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季,萬物複蘇、百花齊放,細菌和病毒會大量繁殖和傳播,容易誘發傳染性疾病及皮膚疾患,花粉也會使一些皮膚敏感的人産生過敏反應。
如何辨别常見的皮膚疾病類型、精準使用藥物治療?……話不多說,今天全是實用型知識點!
一、濕疹(特應性皮炎)一種慢性、複發性、炎症性皮膚病,臨床上以皮膚幹燥、劇烈瘙癢和濕疹樣皮疹為特點,常自嬰幼兒期開始發病。
常反複發作,晚上瘙癢嚴重,會影響睡眠,嚴重者會影響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
特應性皮炎
【主要症狀】
0~2周歲:主要先在面頰部出現紅斑、丘疹、丘疱疹,密集成片,皮損呈多形性,境界不清,搔抓、摩擦後很快形成糜爛、滲出和結痂等。
2~12歲:皮損多發生在肘窩、腘窩、腕屈側(指腕部手背那一面),也可見于頸部、面部及眼睑。皮損呈暗紅色,滲出較嬰兒期輕,久之形成苔藓樣變。
12歲以上:好發于肘窩、腘窩、頸前等,也可見于軀幹、四肢、面部、眼睑。皮損常表現為局限性苔藓樣變,部分患者皮損表現為泛發性幹燥丘疹。瘙癢劇烈,皮損周圍可見抓痕、血痂、鱗屑、色素沉着等。
嬰兒濕疹
【治療建議】
根據患者年齡、病情嚴重程度不同,治療方法上有很大的差異性,應盡早就醫診治,能避免衆多困擾。
值得提醒大家的是:平時要注意觀察進食蛋白性食物後有無皮炎和瘙癢加重;發病期間應忌口酒、辛辣刺激性食物。
二、接觸性皮炎顧名思義的一種皮膚病,常發生在身體暴露部位,輕者可産生紅斑、水腫、丘疹等表現,重者皮損處可有糜爛、滲出、甚至壞死,多伴有瘙癢。
【治療建議】
最重要的是能避免再次接觸導緻過敏的東西,可以按說明使用3%的硼酸溶液或生理鹽水進行局部的濕敷,外用糖酸莫米松乳膏,嚴重時需口服抗組胺的藥物。
接觸性皮炎
三、脂溢性皮炎一種真菌感染,皮疹通常生長在皮脂分泌旺盛的部位,如頭皮、面部、上胸和背部。表現為紅斑性皮疹、油膩、脫屑、瘙癢。
朋友們,精神壓力大也是這種皮膚病的誘因之一,平時用藥效果不佳時,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處于高壓、負面情緒下。
面部脂溢性皮炎
【治療建議】
頭部脂溢性皮炎,同時有頭皮屑時,可以按說明使用含有吡啶硫酮鋅成分的洗發水,加上外用艾洛松、地奈德進行局部抗炎止癢。
面部脂溢性皮膚可以選擇他克莫司軟膏,不過這類藥膏有一定的刺激性,剛剛使用時的量應該是少量的,安全用藥可以咨詢專業的醫生。
任何皮膚病,由于個體差異大,用藥不存在絕對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處方藥外,應在醫生指導下充分結合個人情況選擇最合适的藥物。
專注研治白癜風/銀屑病20餘年,希望幫助更多頑固型皮膚病患者免受其困擾,更多春季常見皮膚疾病,我們下期繼續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