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閉的老式庭院,滿地泛黃的銀杏葉,院中有桌有椅有杯盞,這景色好像畫出來的。
快拍小友“阿光”攝
昨天,有讀者給快報報料:杭州有棵銀杏樹火了,很多人都到這裡來打卡,美到窒息!不過,由于來拍照的人太多,有點安全隐患,建議加裝護欄,不然不安全。
記者孫毓核實報道:
這棵漂亮的大銀杏樹位于寶石山的半山腰上,昨天下午,我趕到這處網紅景點,沿着寶石山下一弄走了大概300米,爬上石階,兩三分鐘就到了。
這裡離北山街也非常近,位于從北山街上寶石山的必經之路上,大多數去爬山的遊客都會因為這樣的美景而駐足拍照。
在一塊大佛寺簡介的石碑旁,一棵巨大的金黃色樹冠從下方的院子裡探出來,順着銀杏樹往下看,隻見滿地金黃,兩間矮矮的平房屋頂上落滿了銀杏葉,院子裡也被燦爛的葉子“鋪了”厚厚的一層,連院中的桌椅和石幾也被落下的銀杏葉覆蓋了。
網紅拍攝地就在大佛寺石碑旁。攝影 孫毓
時間是下午三點半左右,陽光透着微微的金紅色,從銀杏樹的樹杈間隐隐約約地穿過,為這一方小天地更添了一份甯靜與純粹。
一旁的平台上聚集着四五十個人,有的舉着相機各種找好看的角度,有的用手機拍下這美麗的景色。
庭院中,一位穿着黑白宮廷連衣紗裙的姑娘正在院中拍照。她單手撐着地面,另一手放在胸前,坐在厚厚的銀杏葉中,閉着眼睛,對攝像頭露出了45度角的最美側臉。
站在平台上的職業攝影師給姑娘俯拍,喊話道:“激情些,動作激情些!”
聽到喊話的姑娘,拿起一片金黃的落葉覆蓋在自己的右眼上,對着攝像頭似看非看,相比剛才的動作又美出了新高度。
一位穿黑色棉襖的小夥子拿着手機,從平台上一路拍到石階上,看樣子還沒有拍到特别滿意的照片。
這位姓範的小夥來自甘肅,在濱江工作,21歲,是在網上看到這裡有一棵漂亮的銀杏樹。他說他已經在這裡拍了一個多小時,拍下的照片打算回去給女朋友看看,就怕她不滿意。“其實好多天前就想要過來玩了,但是一直沒時間,好不容易今天有空了,女朋友又在加班不能陪我來。隻好我自己過來了。”
範先生是從南宋禦街走過來的,“一路風景都很好。”
兩位短發的年輕姑娘也站在石階上拍得很嗨。介紹自己的時候,穿着綠毛衣的姑娘指了指穿着灰色衛衣的姑娘說,“叫我們汪丁丁組合好了,她是汪我是丁丁。”
“我倆今天還在加班,是來戶外取景的,但是因為景區人太多就放棄了,轉而開始了閑逛模式,哈哈哈。”灰衣服姑娘說她們是朋友介紹過來的,“大概一個月前,我來過一次,那時候這棵樹還沒怎麼落葉,景色沒有這麼好看,所以今天來還是走運的。”
徐女士和丈夫一起來拍照,“我們家就住在附近,之前在網上看到這裡,就想過來看看,下午剛剛把孩子送去培訓班,我們就過來了。”
徐女士帶着長焦單反過來,丈夫還拿着一把長傘,估計是拍照時要用到的。可惜此時已經下午四點多了,太陽漸漸下山,沒有了好的光線。徐女士隻好把長焦鏡頭放回包裡,拿起手機拍照。
帶着男朋友來的闫姑娘說:“覺得這裡的顔色很飽滿,拍出來特别好看。”
闫姑娘在網上看到推薦後,帶着男朋友過來拍照。攝影 孫毓
我在這個小景點附近轉了轉,兩個多小時裡,有幾百人路過這裡,基本都會拍照留個念。看到這裡的美景,去往寶石山的人們都忍不住先停下來拍幾張再走。
還有一些孩子扯着家長的衣服不放。
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說,“這裡太美了,我想下去撿葉子。”
還有小朋友說好想躺到銀杏葉上去。
現場很多人都想進院子拍照片,卻進不去。我在院子四周繞了幾圈,發現院前有兩間民房,分别是北山街24号和25号。24号邊上有一個小門可以通到院子中,但是敲門卻沒有回應。
一個遊客往西邊指了一個方向說這裡可以爬牆進去。我過去一看,是一條被樹枝遮蓋的小路,沿着小路進去是一座不高的圍牆,高度和我的身高相當。我嘗試了下,可以爬進去但并不安全。這時,民房邊上的小門開了。
開門的是邊上民宿的羅老闆。“我們這裡是免費開放的,但是為了不影響居民的生活,也為了保護這棵大樹,平時是關着門的,如果我在院子裡,有人來敲門我就會開門。”羅老闆笑着說。
他說前面的兩間民房分别屬于民宿和一戶人家,這個院子也是兩家人共有的。羅老闆介紹說,這棵銀杏樹活了130多年,今年天氣冷得比較晚,所以到了這個時候,落葉才鋪滿了。
民宿羅老闆提供的網紅打卡地照片
“其實這個地方每年秋冬都會有很多人來拍照,隻是以前大家不知道罷了,周末的時候來拍照的會有上千人,但大家拍照的時候一般還是離得比較遠,不會靠那麼近,安全還是要注意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