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30日内年化收益率3%

30日内年化收益率3%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8-15 09:36:48

30日内年化收益率3%(最長的收益磨底)1

摘要

票息收益“磨底”時長創“最值”。國内外信号不斷共振,掣肘利率市場做多,而政策驗證期又抑制了波動上限。于投資者來說,适當提高票息資産持倉比例在所難免。尴尬的是,票息策略再三被拿出來做收益,超額利差勢必會被逐一抹平。同時,理财作為增量資金不斷湧入票息市場,還碰上淨增量收縮的局面,收益底部窄幅震蕩的格局會被強化。今年以來,主流品種不同期限/評級,估值收益持續位于曆史分位數20%以下的時長已經締造新的“最值”。

預期反複成了常态,票息資産折價湧現。9月以來,叫停大額申購的債基産品數量再次攀升,一是有“盤久必跌”的擔憂;二是尋求機會調整持倉,落袋為安。票息市場調整再現,1)流動性較好的央企産業債折價成交比例升至17%,2)地級市及區縣類平台債出現調整比例亦有增加。除此之外,還有兩點指向情緒不佳:第一,信用現券流動性“降溫”;第二,久期策略操作穩定性較差。

賣掉後,能買什麼資産?情緒不佳體現在兩點市場行為,一是持券不動,二是采取階段止盈。後者會面臨的是,賣掉資産之後,以什麼資産來替代,畢竟不能空倉。從布局上來看,可以觀察到兩點變化:一方面,短債策略再度回歸,1年内城投債近期成交筆數達721筆,超過7月至8月單周最大成交,産業債亦有相似表現。另一方面,搶配中短期金融債。1)銀行資本補充工具成交放量同時,低于估值收益成交的比例多在70%以上,好于前期表現之外,也優于城投債或者産業債;2)3年内證券公司債同樣受到市場青睐。

切換策略的目的是什麼?防風險是主線。階段調整之後,的确會讓部分資産的性價比顯現。遺憾的是,當前主流資産的絕對收益水平整體偏低,與7月依舊有相當的距離。轉換持倉的主要考量,與預防風險沖擊有關。曆年四季度,通常是信用風險多發地帶,今年特殊之處:一是地産債展期不斷,二是土地出讓收入過快下滑,擾動弱資質城投債信仰。實際上,9月以來,天津和雲南兩地連續三周出現縮量折價成交,一定程度刻畫高債務地區城投債擔憂。

票息收益“磨低”時間創曆次牛市最長,無論是策略執行,還是心理層面,都會給投資者提出挑戰。利空信号過于集中釋放,持券不炒,或者提升防禦于情于理。異于過往的是,風險路徑缺乏可參考的經驗事實,會讓防範措施來得比想象中快。近期短債策略回歸、搶配金融債行為,均可以理解成為提前應對四季度的不确定性。不過,策略的選擇,我們更傾向于存量賬戶拿穩資産,切勿輕易止盈優質地區的高票息資産。核心在于,資産荒邏輯的演繹還未終止。9月前三個交易周,理财子公司新發産品高于去年同期70%。反觀9月票息資産淨增,尚處于負區間。對增量資金而言,建議采用啞鈴策略,1)3年至4年,國股行“二永”債是可以關注的資産,且小倉位下沉至同期限優質中小行二級資本債,2)綜合财力中等偏上的地級市開發區,若能得到專項債支持,對應平台債稀缺屬性或将增強,關注1.5年至2年存量券,3)産業債則關注預期差博弈,1.5年附近煤炭債及公用事業折價券可适當參與。

風險提示:數據統計出現遺漏,信用風險超預期沖擊

正文

顧慮叢生。美聯儲加息再次落地,讓人民币彙率無暇喘息,走貶力度有加劇之勢;“以我為主”的政策取向下,央行積極呵護流動性态度未變,但假期因素與跨月的疊加,資金利率正邊際上擡;此外,地方保交樓措施實質性推進,據報道“國家開發銀行已向遼甯省沈陽市支付全國首筆保交樓專項借款”;并且,地方債結存限額使用與明年額度提前下達,或形成接續,債市供給多了一分顧慮。

票息收益“磨底”時長創“最值”。國内外信号不斷共振,掣肘利率市場做多,而政策驗證期又抑制了波動上限。于投資者來說,适當提高票息資産持倉比例在所難免。尴尬的是,票息策略再三被拿出來做收益,超額利差勢必會被逐一抹平。同時,理财作為增量資金不斷湧入票息市場,還碰上淨增量收縮的局面,收益底部窄幅震蕩的格局會被強化。今年以來,主流品種不同期限/評級,估值收益持續位于曆史分位數20%以下的時長已經締造新的“最值”。其中,高等級短久期尤其明顯,這與債券産品負債端久期、防範寬信用起效的驅動有關。

