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玩機不亦樂乎了,雖然是個丐版主機,但是也被我玩出了高大上的花樣。前文有提,我曾經是用筆記本外接顯示器這樣的異形組合,好在需求不高,看看電影寫寫文章,基本夠用了。不過因為自己的折騰,手賤去給老本換矽脂,但是它一點不領情,從那以後就開始跟我耍脾氣,時而開機就熄火,運氣好開啟後幾分鐘再熄火,至此我也沒有搞懂它到底怎麼了,不過散熱銅牌上有一條劃痕,是我刮幹矽脂留下的,不知道是不是因此芯片局部過熱了,後來索性就不管它了,二手了一台丐版主機。
這台丐版主機跟着我還算是有福氣,我不僅給換了機箱,還換了RGB的風扇,另外,我還給它配了個水冷媳婦。今兒閑來無事,把我的“高大上”桌面曬出來給大夥兒掌掌眼,純粹是當前愛好的分享。
桌面我的桌子是裝房子的時候現場做的,這個桌子也是我現在最深的痛啊,現場打桌子最大的弊端就是闆材“生根”,它們都或多或少的與牆面/地面有緊密接觸,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後期沒有更換的餘地,當然,說拆掉重來的,也并不是那麼簡單啦,涉及牆面修補,地面修補,拆一張桌子是簡單,但是後續修補超級麻煩的,所以也隻有忍了,這裡也奉勸大家,盡量别讓某些家具“生根”,當你審美疲勞後根本沒機會改換。
桌子細看不了了
那個桌面我也有設想改換一下面子,換個有紋理的木紋貼皮,不過看了幾次,都沒有看上心意的顔色和紋理,但是我一直還寄希望于此,這是當前僅有的改換方法了。
主機這台主機是某魚購入,花了一千三多點,當前來看感覺賣家的價格掐的很準呢,不算撿漏,略虧也不一定。
一個鐵皮mini機箱,不知名的電源,魔改的影馳H110主闆,Intel I3-9100F,不知名8G内存,不知名240G 固态,GT1030 2G亮機卡。這台電腦符合最初的打字定位,所以還算滿意。
不過随着網上種草,看了太多酷炫的主機,我琢磨着也給它改頭換面一下,我的初衷主要是想外形能好看點,就像裝機大神的主機一樣有光。當然,三大件我是沒轍了,所以就從配件開始折騰,首先是三大配件機箱/電源/風扇首先被我換了,機箱還是保持mini箱,小巧不占地,有側透,百元價位最終就選擇了愛國者的炫影mini,渠道拼多多,一百五不到,選擇這款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個是USB和開機鍵在前面,這是受限于我放的位置高度;第二個就是價格,滿足第一個要求後的性價比選擇,機箱質量中規中矩。
一直聽說電源對電腦來說至關重要,垃圾電源容易壞大事,所以先就換了九州風神DA600的全模組電源,然後風扇也是九州風扇的魔影120,支持線控RGB,三把價格一百出頭。效果慢慢的出來了一點,但是慢慢覺得主闆上的原裝9.9元風扇拉低了整機的範兒,所以,咬牙給買了九州風神的堡壘240水冷。
用同一個品牌的原因主要還是便于後期拓展管理,堡壘240這款水冷同樣擁有RGB線控,所以與之前的風扇能夠集成到一個控制模塊一同管理。你别說,雖然都說I3配水冷是大材小用,但是降溫是實打實的啊,娛樂大師溫度測試用原裝風扇與用堡壘240後CPU溫度相差了十幾度呢。
雖然是丐版主機,但是改造後的效果還是令我滿意的,達到了我最初的酷炫需求,但是後來仔細盤算了下,這幾個配件的價錢好像快要趕上整機了,果然在玩機的路上越走越偏了。
詳情查看該鍊接:
