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裝肺炎疫苗的玻璃瓶不夠用了怎麼處理

裝肺炎疫苗的玻璃瓶不夠用了怎麼處理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23 23:06:06

今天的文章裡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目前,全球範圍内已有100多個團隊正競相研發新冠疫苗,部分已進入人體試驗。

牛津大學疫苗學教授莎拉·吉爾伯特表示,他們的團隊正努力在9月份完成疫苗研發。

但壞消息是,由于儲存疫苗所需的玻璃小瓶不足,因而即使疫苗獲得生産批準,恐怕其也無法立即在全球範圍内推廣。

也就是說,疫苗産出來裝的瓶不夠,繼而或許不能讓需要的人都用得到。

供不應求的小玻璃瓶們

先來科普一下兩種能裝疫苗的常見小玻璃瓶:西林瓶和安瓿瓶。

西林瓶長這樣:

裝肺炎疫苗的玻璃瓶不夠用了怎麼處理(裝肺炎疫苗的玻璃瓶不夠用了)1

安瓿瓶長這樣:

裝肺炎疫苗的玻璃瓶不夠用了怎麼處理(裝肺炎疫苗的玻璃瓶不夠用了)2

西林瓶一般盛放凍幹粉,安瓿瓶一般盛放液體制劑。

看到安瓿瓶的各位女性财友有沒有覺得有點眼熟,這不就是化妝品裡的安瓶嘛!

裝肺炎疫苗的玻璃瓶不夠用了怎麼處理(裝肺炎疫苗的玻璃瓶不夠用了)3

其實,安瓶這個“名詞”一直是錯的。

人家本來好好地是個醫學裡面常見的物品——安瓿(Ampoule),念安bù,一種可熔封的硬質玻璃容器,由于可以密封,所以曆史上安瓿最早用來盛放死者的血液的樣本。

也不知道當年是誰眼神不好,一走神就念成了安瓶,結果這概念就這麼流行起來了。

不過這印證了那句話“所有流行的東西名字都不能太難念”,這麼看起來,安瓶還是很順口的呢。

現在的安瓿瓶,是一體密封,玻璃較薄,取用時直接折斷瓶頸,的藥物或者化妝品的容器。

西林瓶的玻璃較厚,除了有橡膠塞之外,一般上面還有一層鋁蓋。有些在鋁蓋外還會加一層塑料蓋。

為什麼叫西林瓶呢?因為它的英文名稱為penicillin vial,早期盤尼西林(青黴素)多用其盛裝,故名西林瓶。

不管是什麼瓶,但我相信你小時候要是看到這兩個東西在穿白大褂的人手裡晃兩下,心頭肯定一緊,屁股也要跟着一顫。

沒成想,在全球疫情中,缺口罩、缺藥、缺呼吸機,這下連玻璃瓶都缺了?

全球到底有多少疫苗瓶儲量,這并不清楚。現在,最明确的一個說法是4月30日,牛津大學醫藥學教授約翰·貝爾在英媒BBC的節目中曾表示,“現在全球隻有2億個疫苗瓶,它們被各種預見疫苗誕生的人占用了”。

但是目前各國還需玻璃小瓶來保證其他關鍵疫苗(如腦膜炎,流感和傷寒)的持續供應。

警報或許早就拉響了

四月底,在美國忙着積極抗疫的蓋茨說:“甚至連疫苗瓶、灌裝程序,全球都沒有足夠的儲備。”

全球四大疫苗制造商——葛蘭素史克、默克、賽諾菲、輝瑞生産了全球近90%的疫苗。

在被問及小玻璃瓶的時候,葛蘭素史克方面回應的還比較“體面”:“考慮到現在和未來的需求,我們會繼續與供應商密切合作,包括玻璃瓶供應商”。

默克集團的疫苗制造前負責人維傑·沙曼特直接表示,“生産任務難以解決。想着這個事我晚上就睡不着覺”。

看看,愁的夜裡睡不着啊!