30日内年化收益率3%(最長的收益磨底)2

預期反複成了常态。9月以來,叫停大額申購的債基産品數量再次攀升,一是有“盤久必跌”的擔憂;二是尋求機會調整持倉,落袋為安。事實上,今年債基叫停大額申購的頻率明顯高于去年,本身是賺錢變難(短債加杠杆不穩定),且模式趨于一緻後,提前止盈有利于穩定收益排名。

30日内年化收益率3%(最長的收益磨底)3

票息資産折價自然湧現。1)流動性較好的央企産業債折價成交比例升至17%,2)地級市及區縣類平台債出現調整比例亦有增加,即使其淨增量狀況一般,采取止盈的行為也較為普遍。不過,整體折價比例仍低于今年3月初和6月初。除此之外,還有兩點指向情緒不佳。

30日内年化收益率3%(最長的收益磨底)4

第一,信用現券流動性“降溫”。6月上旬至7月,新債淨增受阻,疊加搶資産邏輯的再度演繹,讓現券市場成交換手率創下近兩年新高。随後,信用事件意外觸發、利差創新低與利率市場振幅聯動,參與現券配置意願被削弱,這與上述折價成交是一體兩面。

30日内年化收益率3%(最長的收益磨底)5

第二,久期策略操作穩定性較差。7月中旬開始,在居民配置邏輯轉換的加持中,票息資産迎來拉久期。不同于以往,産業債首度成為機構操作久期策略标的,公用事業、煤炭及綜合類行業平均成交期限不少突破2年。問題是,資管類産品淨值化考核的背景中,債券類産品負債端期限大幅縮短,這必然會約束資産端久期敞口(負債期限的讨論詳見《内卷的短債_20220605》)。換句話說,機構對長久期資産的追逐,是偏交易的心态,而非持有不動。因此,折價成交頻繁,也會拖累長久期資産持有穩定性。

30日内年化收益率3%(最長的收益磨底)6

賣掉後,能買什麼資産?如上述,情緒不佳體現在兩點市場行為,一是持券不動,對應的是換手率中樞下移,二是采取階段止盈。後者會面臨的是,賣掉資産之後,以什麼資産來替代,畢竟不能空倉。從布局上來看,可以觀察到兩點變化:

一方面,短債策略再度回歸,1年内城投債近期成交筆數達721筆,超過7月至8月單周最大成交,産業債亦有相似表現。

另一方面,搶配中短期金融債。1)銀行資本補充工具成交放量同時,低于估值收益成交的比例多在70%以上,好于前期表現之外,也優于城投債或者産業債;2)3年内證券公司債同樣受到市場青睐。

30日内年化收益率3%(最長的收益磨底)7

切換策略的目的是什麼?防風險是主線。階段調整之後,的确會讓部分資産的性價比顯現。遺憾的是,當前主流資産的絕對收益水平整體偏低,與7月依舊有相當的距離。轉換持倉的主要考量,與預防風險沖擊有關。曆年四季度,通常是信用風險多發地帶,今年特殊之處:一是地産債展期不斷,二是土地出讓收入過快下滑,擾動弱資質城投債信仰。實際上,9月以來,天津和雲南兩地連續三周出現縮量折價成交,一定程度刻畫高債務地區城投債擔憂。

30日内年化收益率3%(最長的收益磨底)8

30日内年化收益率3%(最長的收益磨底)9

票息收益“磨低”時間創曆次牛市最長,無論是策略執行,還是心理層面,都會給投資者提出挑戰。利空信号過于集中釋放,持券不炒,或者提升防禦于情于理。異于過往的是,風險路徑缺乏可參考的經驗事實,會讓防範措施來得比想象中快。近期短債策略回歸、搶配金融債行為,均可以理解成為提前應對四季度的不确定性。

不過,策略的選擇,我們更傾向于存量賬戶拿穩資産,切勿輕易止盈優質地區的高票息資産。核心在于,資産荒邏輯的演繹還未終止。9月前三個交易周,理财子公司新發産品高于去年同期70%。反觀9月票息資産淨增,尚處于負區間。對增量資金而言,适當采用啞鈴策略,1)3年至4年,國股行“二永”債是可以關注的資産,且小倉位下沉至同期限優質中小行二級資本債,2)綜合财力中等偏上的地級市開發區,若能得到專項債支持,對應平台債稀缺屬性或将增強,關注1.5年至2年存量券,3)産業債則關注預期差博弈,1.5年附近煤炭債及公用事業折價券可适當參與。

30日内年化收益率3%(最長的收益磨底)10

30日内年化收益率3%(最長的收益磨底)11

30日内年化收益率3%(最長的收益磨底)1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