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拉新活動程序?有些運營會感到奇怪,為什麼花了錢花了力氣去做拉新,結果卻沒留下多少高質用戶?下面三個階段将會給你答案,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最新拉新活動程序?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有些運營會感到奇怪,為什麼花了錢花了力氣去做拉新,結果卻沒留下多少高質用戶?下面三個階段将會給你答案。
所有産品從起步往後發展的過程中,用戶運營都會經曆三個階段:
階段一:形成産品框架,增加用戶可玩度
階段二:拉新,留下和産品定位相符的用戶
階段三:聯合研發人員,做好用戶分級便簽,以便差異化運營
上述階段的實操暫時不舉例展開了,一定想聽,可以留言或點贊,讓我稍後展開講。
最近經常有做新産品的人來咨詢,為什麼一直在花錢花力氣做拉新,卻沒有高活躍的用戶留下。
答案從産品發展三階段就能推斷出來:
每一個産品發展初期,都有老闆指定的戰略方向,以及執行leader綜合老闆意願和市場狀況提煉出來的産品框架。
産品有什麼功能?
想吸引什麼類型的用戶?
主要面對哪塊市場,将來想做成怎樣的體量?
這些問題都應該在初期獲得考慮,并形成老闆的高度認同,從而規劃出一個有亮點、好價值的應用。
為了驗證應用框架是否好玩有料,可以試試内測。看看有多少人,能不因利益關系而想要使用這個應用。
如果玩這個應用的人,都心悅誠服能長期持有它,期待它由“骨骼”長出“肌肉”,願意去幫這個應用填充“肌肉”,那麼這個應用才算有了一個好開端。
沒有戰略方向、産品框架以前,用不着大力推廣,這會帶來額外的營銷浪費。
要記住落子無悔,務必要在面向大衆之前,将應用框架設計完善,讓它有信息量,并對用戶友好。
應用面向大衆之後,就不應該再改變核心價值,以免造成難以彌補的品牌損耗。
确定了戰略方向,就要開始拉新了。每一次拉新,都是一場戰役,戰術在其中尤為關鍵:是擒賊先擒王,還是欲擒故縱,還是圍魏救趙,都得動腦子。
有的拉新,是用低價拉低質用戶,拉新方式通常能找到參考,能在短期實現一些數據增長,供給甲方或者投資商彙報。
也有拉新是用高價拉高質用戶,它更像獵頭挖高級人才的套路,需要對用戶進行更深度的了解,想出更能打動這批用戶的策略。
還有拉新是用高質用戶拉用戶,這種拉新與産品魅力及高質量用戶的個人魅力有關。如果産品優質,高質量用戶的号召力大,就能獲得超出預料的效果。
如果你的每次拉新,都沒有留下高活躍用戶,就必須要審視自己,會不會本來就是做的拉低質用戶的工作。
做拉新之前,觀察過操作針對的是哪種類型的用戶嗎?調查過目标受衆用戶對預傳遞信息的偏好嗎?有沒有找準目标受衆最喜歡接觸的媒介?
對高質用戶設計的拉新話術,有沒有站在高質用戶的角度考慮問題?
用戶提供活躍度的方式是否便捷?用戶提供活躍度的形态是怎樣的,有沒有衡量标準?
互聯網時代有個優勢:你能關注到用戶在上述哪個環節造成了流失,從而吸取教訓。優質的運營除了上述洞察,也要懂得監控必要數據。
低價拉低質用戶,是隻能間隔使用的方法。沒有直擊受衆訴求的拉新,隻會在拉新的短期相對活躍,拉新時期結束,就會出現特别大的沉默比例。
前面一再強調過,要定戰略,要求得老闆的高度認同。它不隻能帶來合理的運營支持,還能讓運營更有效控制推廣節奏。
不要認為推廣節奏拖沓沒有危害,相反,節奏拖沓的推廣隐患極大。
邏輯滴水不漏的營銷計劃比較難得,99%的營銷都有短闆。這個短闆會造成“不轉發”、“不care”、“口碑差”等,運營人員絕不希望看到的發展。
控制拉新節奏,一來要有充分的高層支持,二來要有話事人主導節奏。
推廣節奏非常考驗運營人員的控制力,而控制力通常體現在:能否意識到短闆,能否在受衆感知到短闆前将營銷炸出去?
形成受衆視線裡的物料刷屏,才能讓話術的感染力發揮最大作用,讓受衆形成從衆心。從而也給用戶一個更低的,話術吸收門檻。
通常來說,一線城市大公司很少犯上述錯誤。上述結論,都是近期觀察二線城市互聯網公司總結的經驗。
有的地方,是任何運營就能動手改善的;而有的地方,如果沒有話事人改善,會很難讓初創公司獲得成長。
如有遺漏,歡迎指正。
作者:Marceau,4A公司拿過獎,樂視、360搬過磚。
本文由 @Marceau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