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鐘毀棄解釋?黃鐘毀棄是一個成語黃鐘,是一種古樂器,音調最為洪亮,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黃鐘毀棄解釋?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黃鐘毀棄是一個成語。
黃鐘,是一種古樂器,音調最為洪亮。
高妙的樂器被毀壞方廢棄,卻把破瓦鍋敲得像雷鳴一般。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而無才德的平庸之輩卻位居顯赫。
戰國時期,楚國(今湖北省荊州一帶)第一詩人屈原在《楚辭·蔔居》中雲:“世溷(讀hùn,肮髒、渾濁之意)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籲嗟默默兮,誰知吾之廉貞!”
意思是說:現世渾濁不清,以蟬翼為重,以千鈞為輕;黃鐘被毀壞丢棄,卻認為瓦鍋可以發出雷鳴般的聲音;讒言獻媚的人位高名顯,賢能的人終日默默無聞。可歎啊!沉默吧!又有誰知道我的廉潔忠貞呢!”
屈原是“楚辭之祖”,他善于運用比興的手法,以美人、香草等比喻德馨藝高之君子,以惡木、穢草等比喻城狐社鼠之小人,把君王信讒、奸佞當道、愛國志士報國無門的社會怪像體現得淋漓盡緻。
屈原的詩歌作品,把中國詩歌從大雅歌唱帶入了浪漫獨創的新時代。
屈原用香草和美人來自喻,後世欽佩屈原的高尚品德和愛國情操,稱他是“香草美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