顯示器桌面上的顯示器現在是兩台21英寸的,都是1080P的尋常顯示器,在此之前我是筆記本電腦外接一台宏碁顯示器,型号是非常老的了,公司淘汰的,我花二百撿回來的,為什麼出價二百呢?确實不清楚這台二手怎麼賣,就依照某魚尋常顯示器來給價的,沒想過占公司便宜。另外一台imagic是二手主機一套帶過來的,沒看出來有什麼亮點,就邊框看着比較窄,但是本身屏幕與後面的框子貼合是很差勁的,标标準準的電腦城專用忽悠顯示器,兩塊屏合計我覺得不超四百元。
兩個屏幕顯色很不同
體驗方面,個人覺得感受過雙屏後,就回不到單屏了,最為簡單直接的就是兩個屏可以實現完整分屏,而不是窗口疊加,這樣内容處理起來就顯得更單一,容易。
比如一邊網頁一邊遊戲~一邊文本一邊電視劇~相比單屏優勢很明顯。而且雙屏組合可以雙橫屏,或者一橫一豎,之前我一直是雙橫屏,這次改造我選擇的是一橫一豎,一個橫屏作為常用的應用軟件運行,而豎屏就作為主浏覽器以及WPS文本使用,你别說,豎屏确實很适合文本寫作以及網頁浏覽,像個超級大手機或者平闆。
這兩台顯示器的效果确實很難令人滿意,都是那種入門能用的級别,所以今後還是希望能夠換兩塊更巴适的,不過這塊投入較大,我暫時還沒有做計劃。
鍵鼠我的機械鍵盤體驗最初是一把聯想87鍵(型号不記得了),那是我參加聯想某活動的獎品,開啟了我第一次用機械鍵盤觸感人生,就像劉姥姥進大觀園,除了稀奇就是驚歎,機械鍵盤果然不同凡響。那把鍵盤聲音很輕,沉着,打起字來不吵,這點令我印象不錯。
後來換了這把雷蛇獵魂光蛛,把聯想就帶到公司用了。雷蛇獵魂光蛛這把鍵盤與之前的聯想那把相比,體驗明顯不同,雷蛇獵魂光蛛敲擊聲音比較幹脆,也不掩飾聲響,鍵程感受比較脆,不會像之前那把綿軟一些,給我的感覺就是雷蛇獵魂光蛛适合遊戲玩耍,激情敲擊;而聯想那把适合安安靜靜的打字。
另外,獵魂光蛛這把鍵盤擁有RGB炫彩燈光,這也是我看重的一點,因為主機的酷炫,外設也必須的一起亮起來。而且雷蛇的雷雲管理軟件功能也非常強,可以掌控所有雷蛇屬性的外設,進行RGB的單獨設定等。
不過獵魂光蛛這把鍵盤有點不好的地方,就是線材太硬了,走線的時候就有點不受擺布。
鼠标用的是雷蛇毒蝰,亮點是隻有69克,支持左右手,輕巧對于有些人來說是優點,對有些人來說也是缺陷,這就憑個人使用習慣了。我倒是不挑剔,不過毒蝰的指針指向性還是很不錯,而且支持16000DPI調節,可以适應大多數人需求了。
同樣的,毒蝰也擁有RGB發光單元,通過雷雲軟件設計發光方式,比如配合音樂發光或者遊戲發光,都是可以的。毒蝰相比獵魂光蛛的線材就非常軟了,超方便移動,這兩件合計大概一千三百塊。
台燈我的桌面上還有個mingwork台燈,二百來塊吧,我一般就把它當作屏幕閱讀燈使用,它能夠任意調節色溫,有折疊磁吸開關,白色也很好看。
最左側那根白色杆子就是mingwork
這個台燈在我沒有專業的屏幕閱讀燈的時候,我覺得還是能夠發揮一定作用的,有燈與無燈的屏幕閱讀體驗确實是有很大區别的,沒有這個燈,屏幕發光明顯刺眼,眼睛容易累,但是開啟這個台燈,就好很多了。
不過這個台燈放在桌面感覺有些占地方,所以後期有機會,還是想體驗一下專業的閱讀燈,桌面會更協調統一,也更保護眼睛。
桌面墊前文我說過桌面自己不太喜歡了,都想換掉的,沒辦法換,後來無意中在宜家看到一塊辦公桌墊,大小60*80cm,比較适合放在桌子上,能夠覆蓋大部分桌面,隻是表面皮質有壞洞,處理價格56還是65來着,沒有強迫症感覺還行。
有了這塊墊子過後,桌面确實看起來更像那麼一回事兒了,慢慢又種了一棵草,更想擁有一塊大皮子來鋪滿桌面了,那樣就可以完成我的桌面徹底改頭換面了,就是黑色有點沾灰塵。
擺件擺件其實在我這裡算擺件,在他人眼裡就是手機而已。
