚、觀賞風景的時候,看到風浪中起伏的小船,由此聯想到漁民打魚的艱辛和危險,情動而辭發,創作出言淺意深的《江上漁者》。

三、注釋

①漁者:捕魚的人。

②但:隻。愛:喜歡。

③鲈魚:一種頭大口大、體扁鱗細、背青腹白、 味道鮮美的魚。生長快,體大味美。

④君:你。一葉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樹葉似的小船。

⑤出沒:若隐若現。指一會兒看得見,一會兒看不見。

⑥風波:波浪。

⑦一葉舟:像落葉漂浮在水面的小船。

四、古詩大意

江上來來往往無數人, 隻知喜愛鲈魚之鮮美。請您看那一葉小小漁船,時隐時現在滔滔風浪裡。

五、古詩賞析

首句寫江岸上人來人往,十分熱鬧。次句寫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來’的原因。後二句通過的視線,指示出風浪中忽隐忽現的捕魚小船,注意捕魚的情景。鲈魚雖然味美,捕捉卻艱辛表達出詩人對漁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對“但愛鲈魚美”的岸上人的規勸。“江上”和“風波”兩種環境,“往來人”和“一葉舟”兩種情态、“往來”和“出沒”兩種動态強烈對比,顯示出全詩旨在所在。[1]創作背景 範仲淹是主張革新的政治家,北宋仁宗時曾擔任參知政事,主持變法。他能夠關心生活在社會下層的一般民衆的疾苦,寫過一些同情勞動人民的詩歌作品,但流傳下來的很少。 

江南水鄉,川道縱橫,極富魚蝦之利。其中以江蘇松江四腮鲈魚最為知名。凡往來于松江水上的,沒有不喜歡這一特産,不希望一嘗這一美味佳肴的。範仲淹江蘇吳縣人,生長在松江邊上。對這一情況,知之甚深。但他發之于詩,卻沒有把注意力僅僅停留在對鲈魚這一美味的品嘗和贊歎上,而是注意到了另外一些更值得注意的東西。注意到了隐藏在這一特産背後的漁民的痛苦和艱險,并且深表同情。

圖文講解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

江上漁者古詩講解六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古詩詞誦讀5江上漁者知識要點)2

江上漁者古詩講解六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古詩詞誦讀5江上漁者知識要點)3

江上漁者古詩講解六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古詩詞誦讀5江上漁者知識要點)4

江上漁者古詩講解六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古詩詞誦讀5江上漁者知識要點)5

江上漁者古詩講解六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古詩詞誦讀5江上漁者知識要點)6

江上漁者古詩講解六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古詩詞誦讀5江上漁者知識要點)7

江上漁者古詩講解六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古詩詞誦讀5江上漁者知識要點)8

江上漁者古詩講解六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古詩詞誦讀5江上漁者知識要點)9

江上漁者古詩講解六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古詩詞誦讀5江上漁者知識要點)10

江上漁者古詩講解六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古詩詞誦讀5江上漁者知識要點)11

江上漁者古詩講解六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古詩詞誦讀5江上漁者知識要點)12

江上漁者古詩講解六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古詩詞誦讀5江上漁者知識要點)13

江上漁者古詩講解六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古詩詞誦讀5江上漁者知識要點)14

江上漁者古詩講解六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古詩詞誦讀5江上漁者知識要點)15

聲明 本文素材來源于網絡。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内容為作者觀點,并不代表本公衆号【愛學習GO】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分享的資源版權屬于原出版機構或影像公司,本資源為電子載體,傳播分享僅限于家庭使用與交流心得、參考和輔助購買決策,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商業行為中使用,若喜歡此資源,建議購買實體産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