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聽說讀寫中的讀包括閱讀嗎

聽說讀寫中的讀包括閱讀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23 15:06:36

聽說讀寫中的讀包括閱讀嗎?來源:【中國教師報】學習數學除了通用的學法外,還有其獨特的“專業學習的策略和方法”一年級尤其是新生入學的第一學期,是小學生數學印象、數學學法奠基最為重要的階段,在優先捍衛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好奇心和信心的同時,必須有目的、有計劃、分階段對學生進行數學學科通識通法的指導為此,“全景式數學教育”開發了一年級數學學習方法課程,其中“聽說讀寫”方法的教學是最基本、最先進行的内容之一,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聽說讀寫中的讀包括閱讀嗎?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聽說讀寫中的讀包括閱讀嗎(數學中的聽說讀寫)1

聽說讀寫中的讀包括閱讀嗎

來源:【中國教師報】

學習數學除了通用的學法外,還有其獨特的“專業學習的策略和方法”。一年級尤其是新生入學的第一學期,是小學生數學印象、數學學法奠基最為重要的階段,在優先捍衛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好奇心和信心的同時,必須有目的、有計劃、分階段對學生進行數學學科通識通法的指導。為此,“全景式數學教育”開發了一年級數學學習方法課程,其中“聽說讀寫”方法的教學是最基本、最先進行的内容之一。

如何“數學地聽”

一是引導學生在“聽”中認識“正确的聽”,并确定“傾聽公約”。課堂上傾聽是比重最大、最基本的學習。教師要讓一年級新生知道什麼樣的聽是“正确的傾聽”,并建立正确傾聽的規則,即“傾聽公約”。教師每堂課都要示範傾聽,因為“首因效應”很重要。第一次上數學課,學會傾聽是當堂課最重要的學習目标之一。當學生發言時,我就會規範地示範傾聽,同時引導學生從老師聽的表情、動作、方法等全方位、多角度進行觀察,聽完之後引導學生及時讨論老師是怎麼全身心傾聽學生發言的。然後讓學生嘗試模仿老師傾聽的方法來傾聽其他同學發言,在這一過程中,及時指導傾聽的注意事項。

這樣經過幾節課後,逐漸豐富、完善聽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在此基礎上,我專門安排時間引導全班學生讨論這幾節課積累的傾聽方法和注意事項,由學生自己讨論、辨析、優化、簡化、選擇,最後形成班級的“傾聽公約”:第一,眼到(眼睛看着說話人,看他的表情、動作、演示等);第二,耳到(聽清他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第三,心到(記住他說了什麼,理解他想表達的意思,他的想法和我的想法一樣嗎?我對他的想法有什麼看法);第四,手到(放下手上正在做的事,用筆記錄或者畫出同學發言的重點);第五,不打斷(聽别人發言有了自己想法,特别是有了不同的想法時,不要打斷别人,可以先把自己的想法記下來,等别人發言結束,再說出自己的想法);第六,有回應(别人的想法聽懂了,可以通過微笑、點頭來回應他的發言;别人的想法不完整、聽不懂或者想法是錯誤的,可以搖頭或舉手;别人的想法很精彩,可以鼓掌表示欣賞)。

二是學會“聽見”老師和同伴發言中的“數學”。在學生掌握了傾聽的方法之後,就要引導學生學會聽出老師和同伴發言中的“數學”,即在傾聽過程中能及時捕捉别人數學概念的使用、數學符号的表達、數學方法的應用等方法,從而聽懂數學、理解數學、學會數學。比如,蘇教版數學教材一年級上冊“認識幾和第幾”,當有學生在介紹位置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圍繞兩個問題進行傾聽:他是怎麼數的?戴帽子的小猴排在第幾?讓學生圍繞數的方向和數的結果進行傾聽。這樣的傾聽指導便指向了數學思考,同時也為學生“數學地說”提供了表達範式。

如何“數學地說”

學會“數學地說”,即學會用數學語言(符号語言、文字語言和圖表語言)有理有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做到内容說準确,闡述有條理,結論符合數學的邏輯推理。學會“數學地說”不僅是數學思考走向深入的有效途徑,也是深度學習的重要支撐。學會“數學地說”,不可能一蹴而就。

第一階段是“先讓每一個孩子敢說”。一年級剛接班,我就會把全景式數學教育倡導的“二胡”分享給學生:“在老師的課堂上,你可以盡情地胡思亂想,隻有敢于胡思亂想,才能産生奇思妙想;在老師的課堂上,隻要輪到你發言,你就可以盡情地胡說八道,隻有敢于胡說八道,将來才能能說會道。”以此最大程度地營造一種安全、自由、鼓勵、尊重和信任的氛圍,千方百計呵護并激勵每一個學生敢于表達、自由表達、樂于表達。