第一個是Lumia920手機,這款手機是諾基亞在微軟手裡走末路的時候買的二手,花了800多,過程波折,是從Lumia630開始,換到Lumia635,然後再換到920,都是二手交易,重在體驗移動端Windows,當時的生态滿足基本使用需求,還經常再酷~什麼網站裝軟件,交流心得等等。也眼看着Lumia一步一步的走向破滅。
我這部Lumia920也因此成為桌面上的一個回憶殺擺件,偶爾充電保它命,期望能夠亮下去,某次看雷柏無線充很實惠,還專門買了來伺候Lumia920,想不到它支持無線充電吧。
moto X是繼Lumia後的接任者,同樣是二手渠道,在當時moto X的“機設”已經崩塌了,續航和系統成為累贅,除了俊朗的外形就沒其他了,我使用過程中前半段還算好,就是骁龍801太熱,也導緻後續續航崩塌。另外手機拍攝也是一個硬傷,說實話,我挺感激聯想引進了這款moto X的,也挺“恨”聯想的,沒有讓MOTO X走下。
後來又專門在某魚淘了一款 Moto Pulse,就是為了配上moto X,80塊包郵,居然是聯想大樓寄出的。音質講道理就百元級别啦,我看重的就是這個标志,後來放着放着耳機海綿的皮都開始壞了,不知道怎麼修複了。
上面兩部手機都是我自己用過的,曾經愛過的别緻機型,他們的原裝配件,耳機我都還有保留,至于能保留多久,我很茫然。
剩下的桌面擺件還有個北通的手柄,最近因為裝了新電腦,用來玩了幾次競速遊戲,能夠适配Windows的XBOX程序,很棒,撞車震動這些都有。能夠有線和無線連接電腦,後續電腦顯卡升級了,用它的時間可能就更多了。
智能音箱最後我的桌面上還有一台聯想智能音箱,這台聯想智能音箱是在大媽家活動所得,講真,這隻音箱是真的被聯想埋沒了,它本身的音質是真的很不錯,相比家裡的小度,索尼某老家夥,這個小音箱的爆發力居然那麼大,至今聯想智能還擺在我的桌上,偶爾也會聽聽它的聲音。
DIY音箱俠
它的立體音,低音震感都讓我深深着迷,這不是吹它,它能留在我的桌面上,就代表它赢了我,好在APP還在更新,并未停止支持,不過最終卻沒有大熱,也是這款音箱的遺憾。
後續改造計劃以上就是我的桌面,看起來還挺高大上,其實都是撿垃圾,不過,越來越喜歡了。它在朝着我設想的方向發展,不過感覺後期投入還會是個無底洞呢,好慌呀。
關于這個桌面的改造,現在我還有兩個點沒有進行,第一個就是整個桌面的鋪裝,我之前先用木紋貼皮的,但是沒有中意的顔色,現在又有一個想法就是一張大皮革鋪裝。
第二個就是我的桌子是在一個L型的落地窗的短邊,那面窗白天光線太強了,有些刺眼,所以希望把它遮了,原來有窗簾,但是窗簾不穩定,而且不太好看,所以又有個想法就是把這個窗用某種材料“堵”了。
第一次的想法是洞洞闆拼接成一面牆,上面還可以放一些小挂鈎隔闆來放一些手辦或者其他東西,看了看造價不便宜,整個下來可能要花上八九百;後來在站内看到又大神用宜家毛氈來DIY背景牆,而且它的應用場景也是玻璃上,但是在線上看了看,覺得創意發揮有限,而且隻能貼一些照片圖釘,最主要我是怕熱量堆積窗戶炸裂;最後一個靈感是用積木搭建一面牆,這個靈感來源于站内大神的DIY屏幕邊框,這個方案我很感興趣,但是現在在想牆面生根的問題,還有“積木”牆上的裝點方案,如果方案可行,那麼結合性價比,大概率會選擇積木牆這種方法。
噢,還有理線的問題,因為感覺後續還會做很多小改動,所以暫時沒有把顯示器後面的線纜理清楚,都是用小鐵絲繞着的。後續改造完成,會用軟螺旋管給套好。
這裡也希望大家幫我出出主意,看看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