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文明為什麼不出現?“我們在宇宙中是否孤獨?”亞裡士多德提出的這道哲學命題,開啟了人類對系外行星與地外文明的探索許多仰望星空、對宇宙抱有幻想的人,都思考過“地外文明是否存在”這個問題,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外星文明為什麼不出現?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我們在宇宙中是否孤獨?”亞裡士多德提出的這道哲學命題,開啟了人類對系外行星與地外文明的探索。許多仰望星空、對宇宙抱有幻想的人,都思考過“地外文明是否存在”這個問題。
1977年11月16日,科學家曾“天真爛漫”地朝着距離地球2.5萬光年的武仙座球狀星團M13,發送了一組無線電信息,這就是著名的阿雷西博信息。事實上,這并非人類唯一一次向宇宙中發出“好友申請”。2017年10月16日至18日,僅在短短3天時間内,科學家就利用一台32米口徑的射電望遠鏡,向距離地球12.36光年的GJ 273星系重複發送了3次信号,其中就包含了太陽系和地球在銀河系中的位置。
試圖和地外文明聯系,這種行為危險嗎?霍金曾對人類發出過警告,剛剛結束熱播的《三體》電視劇中,人類的覆滅也源于嘗試和地外文明進行溝通。但人類仍然沒有停下尋找地外文明的腳步,或許正是為了回答亞裡士多德的問題——我們在宇宙中并不孤獨。
科學界普遍認為一定存在外星生命
“銀河系中大概有1000億到4000億顆恒星。1960年,美國射電天文學家法蘭克·德雷克給出了一個推測銀河系内出現高智文明數量的公式。按照這個公式估算,銀河系中至少有數千個文明。”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員季江徽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這裡計算出來的是具有通信能力的高智慧生物,而不僅僅是初級生命形态。
雖然尋找了這麼多年的外星人一直缥缈無迹,但科學界還是普遍認為“外星生命一定存在”。
例如,美國天文學家奧托·斯特魯夫也相信宇宙中普遍存在生命和智慧,他認為:“一個本質上不可能發生的事件,如果事件的數量非常大,就會變得非常可能。銀河系中天體數量衆多,很可能有許多天體都有智慧生命存在。”
季江徽介紹,系外行星的發現極大地引發了人們尋找外星文明的興趣,以及在太陽系附近的恒星周圍尋找人類的“第二家園”。霍金曾預言:“我相信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最終可以帶人類沖出太陽系,到達宇宙中更遙遠的地方。”
為了尋找宜居行星,中國科學家提出具有獨特原創性技術路線的“近鄰宜居行星巡天計劃”。該計劃将發射一個1.2米口徑的空間望遠鏡,通過高精度天體測量法探測距離地球約32光年的100顆類太陽型恒星周圍宜居帶的類地行星。“探索太陽系外宜居行星,是為了尋找宜居行星或第二顆地球,進而為尋找地外生命和未來人類太空移民地提供科學依據。”季江徽說。
關于人類找不到外星文明有多種假說
如果外星生命真的存在,為什麼人類至今還沒有找到?對此,有多種假說給出了不同的理解。
其中有一種是“稀有地球假說”。簡言之,像地球這種适合生命生存的星球,遠比想象的要稀有。“孕育生命是極端困難的,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大災變,生命持續生存的概率也非常低,所以可能隻有地球上産生了生命且活到了現在。”季江徽說。
另一種假說認為,外星文明的确存在,但因為技術限制,或者單純因為對方不願意,人類和外星文明還沒有接觸過。1977年9月5日發射的旅行者1号除了開展科學探測外,還被科學家賦予了另一項使命:向地外文明介紹人類。“旅行者1号攜帶了一張銅質鍍金唱片,内容包括地球的相關信息,以及55種人類語言錄制的問候語和各種音樂,旨在向外星人表達來自人類的問候。”季江徽說。
此外,還有一種假說認為,外星文明的确存在,也和人類接觸了,但人類卻完全不知道。地球的年齡大約為45億歲,而銀河系已經130多億歲了。宇宙很“老”,意味着宇宙中總有一些文明可能會發展到很高級的階段。季江徽解釋稱:“外星文明的技術可能過于先進,對于他們來說,我們或許是他們培育的一個實驗品,抑或是一組計算機代碼。如同電影《黑衣人1》的結尾名場面,整個銀河系也不過是外星人桌上的一顆彈珠。”
近年來,地外氨基酸屢屢被發現。由于氨基酸是蛋白質的組成部分,蛋白質和水又是人類生命活動的必需物質,因此我們對外星文明的存在便多了一份期待。
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會收到這樣一條信息:您的外星“好友申請”已通過。(科技日報記者 史 詩)
來源:科技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