而且以目前的研究進展來看,人們可能需要不止一次接種新冠病毒疫苗,以增強其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

也就是說或許一個人需要很多個疫苗瓶裝疫苗,全世界目前有75.9億人,到底需要多少玻璃瓶呢?太平洋證券的醫藥研究團隊給我們算了一筆賬:

數據來源:太平洋證券

到底幾劑疫苗的免疫作用最好,疫苗能有多少滲透率都未可知。

滲透率百分之40%,注射兩次,那麼就要用到60億個玻璃瓶,現在如果世界上僅有2億個還要供其他疫苗用的話,這差距确實有點大。

所以近日被免職的前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和發展局主任——曾于5月5日宣稱,他已警告美國衛生部用來裝疫苗的玻璃小瓶“嚴重短缺”,“生産足夠的小瓶來滿足美國疫苗需求可能需要長達兩年的時間。”

有人提出一個觀點,對于疫苗來說,一個疫苗瓶可以裝約2~20劑疫苗。不要“一劑裝一瓶”,這樣多劑量灌裝不是既節約了玻璃瓶,又節省了時間,還降低了生産成本嘛。”

但是多劑量灌裝,如果你打開了一瓶疫苗,而當前的病人數量不足的話,那剩下豈不是就浪費了?

另外,不管是單是多,市面上其實都需要疫苗玻璃瓶,多劑量罐裝可能也不能解燃眉之急啊。

看來,玻璃小瓶的供應和保障真的将面臨重重挑戰。

來中國搶瓶子?

這兩種小瓶有什麼玄機,到底好不好生産?

我們以西林瓶為例吧,西林瓶按工藝分為模制和管制。

模制瓶材質主要為鈉鈣玻璃,理化穩定性不太好,多用于盛裝獸藥,這個産量很高也不複雜。

而管制瓶材質多為硼矽玻璃,有低硼矽玻璃和中性硼矽玻璃。

低硼矽玻璃熱膨脹系數比中性硼矽玻璃熱膨脹系數大,容易産生炸裂紋、破碎和玻璃屑。

中性硼矽玻璃的成本較高,多用于盛裝高附加值的藥品如血清和凍幹粉針等。

低硼矽玻璃西林瓶的普及率很高,而中硼矽玻璃以上級的玻璃瓶産量和普及率都不算高。

目前,兩大國際疫苗生産廠商,德國肖特公司主要生産管制中硼矽玻璃産品包括安瓿年銷售量大約70億支,日本NEG公司藥用管制瓶和安瓿年産能35億支,在疫情期間,他們的産能是否能跟上也未可知。

是不是感覺熟悉的劇情上演了:全球的産量跟不上了,人們就把目光又放在了制造業大國——中國身上。

其實對于“玻璃瓶不夠用了”這件事,資本的嗅覺遠比媒體靈敏多了。

A股有一家上市公司叫做山東藥玻,不是給他打廣告啊,看名字你就知道這個公司的主營是什麼,就是生産玻璃瓶的,聽說玻璃瓶不夠用了,看看這一個月它的走勢:

裝肺炎疫苗的玻璃瓶不夠用了怎麼處理(裝肺炎疫苗的玻璃瓶不夠用了)4

另外,國内還有肖特中國、滄州四星玻璃、雙峰格雷斯海姆、歐壁醫藥包裝和正川股份等多家企業生産疫苗能用的管制瓶,而在“疫苗瓶不夠了”的影響下,正川股份上周五一激動直接漲停了:

裝肺炎疫苗的玻璃瓶不夠用了怎麼處理(裝肺炎疫苗的玻璃瓶不夠用了)5

但是來中國掃貨玻璃瓶到底靠不靠譜呢?

山東藥玻的年報沒有披露一年能生産多少裝疫苗的中硼矽玻璃瓶,因為前文也提到了,中硼矽玻璃以上級的玻璃瓶産量和普及率在國内都不算高。

但是中硼矽玻璃的生産門檻沒有生産呼吸機那麼複雜,生産線引進來,咬咬牙加把勁,産能可以上來。

但是卡在哪呢?因為醫療器材屬于特殊用品,如果國外疫苗生産公司要切換到中國供應商,需要做一大堆質量審核和報批備案等,據悉這些程序走下來,正常情況下要一年。

另外,單個疫苗瓶不算貴,而且還是易碎品,空運可能并不合算。

所以來中國掃貨玻璃瓶還要想好這個問題。

本文源自财經早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