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家有存折的看過來? 天中晚報見習記者 董莉莉 十幾年前,家家戶戶都有一本存折,經濟好一點的可能會分别去好幾個銀行存錢,手持幾本存折也是常有的記者發現由于科技的飛速發展,特别是電子計算機的運用,銀行卡的使用範圍不斷擴大,銀行卡已經漸漸地取代了存折,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駐馬店家有存折的看過來?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天中晚報見習記者 董莉莉 十幾年前,家家戶戶都有一本存折,經濟好一點的可能會分别去好幾個銀行存錢,手持幾本存折也是常有的。記者發現由于科技的飛速發展,特别是電子計算機的運用,銀行卡的使用範圍不斷擴大,銀行卡已經漸漸地取代了存折。
記者走訪市各大銀行觀察發現,前往銀行開戶的市民,如果不提出辦理存折,均被默認為辦理銀行卡。在建設銀行一網點,工作人員馮博告訴記者,他們網點除了特殊情況外一般不辦理存折業務,但是可以繼續換新的。
存折淡出人們的視野
近年來,随着POS機、ATM機等設施的普及,存折似乎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除了部分銀行為定期存款儲戶辦理存折外,一般針對消費或存取款的活期賬戶,銀行大都推薦儲戶辦理借記卡或信用卡。而市民對銀行卡的接納度也在快速提高,不管是存取款、消費,還是轉賬、彙款,大家更加青睐于小巧便捷的銀行卡。但仍有部分年長的市民表示,存折有着銀行卡所不具備的收支記賬功能,無論是從習慣還是從功能上來講,他們認為存折還是有必要長期存在的。
家住中華大道西段的李華告訴記者,目前她家的存折、銀行卡都在使用,存折是自己七十歲的母親用,存折上面記錄的資金收支、具體金額等信息較為清晰。
10日上午,記者在解放大道上的幾家銀行營業大廳内看到,隻有很少持有存折的用戶在等候辦理業務,且大都是中老年人。一位準備辦理業務的王大爺告訴記者,他原先持有一卡一折,但銀行卡不慎丢失,現在隻能排隊在銀行櫃台存取款,存折不能24小時存取款、不能在商場消費、不能跨行交易,還是不太方便,他已準備讓孩子給自己換銀行卡了。
"随着時代的發展,銀行卡已經完全可以替代存折,如果仍持一卡一折,實在麻煩","我們年輕人追求的是時尚、便捷,存折不能在櫃員機上取錢,使用起來也不方便。"在采訪中,大部分年輕人都表示,存折是父母那個時代的産物,他們更加青睐于花花綠綠的銀行卡,任何時間、地點隻要拿着一張銀行卡,出遊、網購,甚至交話費都非常便捷,大大節約了他們的時間。
自助設備大都不能用存折
"我們網點的自助設備均不能使用存折。"6日上午,在市一家銀行内,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存折隻能辦理存取款業務,且隻能排隊在櫃面辦理,非常不方便。同時,存折客戶還不能開通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功能,也不能購買理财産品、貴金屬以及基金。如果客戶需要辦理這些業務,必須辦一張銀行卡。
記者了解到,目前銀行卡持卡人使用自助設備,不僅可自助存取款、轉賬彙款、繳費,還能自助開通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并能購買銀行理财産品和基金,比排隊到櫃面辦理節約了不少時間。
此外,多家銀行通過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轉賬彙款均有優惠,建行、工行等銀行手機銀行轉賬彙款還免費。但使用存折進行轉賬彙款,隻能将錢取出在櫃面進行辦理,手續費較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高出不少。
銀行:使用銀行卡更方便
建行工作人員馮博表示,存折相對于銀行卡更容易消磁和損壞,而且不能在ATM機上存取款和轉賬,去商場超市購物時也不能刷折,到國外更是派不上用場,而銀行卡卻能做到這一切。此外,存折是紙質的,還要經常換折,很不環保。同時,因為使用存折必須到櫃面方能辦理業務,這對銀行網點也造成了壓力。
"目前使用存折的客戶越來越少,且大部分是中老年人。使用存折的客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養老金發放在存折中,除了存折外,他們一般還辦理了銀行卡用于理财,從便捷性的角度來看,銀行卡代替存折是大勢所趨。" 馮博說。
馮博告訴記者,目前即使是中老年人也開始轉變觀念,他們已漸漸習慣使用銀行卡,不少60歲以上的老人還開通了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并用手機銀行轉賬和理财。如果客戶不會使用或不習慣使用銀行卡,銀行工作人員可随時教客戶操作。針對客戶比較關心的銀行卡餘額和明細查詢難的問題,銀行櫃面可提供對賬單,此外網銀、電話銀行、手機銀行、微信銀行也能查詢餘額。如果開通了短信餘額變動提醒功能,隻要賬戶裡的錢發生變化,就會即時收到短信,非常方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