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最後的黃鶴樓

最後的黃鶴樓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8-18 17:56:42

最後的黃鶴樓(黃鶴樓是父親放不下的牽挂)1

1984年,向欣然與黃鶴樓琉璃寶頂合影。向上提供

22日,本報報道了向欣然老先生去世的消息。23日,記者聯系到向欣然的大兒子向上先生。向上先生一邊忙着籌備父親的追悼會,一邊抽空講述了他、父親和黃鶴樓之間的故事。

除了弟弟,

還有個“親兄弟”叫“黃鶴樓”

向欣然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名叫向上,取自天天向上,二兒子名叫向榮,取自欣欣向榮。向上和父親向欣然一樣,也是一名建築師,目前在上海工作。

向上從小在中南建築設計院大院裡長大,在他讀小學的時候,就經常有叔叔阿姨問父親:“你的兩個兒子将來都接班吧?”“大兒子要接班!”父親回答得斬釘截鐵,不容置疑。毫無疑問,父親引導着他走上了建築師的職業道路。

在向上的印象中,父親做的最多的事情是畫圖,說過最多的詞是“黃鶴樓”。對他來說,除了弟弟,“黃鶴樓”就好像是自己另外的一個“親兄弟”。

“從我中學時代起,家裡的牆上就一直挂着一幅父親親手繪制的黃鶴樓水粉畫;父親的博古架上擱置着一座金色的黃鶴樓模型;家裡的陽台上還擺放着黃鶴樓重建時的一頭花崗岩石獅樣品……你看,在家裡尋找黃鶴樓的蹤迹,比找到我和弟弟更加容易。”在向上看來,黃鶴樓是父親一生的驕傲與牽挂。

1983年前後,父親有段時間住在黃鶴樓工地上,他經常跟着父親去玩耍,向上笑稱:“這應該算是我最早的工地‘實習’了吧。”

成為真正的建築師後,

為父親感到驕傲

耳濡目染是最好的教育,向上從小對建築師這個職業就不陌生。1991年,他不負父親期待,考取了東南大學建築系,隻身去南京求學。

父親開始比以往更關心他的學習,隔一段時間就要向父親彙報學習情況。跟父親聊了很多學術上的人和事後,他慢慢地開始理解父親的工作。

1999年,他研究生畢業到上海工作,成為一名真正的建築師。

記得剛剛工作時,父親特别關心他的工作,電話裡經常詢問他所做的項目情況,“簡直就像一個甲方”。2001年春天,向上代表華東建築設計院投标武漢新世界中心項目,父親執着地跟他讨論方案,并提出修改意見。向上堅持了自己的想法,最終他的方案中标。有意思的是,當時的中南建築設計院也參加了投标,向欣然的同事們開玩笑說:“你兒子把中南院的活兒給搶了!”向欣然聽了那叫一個得意。

随着年事漸高,在向上的鼓勵下,向欣然收集整理了自己的珍貴設計手稿,出版了《黃鶴樓設計紀事》和《建築師的畫》兩本書籍。在協助整理材料的過程中,向上第一次看到了充滿曆史印記的珍貴圖紙和文件,他感慨萬千,建築既可以記述曆史,也可以成為城市的記憶,他更加為父親的事業感到驕傲。

2020年,向欣然的身體每況愈下。向上希望能有更多的時間陪伴父親,于是在12月24日将父母接到了上海。“離開時父親還戀戀不舍,路途上,他還在與黃鶴樓公園管理處的相關同志交代《黃鶴樓志》的審稿事宜。”

“在父親最後的幾天裡,他特别要求我把2018年他在湖北電視台參與錄制的《大寫湖北人》節目視頻帶到他的病榻前反複播放,黃鶴樓的曆史和重建故事在他嘴裡如數家珍,當節目主持人一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說出時,卧床的父親突然嘴角抽動,老淚縱橫,我們也百感交集。”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黃鶴樓仍然是向欣然最放不下的牽挂。2018年黃鶴樓公園周年慶典期間,向欣然捐贈了部分黃鶴樓重建工程的原始設計圖紙,給黃鶴樓公園收藏,其他的設計手稿,他則在遺囑中,交由向上保管繼承。“但是我認為作為見證曆史的珍貴資料,圖書館或者博物館才是這些手稿應去的歸處。”

向上透露:“父親雖然是浙江鎮海人,但是他立遺囑要求埋葬在武漢,這是他堅定的信念,因為無論他的父母,還有他的畢生事業都在武漢,武漢是父親真正的故鄉,也是他實現人生價值的地方。”

記者楊曉雨

來源: 武漢晚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