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公司内鬼被算盤打空

公司内鬼被算盤打空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22 15:56:05

公司内鬼被算盤打空?近日,重慶市檢察院第五分院檢察官李光林和同事又一次來到九龍坡區一家已成立10多年的淨化設備公司,對之前曾辦理的一起侵犯商業秘密案進行回訪該公司法定代表人張某表示,自己已不計前嫌,把仍在緩刑期的唐某重新聘請回來任職這也意味着原本對簿公堂的刑事附帶民事案件原告、被告雙方将繼續合作,共同發展公司業務,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公司内鬼被算盤打空?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公司内鬼被算盤打空(公司内鬼與)1

公司内鬼被算盤打空

近日,重慶市檢察院第五分院檢察官李光林和同事又一次來到九龍坡區一家已成立10多年的淨化設備公司,對之前曾辦理的一起侵犯商業秘密案進行回訪。該公司法定代表人張某表示,自己已不計前嫌,把仍在緩刑期的唐某重新聘請回來任職。這也意味着原本對簿公堂的刑事附帶民事案件原告、被告雙方将繼續合作,共同發展公司業務。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事情還需從五年前說起。

利用“老東家”核心技術非法謀利

五年前,該淨化設備公司已經開始研發制造廢油再生精餾設備,三名案件當事人李某、唐某、袁某先後進入該公司工作。其中,李某擔任生産廠長,全面負責公司管理;英語專業八級的唐某擔任外貿經理,負責國際銷售;袁某則是一名技術不錯的焊工。

2015年,李某、唐某出資成立了一家機械制造公司。他們不僅“另立門戶”,還挖來袁某等原淨化設備公司工作人員,暗中利用該公司的商業秘密,生産廢油再生精餾設備。

為打開市場銷路,唐某還拉攏當時仍在淨化設備公司工作的銷售人員吳某,幫助推銷設備。當被發現後,吳某索性“跳槽”到了這家機械制造公司。

2015年下半年,淨化設備公司的設備訂單突然大幅度減少。11月的一天,張某陪同幾位客戶參觀公司時,一位客戶認出了公司宣傳欄裡的唐某。因為兩天前,這批客戶到機械制造公司洽談生意時,接待他們的正是唐某。張某這才恍然大悟,一方面馬上向公安機關報案,另一方面請來律師,對相關證據進行固定。

經過鑒定,淨化設備公司廢油再生精餾設備中的17項不為公衆所知悉的技術信息同機械制造公司同類設備有8項相同,3項實質相同。截至案發時,機械制造公司已接受訂單12台,可獲得非法利潤230餘萬元。

案情看似并不複雜,可這個“零口供”案件存在着諸多争議點、疑難點:涉案技術是否構成商業秘密?是否存在其他合法途徑獲得該商業秘密?……因案件事實不清、證據不足,2017年12月,李某等三人侵犯商業秘密一案被檢察機關作出存疑不起訴處理。

知識産權專業團隊受命複查

案發兩年多後,該案重現轉機。2018年5月,重慶市檢察院安排剛成立不久的重慶檢察機關知識産權專業團隊協助複查該案。團隊組長、全國優秀公訴人李光林擔當此案的承辦人。

為了從證據上排除獲取其商業秘密的合法途徑,針對李某等人在辯解中所提到的多名提供信息的技術人員,李光林帶領團隊引導偵查人員先後前往山東、遼甯等省補充偵查,輾轉找到關鍵證人一一詢問取證。針對辯護人對涉案技術信息是否為商業秘密提出的質疑,團隊通過對全國公開的侵犯商業秘密犯罪的176份裁判文書調研分析,明晰了司法實踐中商業秘密認定标準的司法通說。根據這一“通用标準”,足以認定其為商業秘密。

解決了兩個關鍵問題後,團隊還借鑒有關其他經濟犯罪的司法解釋,總結出侵犯商業秘密犯罪類案“接觸” “相似” “推定” “排除合理懷疑”的一整套證明思路。

輾轉多地調查取證,抽絲剝繭細心論證。一個又一個疑點、難點、争議點被團隊逐一攻克,一連串清晰完整的證據鍊條浮現出來,案件定性終于柳暗花明……

2018年9月4日,重慶市檢察院檢委會經研究決定撤銷原不起訴決定,指定專業團隊負責該案的起訴工作。辦案團隊經審查認為,李某等三人違反了淨化設備公司的保密要求,利用在工作期間獲悉的商業秘密,非法制造侵權産品銷售牟利230餘萬元,構成侵犯商業秘密罪。同年9月12日,第五分院将該案向法院提起公訴。

雙方當事人紛紛緻謝檢察官

案件起訴後,辦案團隊的“小目标”沒有停留在“勝訴”之上,而是千方百計促成和解,盡可能為企業減少經濟損失。

李光林說,事實上,每一項商業秘密的背後,都隐藏着可觀的商業創新利益,也意味大量的時間、金錢、人力研發成本。

辦案期間,為了了解民營企業的訴求,李光林多次聯系被害單位法定代表人,前往被害單位走訪問需。同時,通過電話、見面一直不斷嘗試與犯罪嫌疑人及其辯護人、親屬溝通。一開始,李某等人并不覺得自己是在侵權,甚至拒絕溝通。可李光林和同事不厭其煩地釋法說理,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

面對一份份紮實有力的證據,他們逐漸認識到了錯誤,三人一同前往“老東家”登門道歉,表示願意作出力所能及的賠償,而淨化設備公司也表示了諒解。

2018年12月14日,該案開庭審理。三名被告人對檢察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罪名、量刑建議均無異議,當庭認罪悔罪。最終,法院全部采納了檢察機關的指控和量刑建議,以侵犯商業秘密罪判處李某、唐某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二年,各并處罰金150萬元;判處袁某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緩刑一年零六個月,并處罰金50萬元。

在庭審現場,李某等三人與另兩名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一同起身,向原告淨化設備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鞠躬道歉,當天就賠付62萬餘元。淨化設備公司當庭表示諒解,雙方達成了附條件的民事賠償協議。

“多虧了檢察官,事情終于有了了結。”案件宣判後,李光林第一時間收到張某的感謝短信,李某等人也打來電話表示感激。之後,張某還代表淨化設備公司為第五分院專門送上了一面印有“專業團隊重拳出擊,保駕護航民營企業”的錦旗。

2019年初,此案被評為重慶市檢察機關服務保障民營經濟發展“十大精品案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