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發揮擔當作為的表率作用?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要準确把握2023年經濟工作部署要求,敢擔當,善作為,察實情,創造性抓好貫徹落實,努力實現今年經濟發展主要預期目标,以新氣象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新的一年,作為經濟大省的江蘇如何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本報記者采訪了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持續發揮擔當作為的表率作用?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要準确把握2023年經濟工作部署要求,敢擔當,善作為,察實情,創造性抓好貫徹落實,努力實現今年經濟發展主要預期目标,以新氣象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新的一年,作為經濟大省的江蘇如何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本報記者采訪了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
為全國經濟發展貢獻更多的優質增量
記者:江蘇是東部沿海省份,也是發展熱土,2022年江蘇經濟工作交出了怎樣的答卷?江蘇對促進2023年經濟平穩運行,在全國經濟發展中擔負起“挑大梁”重大責任有哪些考慮?
信長星:2022年,江蘇堅決扛起賦予江蘇“争當表率、争做示範、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積極應對遠超預期的多重困難挑戰,實現全年經濟運行持續回穩向好。預計2022年全年經濟總量達12.3萬億元左右,又跨上一個萬億元台階,這是建立在提高質量效益基礎上的增長,是新發展理念引領下的高質量發展。
做好今年經濟工作,要落實好優勢區域要走在前,經濟大省要挑大梁,各地區都要多作貢獻的重大要求,各項工作都要圍繞這一重大要求展開。
江蘇地處東部沿海和長三角地區,有着區位優勢、實體經濟特别是制造業優勢、對外開放優勢、科教人才優勢、區域協調發展優勢、營商環境優勢。把這些優勢充分發揮好,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我們就能赢得戰略主動,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
作為經濟大省,我們責無旁貸為全國經濟發展貢獻更多的優質增量。不論是GDP,還是其他各項關鍵指标,我們都将在努力完成全年預期目标的基礎上,争取更好的結果。
江蘇是長三角一體化的重要一翼,是長江經濟帶的重要闆塊,是“一帶一路”的交彙點,我們将進一步發揮戰略疊加優勢,不僅要把江蘇自己的事辦好,更要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在落實重大國家戰略上多作貢獻,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多作貢獻。
聚焦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
記者:經濟工作千頭萬緒,江蘇如何從實際出發,綱舉目張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
信長星: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目标要求。我們提出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就是要從戰略全局出發,結合江蘇省情實際,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關鍵環節,綱舉目張做好各項工作。我們正在研究制定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的若幹政策,圍繞加大财稅金融支持、援企穩崗擴崗、降低物流成本、着力擴大内需、外貿外資穩中提質等,推出讓市場主體更有獲得感、更為解渴的一攬子舉措,進一步促進經濟運行回穩向好、率先整體好轉。
一是在擴大内需上走在前。我們将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把恢複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大力營造便利消費的環境條件,培育消費新增長點;加快推進一批打基礎、利長遠、補短闆、調結構的重大項目,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有效帶動全社會投資,破除各種隐性壁壘,在更多領域讓民間投資進得來、能發展、有作為。
二是在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上走在前。江蘇是制造業大省,必須将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作為立省之基、強省之要。我們将紮實推進産業基礎高級化和産業鍊現代化,狠抓傳統産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争力的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大力推進産業數字化、數字産業化,加快推動制造大省向制造強省邁進。
三是在強化教育科技人才戰略支撐上走在前。江蘇科教資源富集,我們将堅持教育、科技、人才統籌推進、協同并進,推動創新鍊、産業鍊、資金鍊、人才鍊深度融合,加快建設教育強省、科技強省、人才強省,為開辟發展新領域、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提供有力支撐。
四是在推動綠色低碳轉型上走在前。江蘇人口密度大、能源消耗大、排放強度大、生态家底薄。我們将深入貫徹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産業、能源、交通運輸、空間結構等優化調整,堅決遏制“兩高一低”項目盲目發展,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建設美麗江蘇,全面提升生态“含綠量”、增加發展“含金量”。
五是在深化改革開放上走在前。江蘇是靠“吃改革飯,走開放路”發展起來的。我們将深入推進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加快推進高标準市場體系建設,用更多改革成果為經濟發展賦能增力。将聚焦政策、市場、政務、法治、人文五個方面,擦亮江蘇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的“金字招牌”,讓更多的人才、企業、資本向往江蘇、選擇江蘇、紮根江蘇。
六是在積極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上走在前。江蘇位于防範風險挑戰的“前哨”,我們将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守土有責、守土盡責,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切實增強主動防控、源頭防控、總體防控和有效防控能力,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
用心用情保障和改善民生,紮實推進共同富裕
記者:着力做好經濟工作,江蘇在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共同富裕上采取哪些舉措,讓人民群衆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信長星: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将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用心用情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決好人民群衆急難愁盼問題,切實兜住兜牢民生底線,紮實推進共同富裕,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針對當前發展的階段特征和現實問題,重點抓好“1、2、3”三個方面。
“1”,就是抓住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這個重中之重。我們将更大力度推動财力向民生和基層傾斜,紮實辦好13類55件民生實事,加快健全教育、醫療、養老、托育、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兜底保障措施,持續加大困難群衆救助幫扶力度,切實增強公共服務的均衡性和可及性。
“2”,就是突出穩就業、穩物價兩項基礎工作。穩就業根本要靠發展。我們将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強化經濟發展就業導向,支持創業帶動就業,确保全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2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左右。穩物價必須聚焦重點、綜合施策。我們将積極應對輸入性通脹和國内需求恢複帶來的漲價壓力,進一步加強重要民生商品、醫療物資等保供穩價,守穩護牢群衆的“米袋子”“菜籃子”“油瓶子”,力争把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
“3”,就是加快縮小區域、城鄉、收入三大差距。圍繞縮小區域差距,我們将深入實施“1 3”重點功能區戰略,大力推進區域互補、跨江融合、南北聯動,持續深化南北結對幫扶、園區共建和産業鍊合作,加快實現蘇南引領、蘇中崛起、蘇北趕超。圍繞縮小城鄉差距,我們将統籌推進城市更新和鄉村建設行動,加快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一體化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和循環,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圍繞縮小收入差距,我們将深入實施中等收入群體壯大行動和農民收入十年倍增計劃,落實好“擴中提低”各項政策舉措,建立健全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制度體系,一步一個腳印推動共同富裕不斷取得新成效。《 人民日報 》( 2023年01月14日 02 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