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顔
成分代表一切?
NO! 基因護膚才是未來。
大家好,我是顔博士。
「抗糖化」這個詞,去年突然就火了。
糖除了被Diss是發胖的來源之外,還被稱為新一代的健康殺手,是當代最常見慢性疾病的首要原因。
那些凍齡有術的女明星們都在為抗糖化背書,身邊也有越來越多人加入了戒糖戒甜的抗糖化大軍。仿佛一夜之間,「糖」成了衆矢之的,是加速我們衰老的罪魁禍首。
張韶涵戒糖10年,不喝有糖的飲料也不吃甜點皮膚一點皺紋都沒有...大S十年抗糖化,不吃一口糖,皮膚狀态比同齡人年輕不止十歲...吳昕好幾年前就開始抗糖化,現在這個素顔狀态說明了一切...林心如了囤一抽屜抗糖化口服液......先說一句,糖從來不是什麼壞東西,過量的糖才是。
本來糖就是人體三大營養物質之一,一般來說,成年人每日攝入的糖要控制在25克至30克之間,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
一聽可樂中的添加糖是37g,100g冰淇淋的添加糖是24g,1盒果粒酸奶添加糖有10g,而加糖的早餐麥片30g左右就含有添加糖9g,我們特别容易就會超過這個标準。
那不吃糖或少吃糖行不行?也不行。
人體中最喜歡糖分的器官是,若是長期糖分攝取不足,不僅影響機體組織的正常代謝活動,更容易變得暴躁易怒,陷入抑郁情緒。
糖本身是無辜的,引起肌膚衰老的元兇是糖化反應(Glycation)。
什麼是「糖化反應」?
簡單來說,就是在沒有酶、不需要額外提供能量的條件下,糖分子和蛋白質/脂肪分子結合在了一起的過程。
舉個栗子,原本我們體内的一些蛋白質啊、脂質啊、核酸啊這些分子自己本來好好的,結果一個糖分子(主要是葡萄糖/果糖這樣的還原糖)好死不死的也不問需不需要、也不找中介(酶)咨詢一下,就直接賴在這些分子上了。
這些蛋白/脂質分子因此在完全沒有需要的情況下就多了個大拖油瓶,這個過程就是所謂「糖化」。
形成這個拖油瓶結構之後,再經過阿馬多爾重排(Amadori rearrangement)、美拉德反應(Maillard reaction)、席夫堿反應(Schiff base reactions) 等等複雜的多步驟反應,最終會形成晚期糖化終産物「AGEs」。
「糖化」對皮膚有什麼不好?
通過研究我們目前已經發現了約10種AGEs會對皮膚的不同結構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其中最集中的攻擊點,是膠原蛋白,幾乎所有這10餘種AGEs都對膠原蛋白有影響。
對于表皮層和角質層來說,AGEs會讓細胞更新速度減慢,逐漸打破原有的平衡,老舊細胞不能及時脫去會影響皮膚的觀感和狀态。
對于真皮層,AGEs對膠原蛋白、彈性蛋白、細胞外基質都有負面作用,會導緻皮膚缺乏彈性、表面不均、出現皺紋。
AGEs 也會更多誘發炎症,讓免疫細胞疲于奔命,讓你的臉上不得安甯。
糖化會讓人變成「黃臉婆」嗎?
說到糖化的影響,很多地方都會提到讓皮膚變黃,讓你變成黃臉婆。
不過看糖化對皮膚的影響的研究和論文,很大一部分壓根兒沒提到,提到的也不是很确定的在說 (基本都是用 likely 這種詞來做推測),所以關于這一點其實是存疑的。
從道理上講,如美拉德反應反應确實生成物是黃棕色的。
但因為這個就說皮膚變黃是因為糖化過程有點過于絕對,說糖化過程也許對于皮膚變黃有一定影響更合适。
皮膚變黃涉及的因素非常多,年齡、衰老本身、日曬、膚色等等不同因素都可能有影響,而且互相之間還會交叉影響,把「黃臉婆」這種有點聳人聽聞的表象和其中一種聯系在一起,不是很合理。
而且,糖化對皮膚的影響也是糖化過程對身體影響中相對不那麼重要的一項。如果單單糖化反應就已經嚴重到讓你從正常變成了「黃臉婆」,那你可能已經糖尿病非常嚴重了啊......
日常怎麼「抗糖化」?
1.少吃糖,少吃額外的糖和精糖制品
完全戒糖對身體是弊大于利的,因為糖是身體利用最高效的能源,沒有任何理由不吃。
在目前發表的數項研究和實驗報告中,都表示碳水化合物攝入過高或過低都會導緻壽命減少。
抗糖化需要的是少吃糖、飲食盡量清淡,少吃紅燒肉、糖醋排骨和長期面食,也避免油炸、燒烤等高油高脂的烹饪方式。
三餐之外的糖類要控制攝入。
奶茶、咖啡、飲料等等精糖制品尤其是重災區。記得之前還有廣東的媒體爆出來,包括幾家網紅店在内,不僅「少糖」奶茶含量和普通可樂差不多,一些店的所謂「無糖奶茶」中都檢出一杯中 5-10g。
還要注意高GI飲食,這裡分享下一個低GI的食物的概念。GI是指“食物血糖生成指數”,也可簡稱“升糖指數”。GI也就是升糖指數越高,糖分的消化吸收速度越快,體内的糖化反應就越快。
高GI的食物,如要注意白米飯、饅頭、麥片等的攝入量,因為它們也可以在體内産生不少糖分,可以用低GI的食物,如全麥面包、蘋果、蔬菜等代替。
▲各類食物GI表, 低GI的食物是指GI值不高于55的食物
2.保證充足的運動量
保證足夠的運動量可以讓糖分加速分解代謝,不在身體裡過多停留。
就運動強度而言,中等強度較适合。中等強度不會增加食欲,從而保持機體物質能量供給與支出的負平衡。
一般來說,中等運動強度需滿足3點:運動時心跳和呼吸加快但不急促,心率達到最大心率(220-年齡)的60%~70%;能持續運動10~30分鐘,微微出汗,稍感覺累;第二天起床後無疲勞感,例如快走、舉啞鈴之類的。
總結來說:
低GI飲食、多鍛煉身體,可能是對于多數同學來說抑制糖化過程最靠譜的方法了,剛好也是最便宜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