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八年級初中物理第2章聲現象

八年級初中物理第2章聲現象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8-24 08:40:10
第二節聲音的特性

1. 聲音的三個特性:音調、響度、音色。

八年級初中物理第2章聲現象(初中物理複習資料)1

2. 音調:聲音的高低叫音調。

(1)頻率:物體在1s内振動的次數叫頻率。頻率的符号為f,單位為Hz。1Hz的物理意義:物體在1s内振動1次。

(2)決定音調高低的因素:頻率。物體的振動頻率越高,發出的音調越高。

(3)大多數人能夠聽到的頻率範圍從20Hz到20000Hz。

(4)超聲波是高于20000Hz的聲音;次聲波是低于20Hz的聲音。這兩種聲人都聽不到。蝙蝠、海豚能發出超聲波。海豚、貓、狗能聽到超聲波,狗還能聽到次聲波。

(5)演示實驗:探究影響音調高低的因素。【設計實驗】将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同時注意鋼尺振動的快慢。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再次撥動。比較兩種情況下鋼尺振動的快慢和發聲的音調。【現象】在使用同種材料的情況下,伸出桌邊越短,音調越高;伸出桌面越長,音調越高。

八年級初中物理第2章聲現象(初中物理複習資料)2

尺子伸出桌面短,振動快,音調高。伸出桌面長度長,振動慢,音調低。

【結論】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着音調的高低。物體振動頻率越高,發出的音調越高。【注意】① 使鋼尺兩次的振動幅度大緻相同。② 不要聽桌面被拍打的聲音。實驗的研究對象是鋼尺,聽桌面聲音是錯誤的。

( 6 )樂器調弦,改變的是音調。分辨碗的好壞時(敲擊),主要分辨音調,其次分辨音色。(7)對瓶口吹氣時,聲音是由瓶内的空氣柱振動産生的。空氣柱越長(水越少),音調越低。敲擊瓶體時,聲音是由瓶體振動産生的。空氣柱越短(水越多),音調越低。

3. 響度:聲音的強弱叫響度。

(1)振幅:物體在振動時偏離原來位置的最大距離叫振幅。

(2)決定響度大小的因素:振幅、距離發聲體遠近。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3)探究實驗:探究影響響度的因素。【設計實驗】将系在細繩上的乒乓球輕觸正在發聲的音叉,觀察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使音叉發出不同響度的聲音,重做上面的實驗。

八年級初中物理第2章聲現象(初中物理複習資料)3

【現象】用不同的力敲擊,兵乓球被彈起的高度不同。用力越大,乒乓球被彈起的高度越大。【結論】發聲體的振幅決定響度的大小,振幅越大,響度越大。響度還與發聲體的距離有關,與發聲體近,響度大。【注意】乒乓球的作用:把音叉微小的振動放大。

4. 音色:反應聲音的品質。

(1)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音色來辨别不同的聲音

(2)音色決定于發聲體本身。不同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也不同。

(3)聲音的波形可以在示波器上展現出來。

八年級初中物理第2章聲現象(初中物理複習資料)4

(4)音調和響度相同、音色不同的聲音,它們的波形在大體上沒有區别,而在小的振動處有區别。

八年級初中物理第2章聲現象(初中物理複習資料)5

音調看波的疏密程度,響度看波峰到波谷的距離,音色看形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