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9-14 06:27:31

“有教無類”出自《論語·衛靈公》。類:類别,種類。“有教無類”意思是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每個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教育沒有高下貴賤之分。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顧高談有教無類)1

“因材施教”出自《論語·先進》。因:根據;材:資質;施:施加;教:教育。意思是針對學習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顧高談有教無類)2

隻要有學習意願的人都應該教育他,不應該分開類别。這是孔子提出的一種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凡事願意學習的人,都應該有學習的機會,這樣的教育觀念完全打破了“學在官府”,讀書唯貴族階層、唯有錢人才能讀書的觀念,使越來越多的窮苦人也可以通過學習來改變自己的人生機遇,做官出士并不是貴族地主等有特權人的才能做官,普通百姓也可以通過學習考試的形式去當官了,這為貧苦百姓開了一扇門,也正因為孔子這樣的教育教學理念,他一生收徒3000,培養了72名偉人。而他的學生有來自貴族階層的,如司馬牛、孟懿子,但更多的是來自平民家庭的,如顔回、曾參、子路、子張、子夏、公冶長、子貢等。這樣的教育方式體現了孔子“有教無類”的精神。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顧高談有教無類)3

“有教無類”現在該如何理解?我認為,我們的教育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學生的每一個方面,對于老師來講,應該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接受學習的人都能享受教育的陽光雨露,面向全體,我們不能注重孩子的家庭情況,不應注重孩子的長相情況,智力情況,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顧高談有教無類)4

現在我們依然在談“因材施教”,而且談得更多,原因在于,我們現在的學生比起以前的學生來講,很多都是獨生子女,随着社會經濟的發展,他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斷增強,尤其是随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學生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也有了很大的變化,為了使每一個學生獲得發展,我們教師隻能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學生學習實際狀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提出不同的問題,布置不同的作業,這樣才能讓孩子們獲得不同層次的發展。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顧高談有教無類)5

學生性格各異,層次不同,既要使我們教師做到“有教無類”,面向每一個學生,又要讓我們教師做到“因材施教”,這樣的話,才能提高我們的教育教學效果。現在很多學校正在實行“走班制”教學。首先走班制教學的前提條件還是平行分班,學生大多數情況下還是在自己班級裡上課,隻是每天利用一節課重新打亂班級進行在分班,比如數學高手在一個班,數學中等生在一個班,數學後進生在一個班,就是根據學生不同實際進行重新分班,在這堂課上對他們提出同樣的目标和要求,這是因材施教的一個很好的體現。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顧高談有教無類)6

“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是孔子的教育教學思想,他告訴我們,教育學生要面向全體,要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性格特點采取相應的教育教學策略,這樣的教育教學方式,一定會使學生獲得全面的發展。所以,時至今日,這樣的教育教學方法依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