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前551-前479),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中國的“千古聖人”。孔子是中國曆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中國文化的标志式人物,是中國人兩千年來行為規範的制定者。他的思想和學說是古代社會長期的意識形态和官方哲學。
在古代,小孩進學堂第一個拜的就是孔子,在《三字經》中有論述,“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類似的故事版本很多,其中一個是這樣說的,有一次孔子又出門了,在路上看到許多小孩在路邊嬉戲。孔子當時就有些猶豫,這次可千萬别再被小孩子難住了。他就在一旁觀望。其中有個叫項橐的小孩在道路上獨自玩着築城的遊戲。孔子讓自己的弟子先去打探一下,順便告訴他車子要經過,讓他一邊玩去。
可項橐卻理直氣壯地對他們說:“我隻聽過馬車繞着城走,沒聽過拆城讓馬車過的道理。”孔子聽了小孩的話,決定考考他,沒想到多次的一問一答,你來我往之後,孔子再次敗下陣來。于是孔子誠懇地說,“後生可畏啊,我願意拜你為師。”于是,7歲的項橐就成了大聖人孔子的老師,傳為佳話。以後孔子出門,就謙遜很多了,之後還說了那句脍炙人口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三個人,指的就是前面提到的三個小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