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 is a verb,not noly feeling.——題記
靠近我,溫暖你。你好呀,我是豈鹿兒。
一直以來,我對那些執行力超強的人,都抱有一種敬畏感,我覺得他們是那種“行動大于語言”的人。
我希望我也是這樣的人。
但是,人總是有惰性的,在對抗這些人性弱點的時候,實在是太困難。
幾年前的一個午後,我在書店最醒目的位置看到了一本書——《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我記得當時随手拿來,翻着讀了幾分鐘。
先是看了目錄,了解了是哪七個習慣之後,隻覺得這些習慣與我們日常理解的習慣不盡相同。
我們平常說到的好習慣,比如早睡早起、堅持運動、合理飲食等。
但是這本書裡提到的好習慣跟這些卻大相庭徑,比如積極主動、以終為始、雙赢思維等。
是不是對比起來,感覺有點讓人看不下去?
我當時也是這種想法,所以就隻翻看了下,大概隻有幾分鐘。
所以對這本書并沒有什麼概念和印象,唯一的印象恐怕就是書名了叭(可見一個直白的書名有多重要~)
直到上個星期家人帶回來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的另一個版本,我就想着索性再拿來讀。
這一次,是一章一章地讀,一個習慣一個習慣地讀,讀的同時還做了讀書筆記和思維導圖。
這才發現,我低估了這本書。
01
先來說說是哪七個習慣:積極主動、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赢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不斷更新。
與其說是七個習慣,還不如說是七個信條。
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經曆三個階段:依賴型、獨立型、互賴型。
在這七個習慣當中,前三個屬于依賴型,中間三個是獨立型,最後一個是互賴型。
想要從依賴型人格轉換成獨立型人格,需要做到積極主動、以終為始、要事第一。
但是獨立型人格最終還要轉換成互賴型人格,這就需要做到雙赢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
每個轉換都是非常困難的。
當你達到互賴型人格的時候,你就會做到不斷更新,這就代表着你的人生會一直螺旋式上升。
02
來說一說就我而言,這七個習慣中哪些最有幫助吧。
首先是積極主動。
這四個字看起來很簡單,但是真正做起來卻有難度。
在書中,作者在這個習慣中提到了關注圈和影響圈的概念。
每個人都有關注的問題,比如健康、子女、事業、經濟狀況或世界局勢等,這些可以歸入“關注圈”。
簡單來說,你所有關注到的問題都可以納入關注圈内。
在關注圈内,有些是你無法控制的,而有些則是你可以掌握的。把你可以掌握的事情圈起來,就是你的“影響圈”。
怎麼判斷一個人是否積極主動呢?就看他關注更多的是關注圈還是影響圈?
積極主動的人總是更多關注影響圈,不斷擴大自己的影響圈。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我們生活中,刷小視頻、看直播、打賞等諸如這樣的人太多了,他們把注意力放在這些外界自己無法把控的事情上,長此以往,自己的影響圈反而越來越小。
而那些用别人刷小視頻、看直播的時間,用來好好讀兩本書,學習一門技能,培養一種興趣上,努力讓自己精進,這才叫把注意力放在影響圈上。
03
接下來說一下“以終為始”。
每個人都要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把這個人生目标簡化到每一件小事上。
你希望自己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那麼你為了成為這樣的人,你會為之做出什麼努力。
在書中提到了這樣一個問題:你的生活重心是什麼?
也請你來仔細思考一下。
可能你會回答家庭、事業、配偶、金錢、名利、享樂、自我等。
一般來說,一個人的生活重心是混合的,也就是上邊幾種形态的總和。而且一個人的生活重心會随着情緒、事件的影響。
所以,在作者看來,最理想最正确的生活重心是以原則為依規的。
原則是恒定的,而其他重心依靠都是善變的,所以原則更加值得自己信賴。
注重原則的人不管在什麼時候,都會保持自己清醒冷靜的頭腦,不會輕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幹擾,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然後再做出正确的抉擇。
04
其實在這本書裡作者提到了很多獨創的名詞,除了上邊說到的“關注圈”和“影響圈”,還有一個詞語叫作“心理空氣”。
這個詞語是在第五個習慣“知彼解己”中提出來的。
空氣是人來賴以生存所需要的東西,沒有空氣,人類就無法生存。這是從生理上說的。
那麼在心理上呢?
其實,人際交往中,每個人都需要心理空氣,也就是将心比心傾聽别人講話,滿足對方精神上的需求。
05
在全書中,除了提到的七個習慣,第六章“你不是一座孤島”中提到了“感情賬戶”。
所謂“感情賬戶”,就是你與他人相處時的“安全感”、“信任感”。
比如在一段親子感情中,孩子很小的時候,隻能聽從父母的一切指令。
當孩子長大有了自己的思想之後,尤其是在青春期,孩子容易叛逆,一般這個階段的父母會處于更年期,面對這個時期的孩子,父母對教訓、責罵孩子。
這樣時間久了,就會讓感情賬戶透支。
之所以稱為賬戶,是因為有存款,也會有消費。
當存款大于消費的時候,感情就會越來越好;但是當消費大于存款的時候,隻會導緻賬戶透支,将過去的心血付諸東流。
06
最後,用書中的一個故事要說一下什麼才是“真正的高效能人士”。
一個貧窮的農夫發現自己養的鵝會生金蛋,一天一個,很快他就成了富翁。
但是他并沒有滿足于此,覺得鵝一天生一個蛋太慢了,就想把鵝殺死把肚子裡的蛋全部拿出來。
等到把鵝殺死之後,卻發現與普通的鵝并無兩樣。
鵝再也不能再為農夫下金蛋。
這裡,“金蛋”相當于“産出”,“下金蛋”相當于“産能”。
真正的高效能人士其實在于産出和産能之間的平衡。
以上就是豈鹿兒為你分享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希望對你有所幫助,願你我都能夠成為高效能人士。
碼字不易,記得“點贊”。
祝安好。
END
作者:豈鹿兒,一名寫作五年的撰稿人,靠寫作實現經濟獨立,專注自媒體及成長幹貨,特立獨行,桀骜不馴,期待認識擁有有趣靈魂的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