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文學史上,有一位文學家是不得不被提及的,他就是活躍于北宋仁宗時期到哲宗時期的大文學家蘇轼。對于他的文學天賦,《宋史》早已有所好評。
元代的脫脫編修《宋史》時曾經評價道,蘇轼和弟弟蘇轍、父親蘇洵的作文水平,那都是老天賞賜的。他們即使嬉笑怒罵,也都能成為文章。由此可見,即使是以政治家著稱的曆史人物也能夠非常賞識蘇轼的文章。
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并不完全是蘇轼的文章,而是要着眼于蘇轼鮮為人知的另一面。在這另一面中,蘇轼時而是世俗的,時而是脫俗的,時而又是有趣的,總而言之反正就是多面的。
一、擁有脫俗觀念的“世外高人”我不知道是不是和早年跟随道士讀過書有關系,有時候在品讀蘇轼的文章時真覺得他像個通透的道長。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在東坡耕作居住的時候,蘇轼曾經想過乘着小船從此浪迹天涯。當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隐隐約約就感覺到了一陣脫俗之感。
手捧《莊子》的時候,蘇轼曾經感歎道,今天看到這本書才算是明白自己的心。蘇轼的内心到底在想什麼呢?真的是逍遙嗎?我不得而知。
我隻知道最起碼在那一刻的時候,蘇轼特别像是一個道士,一個滿心逍遙的道士。我想正因為這一點,為檀林皇後寫《九相圖序詩》的人會托名這詩是蘇轼所作,因蘇轼是我國曆史上少有的充滿脫俗氣質的文人墨客。
和其他古代的文人不同,蘇轼從來不會讓人覺得人生是絕望的。比起屈原的舉世皆濁我獨清,比起李白的千金散盡還複來,我還是更喜歡蘇轼那種走到哪裡就能活到哪裡的好心态。
談到蘇轼,讓人覺得最難受的就是烏台詩案了。在烏台受審的時候,據說蘇轼曾經每天被好幾個人輪着辱罵撲打,有人說這種日子蘇轼過了八天,也有人說這段日子蘇轼經過了好幾個月。在這段日子裡,審問的人還發明了一種不是酷刑的酷刑,那就是不讓蘇轼睡覺。
在這樣的日子裡,意志力不夠堅定的恐怕早就自盡了。但是,蘇轼頑強地活下來了。是的,不怕死又想活,向往逍遙的生活又能過好苦日子。
這就是我們欣賞蘇轼的地方。被流放儋州的時候,蘇轼真的是到了一個沒有藥品和吃得的簡直不是人居住的地方。
然而,奇迹就這樣出現了,蘇轼竟然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的。憑借着出色的語言天賦,蘇轼很快就買了一塊地,請儋州的新朋友一起幫忙搭建了新房子。
在海南的這段日子裡,蘇轼每天以著書為樂,和海南島的島民相處得非常融洽。在蘇轼的身上,我們能夠感受到少有的人間煙火的氣息。
總有人說,讀書人是不應該過得非常世俗的。可是,蘇轼卻并不是這樣的。在其他文人表示自己不想世俗的時候,蘇轼卻能把自己的地方官生涯過得有滋有味的。
為了治理杭州的水患問題,蘇轼曾經率領當地百姓修建大堤,這條大堤附近種有芙蓉和楊柳,遠遠看過去就像一幅畫一樣。杭州爆發瘟疫的時候,蘇轼曾經發揮自己的醫學才能,制作藥劑分給當地百姓,救活了不少人。
為了抓捕多次搶劫殺人又殺害官吏士兵的盜賊尹遇,蘇轼曾經積極為此選拔人才,終于發現了汝陰尉李直方。後來李直方果然抓住了盜賊尹遇。
這些曾經被記錄在《宋史》裡的點點滴滴,無一不再表現蘇轼在生活中的勤于工作的一面。然而,正因為這種與普通人差不多的一面,我們才會覺得蘇轼更加可愛。
北宋時期,文人多比較愛惜羽毛,為了讓自己顯得形象光輝一點,許多文人連女子相撲都不想看。但是,蘇轼卻完全不同,在生活中他總是處在自嘲和拿别人開玩笑的角色中不斷轉換着。
在我們的印象裡,蘇轼總是十分樂觀的。但是,實際上,他也有自嘲的時候。比如,他在看到韓愈說自己因為是磨蠍座命苦的時候,也會說自己老是被流放就是因為是磨蠍座。好吧,原來他對自己總是受苦也是心如明鏡的。
要做蘇轼的親朋好友,那就要時刻做好被開玩笑的準備了。對弟弟蘇轍,蘇轼曾經取笑過這位弟弟個子太高了,一擡頭容易碰腦袋。
對自己的朋友陳季常,蘇轼曾經評價過他怕老婆。對自己的續弦夫人王閏之,蘇轼也曾經戲稱她是老妻,其實閏之夫人比蘇轼要小很多呢。不過,也正因為這種生活中的小幽默,我們才會感覺蘇轼非常的具有人情味。
根據《宋史》記載,轼戲曰:"今之君子,争減半年磨勘,雖殺人亦為之。"安石笑而不語。
結語蘇轼,蘇東坡,對于他的評價,官方史書中總是以一種評價政治家的方式來論述的。比如,《宋史》中認為蘇轼是一個一生以忠君為本的人,隻是朝廷裡的小人太多,讓他無法立足于朝廷。
不過,在我看來,真的立足于朝廷對于蘇轼來說雖然不至于不開心,但是絕對會讓他的風采損失大半。因為無論是完全脫俗,完全世俗還是完全趣味化,都不是完完整整的蘇轼。
對我來說,蘇轼是一個多面性的文學大家,正如一首詩中所寫,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都各有不同。
參考文獻
《宋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