第二階段是在學生都敢于表達、自由表達、樂于表達的基礎上,讓學生了解和認識自己的想法和表達,哪些與正在研究的主題(問題)高度相關,哪些一般相關,哪些低度相關,哪些不相關,逐步引導學生學會圍繞一個核心去想、去說、去做。

第三階段是引導學生能聚焦一個核心,更數學地表達(簡潔、概念化、符号化、形式化),真正達到善于“數學地說”。

如何“數學地讀”

所謂“數學地讀”,是從數學文本獲取數學信息(包括顯性和隐性)、發現信息之間的關系、理解數學的現實意義、促進理解現實或數學問題解決的過程。數學閱讀需要對文字、符号、圖形、表格等進行正确編碼和轉譯,并且能夠對文本進行綜合理解。全景式數學教育對“數學地讀”按照閱讀對象、閱讀功能、閱讀方式、閱讀主題分别進行了分類,比如,僅按照閱讀對象,全景式數學教育把“數學地讀”分為數學課本閱讀、數學課外書閱讀、數學試卷閱讀、數學網絡閱讀、數學作業閱讀、數學生活閱讀、數學自然閱讀、數學實驗閱讀等10類,并對閱讀策略和注意事項一一進行了設計。

1.如何通覽整本數學書。

全景式數學教育遵循整體認識優先,強調“讓孩子在整座原始森林中研究一棵樹”。因此,一年級新生第一次拿到數學書,教師就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讓他們盡快認識數學課本的全貌。讀封面和背面,認識書名、認識出版社、認識價格、插圖表達的意思等信息;讀目錄,知道這一冊書一共有幾個單元,每一個單元的學習主題是什麼,有幾次綜合與實踐活動,活動的名稱是什麼,并且能根據目錄上标注的數字準确找到這一部分内容所在的頁碼,知道這本書一共有幾頁;讀卡通人物形象,以蘇教版數學教材為例,要讓孩子認識茄子先生、豆莢博士、白菜老師以及小番茄、小辣椒這兩個小夥伴。

2.如何進行課時文本閱讀。

(1)學會圖文結合地讀。以蘇教版數學教材“用括線表示的實際問題”課本第60頁試一試為例,教材通過文字向學生提示括線和問号的意思,以及看圖的方法,先找到圖畫裡直接看到的兩個數據,再利用這兩個已知的數據求出要解決的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就要引導學生結合文字的提示來自主學習。比如,“試一試”中第一步先不看文字隻看圖,看一看圖中都告訴我們哪些信息,有哪些符号,弄清括線和問号表示的意思;第二步按教材呈現的順序有序觀察,從左往右看,籃子外面有1個蘋果,籃子裡有“?”個蘋果,兩部分合起來一共有8個蘋果;第三步結合文字“數學地讀”,先說兩個已知條件再說要求解的問題。題目告訴我們一共有8個蘋果,籃子外有1個,要我們求解籃子裡有多少個?第四步數學化理解,求解籃子裡有多少個蘋果,就是從總數8裡去掉1是多少,也就是已知整體、部分,求另一個部分用減法;第五步列式:8-1=7。

(2)學會聯想着讀。在解決了“試一試”後,要接着啟發學生想“?”還可以放在哪裡?變化後的圖告訴我們哪兩個已知條件,要求解的問題又是什麼?怎麼解決?學生通過這樣的啟發,自然想到了另外兩種情形(“一共有8個蘋果,籃子裡有7個蘋果,籃子外有幾個蘋果”和“籃子外有1個蘋果,籃子裡有7個蘋果,一共有幾個蘋果”)。緊接着,讓學生把聯想到的圖和列式寫在“試一試”的旁邊。

(3)學會對比着讀。有了同一情境下的3幅圖,接下來就要引導學生對這3幅圖呈現的信息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等進行對比:相同的是什麼?不同的是什麼?

如何“數學地寫”

關于如何“數學地寫”,我們規劃了“如何使用田字格寫數”“如何用數學演草本布列算式”“解決問題如何書寫”“如何記錄自己在生活中發現的數學”“如何寫繪數學日記”“如何記錄數學操作和數學實驗”“如何使用數學草稿紙”等。

在一年級“數學地寫”的教學中,最重要的是學生在老師引導下把自己的思維過程用文字、符号、圖表等方式記錄下來。以蘇教版數學教材一年級下冊“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為例,課前讓學生獨立計算4 3和40 30,想辦法說清楚計算的思路,并比較發現它們計算的共同點。從反饋的情況來看,效果非常理想。每一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地把自己的想法用文字、符号、圖畫表達出來。“數學地寫”讓學生主動回顧和反思自己對某一個問題的思考,條理清晰、有理有據地用書面語言表達自己對數學的理解,同時也為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多元互動提供了可視化的素材。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南京市赫賢學校)

本文來自【中國教師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