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帶作為一種營養豐富的健康食材,物美價廉,相信每個人都吃過。夏天更适合吃海帶,作為百搭食材,好處多多,我就不一一例舉了。不過海帶是怎麼種植的,估計很多朋友還不太清楚,今天就給大夥說道說道。
動物世界裡的海洋章節,也能看到各種各樣的海藻,海帶嚴格來講也是海藻的一種。這些海藻紮根海底,向上生長,随波逐流。海藻群裡還有各種海生動植物相伴,好不熱鬧。
現實中海帶的種植方式可能會颠覆大夥印象。大海裡的各種海生植物,大多附着在海底岩石上,它們的根主要起錨定作用,不讓自己被浪卷走。生長依靠陽光進行光合作用,因此在光線無法到達的深海,沒有海帶等大型藻類生存。
養殖海帶,關鍵點是光照充足。霞浦自古就是中國天然海帶之鄉,作為最便宜的海産品,我從小就将海帶當飯吃。涼拌海帶絲,海帶炖排骨幾乎天天都吃。因為幹海帶易保存,用水泡發一會,就可以做菜,特别方便。再者海帶營養豐富,高品質海帶口感不俗,百吃不膩。
很小的時候,我去海邊,看工人用繩子種海帶也感覺很神奇。這兩年又去霞浦舅舅廠裡,發現種植的方式沒變,不過繩子的品質更好了。種養繩子是兩股繩撮合在一起的,用鑷子夾起一根海帶苗,将海帶苗的根部插入兩股繩的縫隙,間隔一定距離重複操作就可以了。
然後在海裡打好碳纖維杆子,将種有海帶苗的繩子綁在杆子兩頭,海帶就算種好了。海帶苗的根會緊緊抓牢繩子,海帶葉子會自然向下往海裡生長。這樣海帶總體接近海面,光合作用旺盛,海風習習,洋流帶來豐富的營養物質也利于海帶生長。所以海帶也是純野生的,人為根本無法幹預大海的浩瀚。
品質好的海帶和紫菜,必須種養在深水區。海水清澈無污染,海帶更天然。植株不會觸底,株型修長健壯。而且漲潮落潮,海浪卷起的雜質和泥沙也不會黏連到海帶上。不過養在深水區,意味着打樁的杆子要更長,成本更高。遠離陸地,管理和采收成本也高不少。
同樣是海帶,也分三六九等。就像許多朋友問我,為什麼我的紫菜沒有任何泥沙,異曲同工啊。心馳于野,物溯其源,品質是檢驗東西好壞的唯一标準。
(圖片源自網絡,如涉及版權請聯系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