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有這麼一種東西,在以前的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使用它,特别是在南方地區的農村。如果某一天缺少了它,很多農村朋友,特别是當家庭煮婦的,更是不習慣。什麼東西如此重要?咱們一起來看看。(訂閱:老三侃三農,了解天下三農事)
在以前,家用電器特别是廚用電器還沒怎麼豐富的情況下,很多農村家庭燒火做飯用的都是柴火。在燒柴火的時候,就得面對如何将柴火引燃,這個時候,很多農村朋友就想到了它。一種輕易就能點燃,而且燃燒起來火勢非常旺的東西。它,就是我們農村人說的松明,也叫松明子。
南方地區農村長大的朋友,有部分或許經曆過割松脂的生活,這些松明子就是來自于割松脂的這些松樹。一些松樹經過多年的采割松脂,有些不堪采割,會枯死。枯死掉的松樹樁往往是富含油脂,經過多年的風吹雨淋,油脂滲透入木質部。一般是油脂較多的松樹樁,鋸起來也是比較吃力的,聞起來的味道也是較香(沒有經常聞的人,往往是不适應)。同時,顔色越深的松明子,油脂也是越多。
由于松木裡充分滲透有油脂,其密度往往遠大于水,所以小時候每次扛松樁時,總是感覺非常重。而在農村,由于以前照明電器少,所以很多人都是燒松明子來照魚。不過由于油脂豐富,燃燒松明子往往會冒出很多濃煙,照魚明往往容易被嗆到。有過同樣經曆的農村朋友嗎?
在以前很多農村,建房的磚都是自己燒制的,而在燒制過程中,可以說松明子立下了汗馬功勞。由于燒制紅磚需要很長的時間,同時要産生很大的熱量,煉制的燒料往往都是一些比較大的木頭,而松明子往往能起到很好的引燃作用。每次燒火做飯,首先會想到的也是:有沒松明?如果沒有松明,引燃柴木可是件頭疼的事情。
農村的各位朋友,特别是上世紀70、80年代的農村朋友,相信很多人都與松明子有過交集,每天煮飯都離不開它:用勾刀在松明段上削幾下,削出一塊薄薄的松明塊,然後劃着火柴,點燃松明,柴火就這樣引燃了。對于松明子的作用,你還有多少了解?歡迎在最下方的寫評論處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每天堅持更新文章,實在不易,如果喜歡本文,請在最下方打賞下小編或點個贊,以示鼓勵呗!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