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我家剛剛誕生了小寶寶,為了孩子的健康,買了一台空氣淨化器。那時候的空氣淨化器,才剛剛開始流行。
算下來,到今天已經使用五六年了。一開始買的是一台小米2代(現在已經停産了),隻要六百元。後來又增購了一台華為720全效淨化器,三年前的售價是三千元。
無論價格高低,使用感受都是一樣的:有效果,但是不明顯!
有效果但是不明顯我憑什麼說有效果呢?因為我抽煙:在房間裡抽一根煙以後,空氣淨化器就能立刻識别到,然後自動開啟大功率進行空氣淨化。
那為什麼又說不明顯呢?因為速度太慢了,我的書房隻有10平米,抽一根煙,要一個多小時(關門關窗狀态下),才能徹底沒有煙味。
煙尚且如此,其它的空氣污染物必然也不會太好。如果不抽煙,我甚至感覺不到空氣淨化器有什麼作用。室外有霧霾的時候,房間裡一樣會嗆。
我還曾經買過一台空氣質量測試儀,通過觀察PM2.5和PM10的變化可以得出結論:室内空氣質量的高低和開窗通風有很大關系,和開不開淨化器的關系不大。
噪音和風無法避免孩子小的時候,最怕的就是冬天有人開窗開門。室外空氣質量差,有人從室外進來,一大股污濁的空氣會一塊湧入。
空氣淨化器的檢測挺敏感,立刻就開始大功率淨化。
空氣淨化器是這樣的:自動模式下,會根據空氣質量自動調節淨化速度。當空氣質量下降時,會立刻提高淨化功率。
可是淨化功率提高了,噪音也會極大提高。低功率下幾乎聽不到聲音,高功率下幾乎聽不到說話——熟睡中的孩子,常常被淨化器的噪音吓醒。
我還曾經把淨化器放在床頭,那幾天每天早晨頭疼。後來我發現了,原來是空氣淨化器的風吹的(可能是我太虛了)。哪怕開到最小檔,也能感覺到淨化器傳來的陣陣涼意。
耗材費用太高所有空氣淨化器都有耗材,也就是裡面那個濾芯。淨化器說明書上的建議,是每半年更換一次。
濾芯的種類不同,價格也不同。最普通的,僅能過濾PM2.5和PM10的濾芯,售價在200元左右;好一點的,能過濾花粉、細菌的濾芯,售價在300元左右;再好一點的,能夠過濾甲醛的,售價在800元左右。
每年換兩次,僅耗材費用就是五六百元。要知道,我那台小米的淨化器,連帶着機器才花了六百元。
至于電費,我沒有算過,反正不會很高。淨化器的耗電量很低,比電風扇的耗電量還要低。
那不換濾芯,就這樣湊合用着行不行呢?答案是不行!
你知道持續使用半年以後的濾芯會變成什麼樣嗎?給你看看我剛拍的照片▼
濾芯上會布滿灰塵,不僅沒有過濾效果,還會對空氣造成二次污染。藏在濾芯上的細菌、灰塵、花粉,會重新回到房間裡。
除甲醛濾芯也是一樣,它的濾芯裡加入了活性炭。活性炭可以吸附甲醛,但是會有飽和的那一天。當活性炭飽和後,就會停止吸附甲醛。
待房間裡的甲醛含量降低(比活性炭裡的甲醛含量還低)時,藏在濾芯裡的甲醛就會被再次釋放出來,成為新的污染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