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成本,是指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從事某項經濟活動而必須放棄的其他活動的價值。通俗地講,機會成本就是指為了得到一樣東西而所要放棄的另一樣東西。比如,農民有一塊地,他可以用來種棉花,也可以用來種糧食。假如他種棉花,可以獲得2000元的收益;如果他種糧食,他可以獲得1800元收益。他種棉花的機會成本就是種糧食的收益1800元。而種糧食的機會成本就是種棉花的收益2000元。也就是說,無論他做何種選擇,都會損失。他會如何選擇呢?毫無疑問,他會選擇種棉花而放棄種糧食。
既然我們每種選擇可能産生的收益,都是其他選擇的機會成本,那麼我們在做投資決策的時候,應該選擇能獲得最大收益的方案,這樣一來,該方案的收益就會大于它所有的機會成本。即選擇最優的投資方案,而放棄次優及其他的投資方案。該方案帶來的收益減去任何一個機會成本,都是正數,如果是負數,就說明這個方案不是最好的選擇。
機會成本的概念是19世紀新古典學派經濟學家提出來的,後來被廣泛地應用于成本效益分析中。使用機會成本的概念可以比較準确地反映從社會觀點看把有限的資源用于某項經濟活動的代價,從而促使人們比較合理地分配和使用資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