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四川的極端高溫天氣霸占了所有氣象闆塊的頭條,作為本輪高溫天氣的重災區,四川地區已經霸占了中國城市高溫榜的十分之九!國家氣候中心稱現在的高溫熱浪事件已達 61 年來最強,而且持續時間有可能繼續延長!
四川的高溫已經打破了60年的記錄
缺水停電的南方超過42度的持續高溫不但讓當地的老百姓叫苦不叠,更是直接影響了四川本地的經濟生産,從8月15日開始四川不少城市已經開始針對戶外工作人員放起了高溫假!而更多企業則因為電力問題而搞起了“停機檢修”。甚至連千裡之外的上海外灘也因為四川的高溫成為了黑暗之都。
上海外灘景觀燈全滅
而造成缺電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以水電為主的川渝盆地往年的電力供應超過80%要依賴水電供應,但高溫天氣讓河水流量大幅減少,相應的發電能力也以每天2%的速度持續衰減,目前四川地區的總發電量已經從原來的9億千瓦時下降到了4.5億千瓦時,憑空蒸發了一半的能源供應,而上海有超過20%的電力就是來自四川的西電東輸。
痛并快樂的“高溫假”
發電能力持續衰減
高溫除了影響戶外工作之外也同樣影響了當地制造業的發展,作為耗能大戶的半導體芯片工廠在這波缺電潮中就首先被沖擊,之後作為新能源企業的龍頭甯德時代的排期生産也遭遇了能源制約,交貨時間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延後。
而更加嚴重的是不少地區甚至已經出現了飲用水斷供的情況。下圖是四川南充地區排隊取水的壯觀場景,家庭生活用水已經告急,大量人群需要排隊去獲取生活用水。
四川南充排隊取水
高溫讓曾經的天府之國變的幹旱而貧瘠,因極端天氣影響導緻的糧食歉收保守估計也在20%以上,但專家表示這樣的天氣此後可能還會繼續持續,2022年的夏天不過是一道開胃菜,氣候變暖的影響會一直影響中國的整個南方。
中國南方一片“火海”
“濕潤多雨”的北方而就在中國南方城市普遍經曆燥熱之苦的同時,中國北方卻迎來了廣泛的降雨潮,甚至多年幹旱少雨的青海省還爆發了洪災,新疆的塔裡木河甚至出現了罕見的洪峰,要知道這可是一條穿越沙漠戈壁的内陸河,這也間接促進了今年的新疆旅遊熱,因為今年的沙漠綠洲出奇的大。
今年的塔裡木河出奇的寬
青海西甯暴雨
而且降雨不僅局限在中國的西北,從遼甯到吉林,包括内蒙古的東部地區的降水密度都遠超往年同期,東北地區一樣度過了一個濕潤的夏天,甚至可以說有點“泛濫”!
“濕潤”的東北
所以伴随南方氣溫上升的同時降雨量也在同步北移,這就讓過去飽受幹旱困擾的廣大北方地區重獲生機,因為中國北方經濟衰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寒冷和幹燥,水作為人類的生命之源不僅能維持生活,更能帶動生産,從20年前誕生的人口由北向南的遷徙潮很有可能伴随氣溫變化而重新反轉。
古代河南地區非常适合大象生活
所謂的東北振興和西部開發都不如下幾場雨實在,畢竟曾經的羅布泊水草豐美,漢唐時北方地區才是中國的經濟重心,那時候中原地區的平均溫度比現在要高10度以上,陝西的荔枝和河南的大象也不再是課本上的插圖彩頁,南北方的經濟差異或許會随着氣候的變化而産生本質性的改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