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玉米高産管理的幾個階段圖表

玉米高産管理的幾個階段圖表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22 06:27:52

(一)因地制宜選擇優良品種

應根據地力、光溫、耕作、 管理、灌溉、機械等因素綜合考量,選擇适宜當地的優良品種。用種應選擇純度高、發芽率高、活力強、适宜單粒精量的種子, 純度≥98%,種子發芽率≥95%,淨度≥99%,含水量≤13%, 确保精播後苗全、苗勻、苗壯。

玉米高産管理的幾個階段圖表(玉米全程管理技術)1

(二)選擇對路藥劑搞好包衣拌種

搞好種子包衣和藥劑處理可有效防治多種病蟲害。含有噻蟲嗪、吡蟲啉、溴氰蟲酰胺等 成分的種衣劑,可有效防治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蟲及薊馬、蚜 蟲、灰飛虱等苗期害蟲;含有咯菌腈·精甲霜、苯醚甲環唑、吡唑醚菌酯或戊唑醇等成分的種子處理制劑可防治根腐病、莖基腐病和絲黑穗病等。

(三)選用配套機械合理密植

因地制宜選擇配套機械。小麥玉米輪作地區應采用帶稭稈切碎和抛撒功能的聯合收割機,要求小麥留茬≤8 厘米,稭稈切碎長度≤10 厘米,切斷長度合格率 ≥95%,抛灑不均勻率≤20%,漏切率≤1.5%。玉米播種應選 擇多功能、高精度、種肥同播的單粒精播機械。麥收以後立即播 種,實現小麥機收、稭稈切碎還田、玉米機械精播、化肥深施“一 條龍”作業。小麥稭稈粉碎質量較差的地區,可選擇苗帶清茬(或 滅茬)玉米精量播種機。土層闆結或帶肥量大的地區,可選擇深松多層施肥玉米精量播種機。要注意選擇具備仿形功能的播種機 械,保證播深一緻,出苗整齊。等行距播種時行距以 60 厘米為宜;寬窄行播種時,寬行 80 厘米,窄行 40 厘米,播深 3~5 厘米,做到播深、行距、覆土、鎮壓一緻,機械行走速度以每小時 5 公裡為宜,防止出現漏播、重播、鎮壓輪打滑。播種密度應比預定收獲密度增加 10%左右,耐密型玉米一般大田每畝播種 5000 粒左右,示範田 5500 粒左右,高産攻關田 5800~6000 粒;大穗型品種畝播 4600 粒左右,高産攻關田 5300 粒左右。

二、科學運籌水肥

要搞好平衡施肥,玉米全生育期畝需施純 N 12~16 千克、 P2O5 6~8 千克、K2O 5~7 千克,每畝可配施 1~1.5 千克硫酸鋅等微肥。

(一)搞好播種期管理

要科學施用種肥,應選用深松多層施肥和定位施肥玉米精播機械,播種時帶狀足量施用底肥或種肥。示範推廣玉米專用緩控釋肥,控釋時間 60~70 天,控氮比 30%左右。帶施底肥要離種子 8~10 厘米側深施,防止燒種和燒苗。高産田建議采用水肥一體化。玉米出苗适宜的土壤相對含水量70%~75%,若墒情差,播種後立即澆“蒙頭水”,以利于早出苗、出全苗、成壯苗。

(二)簡化苗期管理

遇旱澆水,遇澇排水。搶播遇旱時,應立即澆水,确保苗全和苗齊。若長期幹旱則應及時澆水,中午葉片卷曲、早晚舒展開時可以暫時不用澆水。如遇強降水形成田間積水,應及時排水。

(三)重視穗期管理

小喇叭口至大喇叭口期,是夏玉米需 肥的關鍵時期,大喇叭口到抽雄期是玉米需水的臨界期,對水分 尤其敏感,如遇旱應及時灌溉,尤其要防止“卡脖旱”造成雌雄 穗發育不同步。高産地塊出現脫肥時要借水追施穗肥,每畝追施 氮肥 10~15 千克,利用機械在距植株 10 厘米左右處開溝 10 厘 米深施。普通地塊施用緩控釋肥後如不出現脫肥現象,一般不用追施穗肥。

