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王塞北
2009年,美國富商好必來公司(Hobby Lobby)總裁史蒂夫·格林(Steve Green)花費數百萬美元從文物市場購得16份死海古卷碎片,送至其本人耗資5億美元打造的聖經博物館供人參觀,被視為“鎮館之寶”。2017年,聖經博物館正式開館之後,即有人對這批卷子的真實性産生懷疑,認為其中的5份為僞造。随後,被考古學家證實,這5份殘片被撤出展覽。近日,一份發表在《國家地理》上的研究成果指出了更叫人震驚的事實:這十六張死海古卷全是僞造,無一是真。
報告來自于一個獨立研究團隊Art Fraud Insight。研究人員用了六個月的時間,對這批真實性存疑的卷子殘片進行了鑒定研究,包括使用最先進的3-D顯微技術、紅外線光譜和能量色散X射線普分析技術,還有超高倍電子顯微鏡和微化學試劑,對其書寫材料進行細緻分析。
他們将聖經博物館的卷子與藏于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博物館中的死海古卷進行對比,後者的真實性是可以确定的。他們的曆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大部分用希伯來語寫成,還有一部分用阿拉姆語和希臘語。1947年,在耶路撒冷附近的庫姆萊山洞中被發現,引起轟動。
死海古卷(Dead Sea Scrolls,),是為目前最古老的希伯來聖經抄本(舊約),除了《聖經·以斯帖記》以外的《舊約全書》全部内容都能在古卷中找到,是研究早期《聖經》面貌的重要文本。這是詩篇卷(11Q5),死海古卷的972個文本之一,有一部分為希伯來語的轉錄。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研究團隊的創始人柯萊特·羅(Colette Loll)在發言中稱:“經過對這批卷子的所有影像資料觀察和科學分析,聖經博物館所收藏的這批卷子殘片都是假的。此外,每件卷子的分析特征都說明,他們是對20世紀發現的真實死海手卷的有意僞造。”鑒僞的關鍵證據,在于卷子的書寫材料:大部分的死海古卷的書寫材料都是羊皮紙或者莎草紙,而赝品的書寫材料則是出自其他文物中的皮革或者涼鞋,再于表面塗上膠,緻使其相似度非常高,很難被鑒别出來。
鑒于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暫時無法對這批赝品的展位進行調整,但其在該博物館網站上的滾動介紹頁面已經被删除。這次的研究,也讓人們對所有2002年之後出現的古卷産生懷疑。而聖經博物館館長則表示:“希望這份研究能為世界其他緻力死海古卷研究的學者有所裨益,館方将考慮調整這批卷子的展覽方式,主要呈現研究人員的鑒僞過程。”
撰稿丨王塞北
編輯丨徐悅東
校對丨何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