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淘寶賣家一直不讓退貨怎麼辦

淘寶賣家一直不讓退貨怎麼辦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8-18 23:02:23

淘寶賣家一直不讓退貨怎麼辦?封面新聞記者 吳冰清 實習生 劉宇淩,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淘寶賣家一直不讓退貨怎麼辦?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淘寶賣家一直不讓退貨怎麼辦(多名消費者已中招)1

淘寶賣家一直不讓退貨怎麼辦

封面新聞記者 吳冰清 實習生 劉宇淩

網購後接到“淘寶客服”電話,稱可以幫助退回問題商品、取消誤開通會員,然而,按照“客服”的引導進行操作,卻被發現卡裡上千甚至上萬元被悄悄劃走……

5月9日,記者從四川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簡稱四川省消委)了解到,近期有多名消費者反映遇到了“淘寶客服”的陷阱。

這樣的陷阱是如何套住人的?消費者遇到類似情況應該怎麼做?聽聽四川省消委以及專業律師怎麼說。

“假客服”真詐騙 有消費者被騙走6.8萬元

“對方能準确說出我的訂單信息,所以就信了。”消費者李女士(化名)在淘寶某藥房旗艦店購買了隐形眼鏡,過了一段時間就接到自稱“淘寶客服”電話,稱工作人員操作失誤為自己辦理了天貓鉑金會員,如不取消會繼續扣費。

于是,李女士按照“客服”引導進行取消操作,過程中透露了銀行卡号及驗證碼,最終卡内6.8萬元被轉走。

被“假客服”詐騙的還有成都市的張女士(化名)。張女士接到自稱“淘寶客服”來電,稱自己近期購買的化妝品存在質量問題,平台将聯系商家進行三倍賠償。同樣因為對方能準确說出商品購買時間、價格等信息,張女士便信以為真。

理賠過程中,“客服”稱銀行卡号錯誤,須先轉一筆錢作為保證金以提高支付寶信用額度,承諾理賠結束後會原路退回,張女士便将5500元轉到“客服”提供的銀行卡,但遲遲沒有退回。

層層圈套引人入局

四川省消委:謹記“不信、不點、不給”

四川省消委顧問律師、四川英特信律師事務所律師蔣雪萍提醒,此類詐騙設置了層層圈套引人入局。首先“身份陷阱”,先将自己包裝成售後客服人員,獲取初步信任;接下來是“信息陷阱”,透露非法獲得的消費訂單以加深信任;再就是“利益陷阱”,以“三倍賠償”、“退款”等為名誘導操作;還有“征信陷阱”,遇到警惕性較高的受害人時,詐騙人員就以“影響征信”為由進行恐吓。

四川省消委表示,電商平台涉及用戶量巨大、信息種類複雜,各平台、商家及快遞企業都要當好信息保護的“守門人”,完善信息保護制度,以免消費者消費信息落入詐騙分子手中,造成财産損失。

同時,四川省消委也提醒廣大消費者,防人之心不可無,接到各類“客服”電話要多個“心眼”。不要輕信“理賠”“退款”“退訂會員”“包裹丢失賠償”等說辭;不要透露銀行卡号、驗證碼、賬号登錄及支付密碼等敏感信息;不要點擊來源不明鍊接,不要随意掃描付款二維碼;不要脫離平台進行任何操作。

“如果被騙導緻财産損失,記下對方電話或郵箱地址等信息,留存對方賬戶信息及轉賬憑證,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四川省消委相關負責人說。

律師:建議加強技術監管,發生信息洩露可追溯

被騙消費者認為,電商平台存在管理漏洞,導緻個人訂單信息洩露,希望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加強監管。四川省消委顧問律師、四川宏聯威律師事務所律師張锃康指出,如果電商平台及平台内商家惡意洩露、濫用、販賣消費者的消費信息,可以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及《個人信息保護法》有關規定要求賠償損失。

但網購過程中,平台經營者、平台内商家、快遞公司、快遞員等都有可能獲取消費者的消費信息,到底哪個環節洩露了信息,消費者往往難以查證。

張锃康建議盡快出台《個人信息保護法》相關實施細則,如App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行為規範,互聯網企業用戶個人信息數據庫存儲規範,落實互聯網數據安全責任人,明确政府部門對互聯網企業監督檢查責任及用戶投訴渠道等。四川省消委顧問律師、四川倫典律師事務所主任肖開國建議,從技術層面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各環節分别監管,發生信息洩露可以追根溯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