(四)加強花粒期管理

遇旱應及時澆水,高産田地皮見幹就澆。雨後及時排出積水。花粒肥以尿素為主,可結合澆水或趁降雨前追施,也可用無人機葉面

玉米高産管理的幾個階段圖表(玉米全程管理技術)2

搞好病蟲草害統防統治

重點防控草地貪夜蛾、玉米螟、棉鈴蟲、二代黏蟲、玉米蚜蟲、二點委夜蛾、薊馬、莖腐病、南方鏽病、褐斑病、彎孢葉斑病、小斑病等病蟲害。

(一)苗期病蟲草害防治

播種後出苗前,如土壤墒情較好, 可選用乙草胺、異丙甲草胺、乙·莠等土壤噴霧防除一年生雜草。對未進行土壤封閉除草或封閉除草失敗的田塊,可在玉米 3~5 葉期,雜草 2~4 葉期用煙嘧磺隆、苯唑·莠等進行苗後莖葉噴霧除草。為避免藥害産生,鮮食玉米應避免使用煙嘧磺隆進行苗後除草,且煙嘧磺隆除草地塊應避免使用有機磷農藥,同時注意 噴灑均勻,不重噴、不漏噴,确保除草質量并注意用藥安全。玉米 5~8 葉期,用三唑酮或丙環·嘧菌酯進行葉面噴霧,預防褐斑病;選用乙基多殺菌素、噻蟲嗪等噴霧防治薊馬、灰飛虱等刺 吸式害蟲;也可選用複配制劑氯蟲·噻蟲嗪、氯蟲·高氯氟等兼 治鱗翅目和刺吸式害蟲。選用代森铵、吡唑醚菌酯、肟菌·戊唑 醇等殺菌劑噴施防治葉斑類病害,選用氯蟲苯甲酰胺、甲氨基阿 維菌素苯甲酸鹽、蘇雲金杆菌、溴酰·噻蟲嗪等防治玉米螟、棉 鈴蟲、甜菜夜蛾、二點委夜蛾及其他鱗翅目害蟲;鮮食玉米害蟲防治盡量選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

(二)草地貪夜蛾防治

草地貪夜蛾防控要結合植保預測預報,強化統防統治和聯防聯控,及時控制害蟲擴散危害。一是理化誘控。在成蟲發生高峰期,采取高空誘蟲燈、性誘捕器以及食 物誘殺等理化誘控措施,誘殺成蟲、幹擾交配,減少田間落卵量。二是生物防治。采用昆蟲病原線蟲、球孢白僵菌、綠僵菌、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蘇雲金杆菌等生物制劑早期預防幼蟲,保護利用夜蛾黑卵蜂、螟黃赤眼蜂、蠋蝽等天敵,促進可持續治理。三是科學用藥。對蟲口密度高、集中連片發生區域,抓住幼蟲低 齡期實施統防統治和聯防聯控;對分散發生區實施重點挑治和點 殺點治。推廣應用乙基多殺菌素、茚蟲威、甲維鹽、虱螨脲、蟲 螨腈、氯蟲苯甲酰胺等,注重農藥的交替使用、輪換使用、安全使用,延緩抗藥性産生,提高防控效果。

(三)“一防雙減”實施

穗期容易發生大小斑病、鏽病、 紋枯病等病害和草地貪夜蛾、玉米螟、棉鈴蟲、桃蛀螟、蚜蟲等蟲害。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科學組配殺蟲、殺菌劑,一次性噴藥可 防治中後期多種病蟲害,減少後期穗蟲基數,減輕病害流行程度, 保護植株正常生長,提高葉片的光合效能,實現玉米增産增效。有條件的地區,可選擇生物防治穗期害蟲。在 7 月至 8 月中旬, 玉米螟第二代和第三代成蟲盛發期,玉米螟百株落卵量達 1.0~ 1.5 塊時,釋放赤眼蜂,分兩次釋放,每次 0.7 萬頭/畝,間隔 5 天釋放第 2 次。

科學防災減災

(一)嚴防幹旱和洪澇災害

玉米關鍵生育時期如遭遇嚴重幹旱,應千方百計調度水源, 及時進行灌溉。要提前疏通溝渠,提高排澇能力,遭遇澇漬,及 時排水。

(二)防範高溫熱害和陰雨寡照

通過種植耐熱品種和及時灌溉,以及葉面噴肥等措施,防禦高溫熱害。開花授粉期遇到高溫熱害或陰雨寡照,嚴重影響授粉質量,可采取人工輔助授粉等 補救措施,以提高結實率、增加穗粒數。有條件的地方可用小型無人機低飛輔助散粉,提高效率。

(三)實施化控促壯抗逆

玉米生育前期,對水肥充足、群體過大的旺長地塊,可在玉米 7~11 葉期噴施化控劑,适度控制株高,增強抗逆抗倒伏能力,改善群體結構。使用化控劑要注意合理濃度配比,以免影響施用效果。

玉米高産管理的幾個階段圖表(玉米全程管理技術)3

适時收獲

玉米适時晚收,可以充分利用光熱資源,發揮品種高産潛力, 降低機收損失率,确保玉米高産高質。應在不耽誤小麥播種的前提下,在玉米籽粒乳線消失時适時收獲。适期收獲應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大面積連片推進、整村整鎮推進、農機農藝聯合推進, 打消農戶怕偷怕丢的思想顧慮。籽粒機收的玉米盡量在植株上充分幹燥後收獲,降低籽粒破損率。收獲後應及時進行晾曬或烘幹, 防止黴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